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复习ppt

成语复习ppt


那么,高考成语题 一般有哪些误用情 况呢?
一、望文生义(误解词义)
1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要硬派我去, 那不是差强人意吗? 2 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 真叫人头痛。 “差强人意”中的“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成 语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1句中却把它理解 为强人所难的意思,使用错误。 “文不加点”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 而是“删改”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文章不用涂 改就写成,而2却将它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符号”而 用错。
考点例析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数都有一 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 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困难。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 性,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 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很容易 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文不加点”用来形容文思 敏捷,下笔成章,而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的正误
•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 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 • 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 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 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 3、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 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 4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身无 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错例一】面对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他
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
“涕零”意即“流泪”,与“ 错误分析: 下了眼泪”语意重复。 面对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他 正确运用:
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的正误。
1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 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 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 2.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 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 3、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 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 4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褒义 错误色彩: 正确色彩:贬义 匪徒在几分钟之仙抢劫两家银 正确使用:
行,行动迅速,布置周密,可谓处心积虑。
【例二】 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
乐于助人却又不施恩图报。
错误意义: 神态庄严,褒义。 正确意义: 神态庄严,一本正经,贬义。
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正确使用:
说起腐败现象痛心疾首,背地里却索贿受 贿。
罄竹难书,贬义词,指把竹子用完 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 多, 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 是制竹简的材料)。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 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和 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 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 郁慕明先生一行……
2005年7月10日至13日,台湾在野党的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到大陆。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 豳风· 七月》:“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说的是一种天文现象。“七月”是指 夏历七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八、九月份。 “流”是指恒星往西运行,即下落的意思。“火” 并不是指燃烧的火,而是指天上的星,《辞源》上说, “火,星名,或称大火星。 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时分,大火星位于天空的正南 、正中的最高位置;到六月份便向西斜,七月份则更偏 西下。这颗星的不同方位反映了气温的变化,五月时气 温最高,到了六七月,暑热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 诗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每当农 历七月,天上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的位置就由最高 处逐渐向西流去,意味着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 到了农历九月份,冷天就到了,就该缝制御寒的衣服了 !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 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 奥秘 ②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 不容抹杀。
②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 辨 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 析: 到赞扬”。
【例一】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
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 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1万人空巷:家家户户都从巷里出来,形容庆祝、 欢迎等 盛况 • 2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 没得到好处 • 3、三人成虎: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 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 流言惑众,蛊惑人心。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 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 4、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 此类成语还有:
1、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 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2、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 3、不名一文: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贫穷。
【例】
李明久假不归,无心工作,受 到厂长的严厉批评。
错误意义: 请了很久的假,没有回来。 正确意义: 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正确使用: 图书馆对借书期限作了明确规
• 此类成语还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贬义:守株待兔、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倾巢 出动、弹冠相庆、过江之鲫、连篇累牍、好为 人师、师心自用、附庸风雅、处心积虑、挖空 心思 • 褒义:震撼人心、目无全牛、信誓旦旦、高山 景行(指崇高的德行)、微言大义、危言危行(说 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不负众望、蔚然成 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 风气。 )
• ①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 ②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 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 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 是谦辞,①句误用敬辞。“鼎力相助‘即 大力相助,是敬辞,②句误用为谦辞。 • 类似的还有“蓬荜生辉”“耳提面 命”“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等。
1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 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2 湖北省黄锦寺边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 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 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 止。
1 句中的成语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多含贬 义。将它放在“艺术爱好者”身上,就犯 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 句中的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到了极点, 是褒义词,2句中把其用在弄虚作假、蒙骗 上级者身上就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 1、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 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 • 2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 3“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 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 普通的乡下人。 • 4、不刊之论:刊:更改。比喻不能改动或 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 准得当,无懈可击。
成 语 复 习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成语拾趣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新华社报道:台湾 前领导人陈水扁在 面对全台湾义工进 行演讲时,称赞义 工的善行为“罄竹 难书”,引起舆论 的轩然大波。
四、敬谦错位
•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 文化的印迹。 • 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 “贻笑大方” “敝帚自珍”等; • 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 助”“虚怀若谷”等。如将其混淆,就可 能造成误用。
• •
有些熟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熟语是敬词,只能 对别人。如果辨别不准,便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如: • ①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 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 ②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 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 “蓬荜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 容穷人的家。这个熟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 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已。①句却把它用在“您”对方身 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 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别人。②句却把它用在“我” 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错用对象:烦恼消除
正确对象:疑虑、误会消除
正确用例:经他再三解释,一场误会总
算涣然冰释了。
【例】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
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错用对象:行动迅速
正确对象:时间过得很快 正确用例:我们高中毕业了,回想读初
一时,只觉得白驹过隙,转 瞬即时。
•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 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 ,真让人痛惜不已。
用错对象
有一部分成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
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我 们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张冠李戴,弄错它 们适用的对象。如“巧夺天工”是指精巧的 人工胜过天然,只能用于人工制作的东西, 只能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不能用于男
不能用于本来就是自然的东西;“豆蔻年华” 子。
【例】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例: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 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中“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 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
避免张冠李戴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美轮美奂”指高大的建筑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三、褒贬颠倒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 持人倪萍也曾在自 传《日子》138页 写道,“七月流火 ,北京夏季最炎热 的日子。”
2000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生活 空间”节目,就是以《七月流火》为题目的。主播 还留下一句旁白:“七月流火,昨天北京40度……”。
在中央台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一 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 一致称赞。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 她提出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 车薪”的含义?该歌手想了半天,解 释如下:“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 工资,比喻贪婪刻薄、吝啬之极”。 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的形象急 转直下。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