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研读
一:疏通文意。 二:小组交流。 三:集体质疑。 四:老师提问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
(派遣)(对……说)
(介词“用”)
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 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 地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
听从
况且
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
(介词,“凭借”)
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介词,“把”) (通“措”,在意)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 (扩充、增广) (忤逆) 轻视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 雄辩性,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 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 《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狐 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 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 大影响。
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公元前230年到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 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燕、赵、 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 月割,奄奄待毙了, 秦统一天下势在必行,指日可 待。安陵是魏国的附庸小国,秦王想用诈骗手段 吞并安陵,但被安陵君识破并婉拒,惹怒了秦王, 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交换 助词,祈使语气 答应)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
给予恩惠 (介词“用”)
虽然 这样 (从)
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
(派遣)
君因使唐雎使பைடு நூலகம்秦。
(于是) (出使)
(通“悦”,高兴、愉快)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 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 要答应我呀!”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 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 (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 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秦王 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 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
(愤怒的样子)
(曾经()疑问语气词,“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初读
秦王使人谓安 陵君曰:“寡人欲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 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 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 因使唐雎使于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 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 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哉?”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
(这样)
即使
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难道……吗)
直:只,仅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译文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 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 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 方圆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 陵君当作长者,所以不在意啊。现在我用十 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忤逆 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 “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 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 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唐雎不 使命
《战国策》 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



雎 不 辱 使 命
辱辜 没负
完 成 了 出 使 的


学习目标:
一、积累古汉语词汇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三、体会说话技巧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 经西汉末年刘向之手编订,分为西周、东周、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 12国策,共33篇。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 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 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 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 锐的社会斗争。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 的论说、铺张的叙事、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 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 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59页PPT)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 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 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