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社会本位论
全面发展 学说
个人本位论
9
1 3 2 3 4
指智力和体力、个性和 社会性、道德和审美情趣 人的全面发展(all-round development) 的高度统一的发展。 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社会制约着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可能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6
重视教育对象 (自然素质、 自身需要、兴 趣等) 强调个性化

人的社会制约性 人的个性化即个人 的社会化

优点
不足
7
社会本位论
优点
重视社会的稳定性和 个人的社会化 主张个人认同社会、 服务社会、与社会合 作

不足
忽视个人的价值 忽视个人主观能动性
8
理论依据
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 的自由发 展的条件

14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目的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护理教学目标
15
教育目的(国家) 护理教育 的目标体系 培养目标(各级护理院校)
课程目标(各门课程) 教学目标(课程具体章节)
16
培养目标(training objectives): 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 格与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还达不到数量化、标准化、等级化要求 ; 目标要求未能完全适应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23
新时期护理教育的产物
国际需求
护理英语方向
24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目的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护理教学目标
25
第三节 护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objective of teaching):
指教学中师生预测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是教与学双方都应努力去实现的。 教师:教授目标 学生: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2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目的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护理教学目标
3
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 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理论依据
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4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客观依据
社会发展的需要
受教育者自身 发展的需要
5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理论依据
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指护理院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 求。 护理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评价标准
Hale Waihona Puke 1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
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
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普 遍 、 抽 象 比 较
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
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
18
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 Organization
26
一、护理教学目标概念
护理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护理教学活动预期 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它具体体现为护理教育活 动结束时,学生在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 等方面所取得的变化。
27
二、 护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
对教学活动指引作用,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
调控作用:教学目标是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21
护理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 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 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初步的教学、管理及科研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 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22
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等级区别不明显;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1
识记: 正确说出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三个领域各层次目 标的名称 理解: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 2.比较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正确说明三者之间的 关系 运用: 运用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编制符合要求的三个领域各个 层次的教学目标,正确率达80%。

硕士研究生
培养热爱祖国。。。具有 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 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 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 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 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 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 用型专门人才。
20
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素养,具有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 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 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 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 专科型护理人才。
我国护理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护理教育 中等护理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教育
护理 本科教育
专科 护理教育
19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 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 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 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 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 科学或专业技术上作出创 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 人才。
31
1 教学总目标


即教育目的,或总体培养目标:是一定社会培养 人的总体要求。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引导教学行为向预期目的前进,也是制定教学目 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结 果的依据。 包括实质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教育性目标三部 分。三者相辅相成,构成总目标。
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德智体美
教育与生产劳动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 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3
情境讨论

近年来,我国许多护理院校都相继为学生开设诸如 护士礼仪、插花艺术、美容与化妆、中国文学作品 鉴赏等有关护士修养或美学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你 认为这些举措有必要吗?为什么?这些课程属于哪 方面的教育? 讨论提示:结合本章知识点: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 精神。
活动的依据。
评价作用: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结果的根本
依据和标准。
激励作用:目标是动机,(目标管理)。
28
三、 护理教学目标的特点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预期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系统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9
四、教学目标的分类
30
(一)教学目标的层次体系
• 教学总目标 ——教育目的 • 学校教学目标——培养目标 • 课程目标 • 单元目标 • 课时目标
10
全 1. 我国的教育是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面 2. 我国的教育是以素质为核心的教育 发 方向 核心 重要内容 3. 我国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展
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11
医护工作者




不厌恶自己的工作 良好的医德医风 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律己、慎独 尊重同事,不损人利己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