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2.《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编着,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3.《国际金融》,钱荣堃编着,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4.《国际金融案例》,莫菲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杂志:
1.《国际金融研究》;2.《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资料)
备注: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次
25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7.4.1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议”,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形成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内容是: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4)增加IMF成员国缴纳的基金;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7.4.1牙买加体系的缺陷
1.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难以建立起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2.现行的国际支付体系十分脆弱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宗旨是鼓励生产性的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以及资本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流动,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并以此补充世界银行集团其他成员的活动。
国际清算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
教学方法及手段:
二、近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
1)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2)脱离生产与贸易的短期资本流动加快;3)国际资本流动构成鼎足而立的局面;4)国际投资流向发达国家的比重继续加大,对服务业投资占统治地位。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两种相反的观点:
1.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的主张。这一主张认为,资本自由流动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发展:1)有助于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2)促进生产要素从效益较低的地区和部门转移到效益较高的地区和部门;3)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4)促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的传播,因而使一些地区和经济部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资本自由流动的主张,受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支持。
3)逐利动机的驱使:4)为了资本安全、保值的目的。
国际长期资本流动的表现形式:1)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3)国际中长期贷款。
短期资本流动的类型:1)贸易性资本流动;2)保值性资本流动;3)投机性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1)促进全球经济效益的提高;2)调节国际收支;3)缓和个别国家内部的与外部。
7.1.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2.汇率制度安排;3.国际储备资产的安排;4.国际间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
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使各国能公平地得到来自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利益。
7.1.3国际货币体系的划分
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制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以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2.什么是我国的外债概念,该概念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我国外债管理的原则以及我国外债管理的机制是什么?
5.什么是国际债务危机?债务危机有什么影响?
6.为什么我国一方面在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又在对外投资?
7.完成本章课后思考题及案例分析。
参考资料:
1.《国际金融》,刘舒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什么叫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什么是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牙买加体系存在哪些缺陷?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参考资料:
1.《国际金融》,刘舒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编着,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3.《国际金融》,钱荣堃编着,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全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后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作为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与世界银行统称世界银行集团。
只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才有权申请加入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职能作用:通过组织的发放长期贷款,协助会员国的经济复兴、资源开发、促进和辅助私人对外贷款的投资,以保证会员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需要。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有关理论
教学基本内容:
一、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也称国际资本移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或者说是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过剩资本的形成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前提条件;2)生产国际化的推动;
我国外债概念的特点:(1)强调货币形式的债务。而以实物形式构成的债务(如补偿贸易中应以产品偿还的债务)不包括在外债范围内。(2)国内债务人欠境外非居民的人民币债务不属于外债。
我国外债管理的法律依据:《外债管理暂行办:
我国对外投资在全球排名从2005年的第17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3位。
2.《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编着,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3.《国际金融》,钱荣堃编着,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4.《国际金融案例》,莫菲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杂志:
1.《国际金融研究》;2.《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资料)
备注: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18周周三()第1~2节
课次
34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我国进行对外投资的必要性:1)利用国际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2)利用国外金融市场;3)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4)带动出口,扩大合作,增加外汇收入。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课堂提问;
3.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
1.电子课件;
2.适当板书;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外债?需要理解外债的哪些因素?
国际开发协会的宗旨是:对欠发达国家提供比世行条件宽厚,期限较长,负担较轻,并可用部分当地货币偿还的贷款,以促进它们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补充世行的活动,促成世行目标的实现。
国际金融公司的宗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重点生产性企业提供无需政府担保的贷款与投资,鼓励国际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支持当地资金市场的发展,来推动私人企业的成长,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从而补充世行的活动。
2.外债规模管理:(1)负债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10%(警戒线20%)
(2)债务率=外债余额/出口商品、劳务的外汇收入额<100%;
(3)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出口商品、劳务的外汇收入额<20%
3.债务危机:债务国对外债无力按期还本付息产生的危机。内部因素: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缓慢,发生清偿力危机。外部因素: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凭借其经济实力,利用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推行一系列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金融和贸易政策所造成的。
4.《国际金融案例》,莫菲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杂志:
1.《国际金融研究》;2.《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资料)
备注: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19周周一()第1~2节
课次
35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八章国际金融组织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7.4.1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
1.改良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2.强化国际金融监管制度;3.限制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4.重塑和加强其他金融机构的功能;5.建立一种基本稳定的汇率模式。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课堂提问;
3.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
1.电子课件;
2.适当板书;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和职能、掌握世界银行集团的宗旨和职能;熟悉世界银行集团中各机构的贷款条件;了解IMF、世界银行集团中各机构的组织机构和资金来源、了解国际清算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世界银行集团(重点)
三、国际清算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
教学基本内容:
债务危机的影响:1)债务国经济陷入停滞,并进一步恶化;2)债权国出口减缩,延缓了其经济恢复的进程;3)动摇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4.利用外资:是指一个或地区引进外国的资金(或资本),进行和从事对外,它也是国际资金通融的重要形式。
利用外资的形式:1)吸引外商投资;2)对外证券筹资;3)借用国外贷款;
5.我国的外债管理: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包括境内外资、合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全部债务。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课堂提问;
3.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
1.电子课件;
2.适当板书;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金融组织?
2.世界银行的全称是什么?世界银行集团由哪些机构组成?
3.世界银行贷款的原则是什么?
4.国际开发协会的宗旨是什么?
参考资料:
1.《国际金融》,刘舒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第四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牙买加体系的概念;熟悉牙买加体系的缺陷和改革方向;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划分。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2.控制资本流动的主张。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在当今,如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不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国际金融形势的混乱与不稳定,不利于国际贸易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