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数学衔接课(高一课件)

初高中数学衔接课(高一课件)


4.选修课程:
由4个系列组成: 系列1:2个模块组成 (文科必选 课程)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 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4.选修课程:
系列2:3个模块组成 (理科必选课程)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 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概率、统计案例。
2.提高基本能力。
3.提高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提高兴趣,树立信心。
6.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1 必修的五个模块中,修完一个模块可获得2个学分, 共10个学分。 2 选修系列1中两个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共4个学 分。 3 选修系列2中三个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共6个学 分。
3 5
.
函数 f(x) x 6 x 7 , x [ 5 , 0] 的值域是
2
( B ) (A)[-2,+∞) (C ) [2,7]
(B ) [-2,7] (D)(-∞,+∞)
预祝经纶学子们愉 快地生活在这片数学天 地中。 经纶助我长成才, 我为经纶添光彩。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中各模块和 专题的关系:
(1)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系列1、系 列2的基础;选修课程系列3、系列4基 本上不依赖其他系列的课程。 (2)必修课程中,数学1是数学2,数 学3、数学4、数学5的基础
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提高数学素养,满足
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1.获得知识和技能。
2、初高中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
高中:课堂密度加大,知识之间联系密切。 (2)初中:比较注重技能的模仿。 高中:更注重思维、创新。
(3)初中:重视形象思维。
高中:更注重抽象思维。
3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 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3) 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 力。

系列4:10个专题组成(有选择的作为理科 高考内容)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4.选修课程:


系列3:6个专题组成 (不作为高考内容)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4.选修课程:




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包括5个模块: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 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4 选修系列3中六个专题,每个专题1个学分,每两个 专题组成一个模块。
5 选修系列4中每个专题,每个专题1个学分,每两个 专题可组成一个模块。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1)初中内容的不适当删减、降低要求, 导致学生“双基”无法达到高中教学要求; (2)高中数学要求较高。
设 b 0 , 二次函数 y ax
2
bx a 1
2
的图像为下列之一, 则 a 的值为
B
(A) 1
(B) 1
(C)
1 2
5
(D)
1 2
5
若不等式 ax ax 1 0 对于一切
2
x (0,1) 均成立,则 a
的取值范围


a<4
已知二次函数 f ( x ) 的二次项系数为 a , 且不等式 f ( x ) 2 x 的解集为 (1,3 ) . 若方程 f ( x ) 6 a 0 有两个相等的根, 求 f ( x ) 的解析式; f ( x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高一数学衔接课
一、数学学科三年知识概况
1. 必修与选修:
必修:5个模块;
选修:4个系列:系列1由2个模块 组成,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系列3、
4由若干专题组成。
2. 学分制管理:
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 专题1学分( 18学时),每两个专 题可组成一个模块。
3. 必修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