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象学-总结及复习
§5.4 城市环境气象灾害预报 第六章 城市烟雾警报 §6.1 城市烟雾案例 §6.2 城市烟雾警报系统
第一章
1、自然环境
绪论
--指环绕在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2、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所共同 组成的。 3、大气结构:对流层(大气边界层 、自由大气), 平流层(臭氧层),中层,热层,散逸层 4、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有了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物 质,或某种大气成分的浓度大大超过了正常值, 就表明出现了大气污染。
环境气象学
课程总结与复习
考试时间: 2012年1月10日(周二) 上午 9:30-11:30 考试地点: D301 闭卷
监考人员: 范绍佳、陈诗诗
《环境气象学》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环境气象学的概念及其发展
第二章 环境气象基础 §2.1 大气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 §2.2
第三章 城市环境气象 §3.1 城市环境气象特点 §3.2 城市热岛效应 §3.3 城市雾与能见度 §3.4 城市雷电与城市气象灾害
5、常见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 (CO)、悬浮颗粒物(烟雾、粉尘、PM10)、臭 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铅等。
6、环境气象学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所有研究与人 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称之为环境气象学。 7、环境气象学的基础知识相当广泛,涉及气象学、 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地理学、生态学、 生物学、农学、林学、水利学、工程学、流行病学、 环境卫生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等。
3
4
空气污染成因: 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能源结构和能源消 费,城市化,贫困 人口增加---能源消费增长---燃烧和交通工 具排放增加—空气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 能见度变差) 污染与气象关系: 在同一地点来自同一排放源的污染物浓度 监测结果却不一定相同,有时可测到很高的浓 度,有时浓度却非常低,出现了很大差异。这 种现象说明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输 送、扩散规律是不相同的。
第六章 城市烟雾警报小结
1.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主要的凶手有两个:
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是元凶, 逆温层现象是帮凶
50年代以来,光化学烟雾事件在美国其他城市 和世界各地也相继出现,
如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 国的一些大 城市都发生过。1974年,中国的兰州化工区也出现过光 化学烟雾。但因为光化学烟雾最早出现在洛杉矶,所以 又称洛杉矶型烟雾。
5
6 影响空气污染物散布的气象因子主要有: 大气边界层,风和湍流,气温与大气稳定度, 辐射与云 ,天气形势以及地形和下垫面的非均匀 性
7 大气边界层内,风、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别是风的垂 直切变、逆温层的厚度和强度、边界层或混合层 厚度的演变特征等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起 着主导作用,是空气污染预报的关键问题之一。 8 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层结的垂直稳定度,直 接影响湍流活动的强弱, 支配空气污染物的散布。
9
近地面的气温垂直分布有三种情况:
递减--气温随高度递减,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晴朗的白天 风不太大时。 逆温--气温随高度递增,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少云、无 风的夜间。 等温--气温随高度基本不变, 这种情况常出现于多云天或 阴天。
10 一般情况下,在低气压控制时,空气有上升运动, 云量较多,如果风速稍大,大气多为中性或不稳 定状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在高气压控制下,一般天气晴朗,风较小, 并伴有空气的下沉运动,往往在几百米到2千米 的高度上形成下沉逆温,抑制湍流的向上发展, 夜间有利于形成辐射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容易造成地面污染。
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
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 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O3的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 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开展监测。2016年1月1日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全国实施。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因子也有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国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标准制定必须与环境质 量现状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美国1987年将PM10列入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在基本解决PM10的污染问题后,于1997年发布PM2.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手解决PM2.5的污染问题。周生贤说,欧 盟的情况也类似。 目前,我国空气污染依然十分严重,总悬浮颗粒物和PM10 浓度水平较高,两种污染物问题还未根本解决,这决定了我国的 标准与国际接轨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3.5 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环境气象与健康 §4.1 环境气象与健康概述 §4.2 气象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4.3 城市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4.4 气象疾病与防治
第五章 城市环境气象预报
§5.1 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概述 §5.2 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技术
§5.3 常用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指数
5 烟雾警报包括两个或三个阶段,较常见的是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发布健康建议警报,同时要求采取自愿 行动来减少排放, 第二阶段采取强制性的污染控制措施, 第三阶段要求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6 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烟雾预报)是空气 污染指数预报,
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等 级预报,考虑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 粒物PM10的浓度,没有考虑O3浓度。
3
灰霾现象成为城市群主要气候和气象灾害之一。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严重,显示出空气污染形势严峻。 珠江三角洲普遍存在光化学烟雾形成的细粒子污染。
4 亚洲棕色云
1995~1999年科学家在印度洋上空发现厚约3公里、 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的棕色污染尘霾笼罩在印度洋、南 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形象地称其为亚洲棕色云。
第二章 环境气象基础
1. 大气污染发展历程(尺度): 局地,区域 ,全球 大气污染类型: SO2烟雾(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 破坏),气溶胶(细粒子),气候变化 (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室内空气污染型) 我国大气环境问题: 二氧化硫和酸雨,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 雾,颗粒物,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