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套78页)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精品学案汇总§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2、知道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3、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4、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学习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不同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的关系【学习流程】【自主先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2、物理学中的“质点”与几何学中的“点”有何区别?3、什么是运动的绝对性?什么是运动的相对性?【组内研学】●为什么要引入“质点”概念?(阅读P9~10)1、定义:叫质点. 讨论一: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加点的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地球..通过桥梁的时间、火车..从上海到北京的运动时间、轮船在海..的自转、火车..的公转、地球里的位置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3、“质点”的物理意义:.【交流促学】讨论:下列各种运动的物体中,在研究什么问题时能被视为质点?A.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B.运动中的人造地球卫星C.投出的篮球D.在海里行驶的轮船请说一说你的选择和你的理由?小结:⑴将实际物体看成“质点”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⑵哪些情况下,可以将实际物体看作“质点”处理?【组内研学】●为什么要选择“参考系”?(阅读P10和插图1.1-3)讨论二:⑴书P11“问题与练习”第1题;⑵插图1.1- 4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1、定义:叫参考系.2、你对参考系的理解:⑴⑵⑶⑷【交流促学】讨论三: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描述了哪两种运动情景?它们分别以什么为参考系?讨论四:P12问题与练习、第2题【组内研学】●为什么要建立“坐标系”?(阅读P11)描述下列三种运动需要建立怎样的坐标系?①百米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②冰场上花样运动员的位置③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1、物理意义:2、基本分类:⑴⑵⑶3、坐标系的作图“三要素”:、、.【反馈评学】1.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很小的物体B.物体抽象成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均可忽略C.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事实上质点并不存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时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 河岸和流水B.山和船C.地面和山D.船和山5.一位物理学家坐在无窗的船舱中,船航行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没有摇晃. 他知道船要么是静止,要么做匀速运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帮助他确定船处于哪种运动状态()A.竖直向上扔一个物体,看它是否落回原来的位置B.观察水杯中的水面C.观察铅垂线的偏离D.他利用上述方法无法判断船的运动状态6.质点由西向东直线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m,B 点的位置是m,C点的位置是m.7.某运动物体在平面内由点(3,1)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试完成坐标系的建立并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8.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 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1.2 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境下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4、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能用平面坐标系正确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学习重点】位移的概念【学习难点】位移、路程的区别;矢量的运算【学习流程】【自主先学】知识点1 时刻与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什么是时刻?什么是时间?(阅读P12)1.定义:时刻是;时间间隔是.在时间轴上,如何来表示时刻和时间?几何表示:在时间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时间数轴上的一段线段表展示国旗 成功着陆 神5点火 · · · t11小时42分10秒 9小时40分50秒 15日09时0分 15日18时40分50秒 16日06时23分 示 .【组内研学】讨论一: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下图中给出了“神州”5号飞船在飞行中的一些记录,你能判定给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吗?例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5s 时,指的是物体在5s 末时,指的是时刻B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C .物体在第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D .第4s 末就是第5s 初,指的是时刻【自主先学】知识点2 路程和位移●路程和位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什么是路程?什么是位移?(阅读P13和插图1.2-2)1.定义:路程是 .位移是 .2.位移与路程的关系:【交流促学】讨论二:你对位移的理解(插图1.2- 3)例2.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自主先学】知识点3 矢量和标量●矢量和标量是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矢量?什么是标量?(阅读P13)1.物理定义:矢量: .标量: .例3.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 .质量B .温度C .路程D .位移 【交流促学】讨论三:P13的思考与讨论【自主先学】知识点4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位置和位移是不同的概念. 图中分别是怎样来表示它们的?(阅读P14和插图1.2-4及插图1.2-5)例4.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 A=3m,末位置的坐标是x B=-2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多少?位移是多少?【反馈评学】1.学习了时刻与时间,甲、乙、丙和丁四位同学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B.乙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丙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丁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是相同的C.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3.以下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质点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同4.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皮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6 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1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1 mB.小球的位移为6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11 mC.小球的位移为5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6 mD.小球的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11 m5.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x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x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A.x米B.2x米C.3x米D.2x米6.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B.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C.如图(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D.如图(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7.一只小狗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其位移的最大值等于,最小值等于,经过9∕4周后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等于.8.如图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方向为,物体通过的路程为.9.一汽艇在宽广的湖面上向东行驶了6.0km,接着向南行驶了8.0km.那么小汽艇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10.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其位置坐标如下表:t/s 0 1 2 3 4 5 …x/m 2 0 -4 -1 -7 6 …(1)该质点在0~2s内的位移大小是,方向是.(2)该质点在开始运动后s内位移数值最大.(3)该质点在第s内位移数值最大,大小是,方向是.§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体会其在初中基础上的深化,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5.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 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联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取极限的思想方法.【学习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区别【学习难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矢量性【学习流程】【自主先学】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 轴建立直线坐标系,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 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坐标的 (Δx =x 2–x 1)来表示,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 ,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组内研学】2.速度:(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这种定义的方法称为 )(2)定义式:v =(3)单位: 、 、 等(4)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计算,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即是物体的(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运动 和 的物理量例1.一个小球以5m/s 的速度撞击墙壁,结果以5m/s 的速度反方向弹回,这个运动过程中,对于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撞击前后小球的速度大小都是5m/s ,因为速度是标量,所以小球的速度没有改变B .撞击前后小球的速度大小都是5m/s ,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小球的速度发生改变C .撞击前后小球的速度大小都是5m/s ,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小球的速度没有改变 5m/s ,因为速度是标量,所以小球的速度发生改变3.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 ,叫做这段时间(位移)内的平均速度.(2)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只能 地描述运动的快慢.(3)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 或不同 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哪段 或哪段 的平均速度.例2:一辆汽车沿一条平直公路沿同一方向行驶,已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 )A .v 1+v 22B .v 1v 2C .2v 1v 2v 1+v 2D .v 1v 2v 1+v 24.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则叫做瞬时速度(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某一位置时的相同②平均速度跟时间或位移对应,瞬时速度与或对应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④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例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80 km/h是平均速度,l00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l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l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l00 km是路程例4:下列所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5m/s冲过终点线B.高铁设计时速为250km/hC.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m/s D.台风以360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知识点4 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5.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不表示物体运动的,它是量.6.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量【交流促学】知识点5 位移-时间图象7.位移-时间图象(x-t图:)以为横轴、以为纵轴,作出练一练:以8m/s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人为例,先列表,再作出x-t图8.说明:(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线是(2)根据图象可以知道(3)x-t图线的表示速度的大小(4)x-t图线表示,绝不是运动轨迹.【反馈评学】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2.以下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步行的速度为1m/s是瞬时速度B.雨点落地时的速度为平均速度C.炮弹在炮膛中的速度是平均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3.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4.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矢量,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B.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汽车以速度v1经过某路标,子弹以速度v2从枪筒射出,两速度均为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5.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20km的平直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00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火车通过这一段的前半程的时间一定是6min ( )B.这列火车通过这一段路程的时间是12minC.这列火车如果行驶100km,一定用时1hD.这列火车在前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也却好是一半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速度是800m/s B.汽车从甲站到行驶到乙站过程中的速度是72km/hC.汽车速度计上指示着速度60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7.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的位移.然后又以30m/s 的速度到达终点.则汽车在全程中的速度为()A.25 m/s B.24m/sC.28m/s D.22 m/s8.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时间和位移无关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10.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t=2s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1=-4m,t=6s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2=6m,则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置变化Δx= m,平均速度v= m/s.1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 5s末的瞬时速度为 m/s,20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第二个10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12.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1)若前t /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后2t /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 ,求这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2)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 ,求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习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及用法2.会用纸带求速度,会根据v-t 图象处理数据 【学习重点】熟悉使用打点计时器、会用纸带求速度【学习难点】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 图象,并会根据图象处理数据 【学习流程】 【自主先学】知识点1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 电磁打点计时器⑴它是一种 仪器,必须使用 电源,工作电压在 V 以下. 当电源频率为50H Z 时,它每隔 s打一个点.⑵主要构造: ⑶工作原理: 2.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⑴它必须使用 电源,但工作电压是 V. 当电源频率为50H Z 时,它每隔 s 打一个点.⑵主要构造: ⑶工作原理: 【组内研学】3.两种计时器的优缺点: 例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 )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例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 B. 瞬时速度 C.位移 D.平均速度 知识点2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1.阅读课本P20 2.平均速度公式:txv ∆∆= (单位:m/s ) 【交流促学】知识点3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计算手拉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每隔0.1s ,即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标出0,1,2,…,5,如下图所示,然后测量包含计数点的一小段位移Δx ,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 ,记录在表1中,并根据v =Δx/Δt ,计算出0,1,2,…,5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将表1中0,1,2,…, 5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抄入表2中,点0作为计时起点,t =0,通过表2便可看出手拉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 2.用图象表示速度为了更直观的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可以画速度—时间图象(即v —t 图象). 作图线时,应用平滑曲线来“拟合”坐标系中所描出的点,这样曲线所反映的规律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反馈评学】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D.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B .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V 以下的交流电源D .当电源频率为50H Z 时,连续n 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n-1)×0.02秒3.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的仪器,当电源频表 1 手拉纸带在几段时间中的位移和平均速度位置 0 1 2 345Δx/m Δt/sv (m.s -1)表2 手拉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位置0 1 2 3 45t/sv (m.s -1)O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 __ s打下一个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真实值____ _.4.若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s.§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2、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3、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能在生活中准确地使用加速度的概念.5、能用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学习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学习难点】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用v-t图象解决问题【学习流程】【自主先学】知识点1 加速度●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阅读P25~P26)1、定义:加速度是;2、定义式:,式中△v表示;△t表示;3、单位:;4、物理意义:【组内研学】讨论一:你对加速度的大小的理解?【交流促学】思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知识点2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速度的变化量(阅读P26~ P27)讨论二:速度的变化量是标量还是矢量?2、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阅读P27及插图1.5- 2):3、加速度的方向与相同.【交流促学】思考2.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B.总与平均速度的方向一致C.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D.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思考3.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思考4.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球A以5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并与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以1 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的小球B发生对心正碰;碰后,小球A静止,小球B以5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若两球碰撞过程用时0.1 s,求碰撞过程中两小球的平均加速度.知识点3 从v-t图象看加速度1、v-t图象⑴图象的坐标建立:⑵可以从图象得到的信息:2.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组内研学】讨论三:如何用a-t图象和v-t图象来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讨论四:P28思考与讨论【交流促学】思考5: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反馈评学】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2.一运动物体的速度、速率、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速度不变而速率变化B.可以速度不变而加速度变化C.可以速度变化而加速度不变D.可以速率不变而速度变化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4.高一年级足球比赛中,一足球以12m/s的速度飞向球门,守门员在0.2s的时间内用双拳将足球以8m/s的速度反向击回去,足球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方向怎样?5.如图给出了汽车从A点到B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解题.(1)在0 s-40s内汽车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怎样?(2)40s-120s内汽车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怎样?(3)120s-200s内汽车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怎样?§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习目标】1.巩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如何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学会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3.知道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4.会用描点法作出v-t图象,能从v-t 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习重点】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会用描点法作出v-t 图象.【学习难点】能从v-t 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习流程】【自主先学】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实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变化的规律.二.实验原理利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复写纸片)、.四.实验步骤t/sv/m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