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四年级人教版(学生版)01 A 春季四年级 第一讲 四则运算(一) 基础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人教版(学生版)01 A 春季四年级 第一讲 四则运算(一) 基础版

第1讲四则运算(一)
知识点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减法的意义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
+加数,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一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由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也可以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知识点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除法的意义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有关0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2)注意:0不能作除数。

典例精讲
考点1: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典例1】(2020春•安溪县期末)已知〇+△=□,则下面的算式中一定正确的是()A.△+□=〇B.□﹣△=〇C.〇+□=△D.〇﹣□=△
【典例2】(2020春•衡水期末)根据3043﹣575=2468,不用计算可以直接得到575+2468=3043.依据是()
A.和=加数+加数B.减数=被减数﹣差
C.被减数=减数+差D.差=被减数﹣减数
【典例3】(2020春•郸城县期末)被减数减少0.15,要使差不变,减数应()A.增加0.15B.减少0.15C.不变
【典例4】(2018秋•抚宁区期中)一个数减去329,差是488,这个数是()A.159B.707C.717D.817
【典例5】(2020秋•土默特左旗校级期末)若a,b,c都大于0,且a×67=b÷23=c÷2,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A.a>b>c B.c>b>a C.a>c>b D.c>a>b
【典例6】(2020秋•洪洞县校级期中)根据5
6
×
3
10
=
1
4
,可以知道,
1
4
÷
5
6
=;
1
4
÷
3
10
=。

【典例7】(2020春•洪山区期末)根据算式100﹣25=7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2020秋•睢县期中)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是5,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的()A.5倍B.1倍C.不能确定
2.(2019春•河间市期末)已知△÷□=〇,下面错误的算式是()A.□×〇=△B.□÷〇=△C.△÷〇=□D.〇×□=△3.(2019秋•廉江市期中)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53,商是5,被除数是()
A.8B.9.6C.40D.35
4.(2020春•徐水区期末)已知▲×■=●,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B.●×▲=■C.■÷▲=●5.(2020春•灯塔市期末)因为76×8=608,所以608÷8=()
A.608B.8C.76
6.(2020秋•连云区期中)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是3,商是6,被除数是()A.2B.18C.9
7.(2020秋•浑源县期中)在一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是4,商是6,被除数是()A.20B.12C.24
8.(2020秋•诸暨市期中)如果△是□的15倍,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15B.△×15=□C.□×15=△D.都不对9.(2020秋•万山区期中)能验算817﹣269=548的算式是()
A.817+548B.548﹣269C.548+269
二.填空题
10.(2020春•莱阳市期末)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30+=4775﹣25=18+64﹣=6454+=78﹣16 11.(2020春•英山县期末)根据2345+575=2920,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2920﹣575=
2920﹣2345=
12.(2020秋•白山期末)已知5.4×11=59.4,那么÷11=5.4,59.4÷5.4=。

13.(2020秋•虎林市期末)(48÷4)÷(12÷□)=4,□里应该填 。

14.(2020春•南丹县期末)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 32÷ =8
9× =72
÷9=7
54÷ =6
15.(2020春•石阡县期末)根据960÷32=30.写出一道乘法算式是 .一道除法算式是 .
16.(2020秋•玄武区校级期中)20÷ =4÷5= ÷20。

17.(2020春•邛崃市期末)根据5

35
=1
3
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三.判断题
18.(2020秋•临漳县期中)□÷2=24,□里应填48。

(判断对错) 19.(2020春•汉寿县期中)除数÷被除数=商. (判断对错)
20.(2020春•文水县期末)验算372﹣218=154,可以用372+154进行验算. (判断对错)
21.(2020春•潘集区期末)已知△+☆=□,那么□﹣☆=△. (判断对错) 22.(2018春•新田县期末)根据:■﹣▲=●,可得:■+●=▲. (判断对错) 23.(2020秋•德江县期中)验算加法时只能用减法.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
24.(2018秋•上海期末)求□中的数 (1)1998÷□=37 (2)78×□=0 五.解答题
25.(2020秋•德江县期末)看图列出算式.
26.(2020春•鄄城县期末)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5﹣□=65
8+□=76
□﹣9=40
27.两个数相乘,积是2400,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你能写出几组?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