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优秀课件课件
精选课件
7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
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
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
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
赵明诚。
精选课件
8
(朗诵视频)
精选课件
9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东篱/ 把酒/黄昏后,
瑞脑/销金兽。
有暗香/盈袖。
佳节/又重阳,
——李清照
精选课件
3
初识其人
李清照,字漱玉,
号易安居士,山东
济南人,宋代婉约
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漱玉
词》。
精选课件
4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 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 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 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 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莫道/不销魂,
玉枕/纱厨,
帘卷/西风,
半夜/凉初透。
人比/黄花瘦。
精选课件
10
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
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金兽 炉中的龙脑香早已烧完了,(我的忧愁却不见 半点消减)。又到重阳佳节了,我在轻薄的床 纱中枕着玉枕,感到半夜的凉气浸透了我的肌 肤。
在东篱(菊圃)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愁,
行
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
动
空虚无聊的心情。
精选课件
14
2、上阕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
“永”
“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点出了愁的长 久。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
非一回。
“凉”“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
感之凄凉。
“透”“透”点出了秋寒心冷,
辗转反侧。 精选课件
15
问题探究
这首词的意境是怎的? 感情基调是什么?
概括上下片内容。
精选课件
16
凄凉寂寥的意境 ︱
思念丈夫的情感 ︱
寂寞忧郁的基调
上片 重阳思亲 (写愁) 下片 饮酒赏菊 (写瘦)
本词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
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
怀的少精妇选课形件 象。
17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精选课件
20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 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东篱 ——藏头(“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 字) 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 暗香——菊花香气 黄花——菊花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 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精选课件
21
精选课件
22
精选课件
日子。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 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 屋金石精书选课画件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6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 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 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 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 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 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 令 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时 借“永昼”“半夜”“黄
间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无
休“薄止雾”“浓云”“香
景
炉”“玉枕”“纱 厨”“东篱”“酒”
物 “西风”“黄花”来烘托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
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
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
精选课件
5
雅俗共赏。
李清照其人及经历: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 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 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 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 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 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
23
精选课件
24
经典 •美 段
•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 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 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支完美的 独舞,如一朵摇那一座曳的花,守护着中 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精选课件
25
谢谢大家,再见
精选课件
2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宋词 《醉花阴》
课件制作:汝阳县实验高中
精选课件
秦建勋
1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你知道她是谁吗?
精选课件
2
两世之交最伟大 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 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 人,在女作家中可谓 “空前绝后”,“不徒俯 视巾帼,直欲压倒须 眉”.
人似黄花瘦。
精选课件
18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 愁苦的神情。
•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 是结果。
•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
那菊花淡淡的芳香飘满双袖。别说不忧愁,瑟 瑟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我)比黄花更加 消瘦。
精选课件
11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词人是从哪些方面
写相思之愁的呢?
精选课件
12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 的心情?(试在词中找)
精选课件
13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 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
• 愁浓浓”的情境。
精选课件
19
整体把握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外形雅淡、清秀,与作者 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 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 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 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 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 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 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