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课堂PPT)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课堂PPT)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 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 婿外人,不得争执。
14
15
学习 目标
•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 方法;
•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于实际运用 • 3、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16
什么叫断句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2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 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等等。
4、时间词如:顷之、未几等;
5 、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24
•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 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
非为象也
25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书生看了,即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 就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亲 戚一看,这句话的意思完全反了。也就无话可说, 只好给 书生安排了住宿。 你知道书生怎么加的标 点吗?
• 其实,这句话除了书生标点的这一种办法外。还 有三种标法,可分别使它变成陈述、疑问、问答 三种句式,请你加上标点试一试。
17
什么叫断句
•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 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 也可以叫断句读。
18
断句前提
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 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 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23
窍门2: 虚词断句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___、__惟__、__盖__、__凡__等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__者_、__也__、__矣__、_焉__、__乎__、__哉_____________

3、还有一些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
20
窍门1:名词或代词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 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 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 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21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 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 (《鸿门宴》)
26
窍门3: 对话断句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 等注。意: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明辨句读。
• 客人反叽道:“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并做出欲走状)
• 无奈,主人只好把客人留下。
11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12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 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 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 执。
13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 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 外人不得争执。

5
酒赏 力花
秦观的回环诗
微归
醒去 时马
暮赏
已如


暮飞 ,,


醒去


时马 已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暮飞


赏酒 花力
酒飞
归微
。。
6
宝塔诗如何读?
•开 • 山满 • 桃山杏 • 山好景好 • 来山客看山 • 里山僧山客山 •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好景好 山桃山杏满山开
7

初高中语文的区别
1
本质区别
• 知识型(初中) • 知识能力型(高中)
2
• 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 考查,是以课本为依据,文言文 的阅读是从课本上的原文截取的, 只需死记硬背就可得高分,这与 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积累,语文 的综合运用能力相背离。
3
诗歌
• 读读背背,了解内容(初中) • 分析形象、意象、意境、表现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8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 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 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 是为什么?
9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 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 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 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 助断句。
19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 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手法,品味语言,发挥想象, 感受感情,鉴赏诗歌。(高中)
4
• “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句解式并的梳意理义常或见用的法文”言,实“词用、现虚代词观、文
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 言
史局限”。(高中 多,难度大
)篇幅长、词汇

• “记诵积累,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 阅
解基本内容”(初中)篇幅短、词 汇少、难度小
10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陈述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疑问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问 答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另一种问答 句)
• 这句话断句并加标点后可做独幕剧。
• 仆人问:“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主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自忖后)—— 不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