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命题、定理与证明

华东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命题、定理与证明


就行了。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 13.1 第 1 题、第 2 题。
2
13.1.2 定理与证明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定理和证明. 2、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学习重点】
理解证 明要步步有据.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领先一步,领跑一生 问题 1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 (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也垂直于 另一条; ( ) (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 (3)如果|a|=|b| ,那么 a=b;( ) (4)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 (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6)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 7) 两 条 直 线 被 第 三 条 直 线 所 截 ,如 果 同 位 角 相 等 , 那 么 内 错 角 也 相 等 . ()
求证:EG∥FH

证明:∵∠1=∠2(已知)
∠AEF=∠1 (
);
∴∠AEF=∠2 (
).
∴AB∥CD

).
∴∠BEF=∠CFE

).
∵∠3=∠4(已知);
∴∠BEF-∠4=∠CFE-∠3.
即∠GEF=∠HFE (
).
∴EG∥FH (
).
温馨据,它们可以是已知 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基本事实、已经学过的定理,以及等式的性质、等量代 换等。在书写证明过程中,要求把依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今后可 以逐渐淡化。
5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
个交点;⑤若 a∥b,b∥c,则 a∥c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4. 如图 3,AB∥CD,那么∠A,∠P,∠C 的数量关系是( )
A.∠A+∠P+∠C=90° B.∠A+∠P+∠C=180°
例如,要证明命题“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只 要举出一个反例:60 度角是锐角,100 度角是钝角,但它们的和不是 180 度即可。
三、随堂练习 课本 P54 练习第 1、2 题。
四、总结
1、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
2、命题都可以写成“
”的形式。
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
3
其进行证明. 命题 1: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 垂直于另一条. 问 1:命题 1 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问 2:你能将命题 1 所叙述的内容用图形语言来表达吗?
问 3: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呢?
问 4:你能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表述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吗? 已知(条件): 求证(结论): 问 5: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呢?
导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等腰 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什么是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自学 问题 2 通过自学完成下列问题: (1) (2)你能写出几个学过的定理吗?
叫做定理.
三、探究新知,互动学习,展示反馈 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
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活动一: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两个命题的真假,并思考如 何判断命题的真假.并对
命题 2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问1: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 问2:这个命题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题设: 结论: 问 3:我们知道假命题是在条件成立的前提下,结论不一定成立,你能否利用图 形举例说明当两个角相等时它们不一定是对顶角的关系.
4
活动二:填空. (请你将理由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 1,∠1=∠2,∠3=∠4,
13.1.1 命题
学习目标:
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
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结合实例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2、难点:
命题概念的理解。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相关资料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四、当堂检测
1 填空:
(1)两个角的和是
,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互为

(3)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_______。
(4)
的余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
相等;
(6)对顶角

2.如果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条边,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
(三)自主探究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如果 a> b,b> c, 那么 a=c;
(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四)假命题的证明(拓广探索)
1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论证;而要判断一 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 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在数学中,这种方法称为“举 反例”。
A
B
C.∠A+∠P+∠C=360° D.∠P+∠C=∠A
P
C
D
5.如图:已知 ∠1+∠2=180º,∠3=∠B.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对结 论 进行证明 .
6
(二)填空:
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
两部分组成的。题设

;结论
,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
”的形式。用“
”开始的部
分就是题设,而用“
”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 1 中,

”是题设,“
”就是结论。
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
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 5 可写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