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优秀课件
醉花阴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
知人论世:
李清照,字漱玉, 号易安居士,山东 济南人,宋代婉约 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漱玉 词》。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 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 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 体”。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 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无 休止 景 “薄雾”“浓云”“香 炉”“玉枕”“纱 物 厨”“东篱”“酒”“西 风”“黄花”来烘托寂寞 孤独难耐的感受。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 怎样的心情?(试在词 中找)
南 渡 前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愁?
词人是从哪些方 面写相思之愁的 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Leabharlann 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时
间
景 物 行 动
凄凉寂寥的意境 ︱ 思念丈夫的情感 ︱ 寂寞忧郁的基调
上片 重阳思亲 (写愁) 下片 饮酒赏菊 (写瘦) 本词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 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 怀的少妇形象。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似黄花瘦”,佳在何处?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 和愁苦的神情。 •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 是结果。 • B 手法上,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 渐宽,腰肢瘦损)。 •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 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 “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能背几句吗?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 谁染霜林醉?
因此,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般都与凄 凉萧索的意境相关。 总结:分析诗词时,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 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 完整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 词? 1、寻找意象,鉴赏意 境;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 抓重点字句鉴赏词的 语言美; 3、鉴赏表达方式
–
小
• • • •
结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 独领风骚万古流。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时 间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 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景
物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 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 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 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 雅俗共赏。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 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 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 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 赵明诚。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 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东篱 ——藏头(“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 字) 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 暗香——菊花香气 黄花——菊花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 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鉴赏或品味语言的方法
通过对这两个字的品读,我们要能明白, 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 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 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这些词句 往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段,或活用 字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生 动传神地刻画出景物,使得情感表达得更淋 漓尽致。它们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特别注意从这些 词、句入手深入肌里,去理解诗歌情感。
2、上阕中哪些字最富有表现力?
“永”
“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点出了愁的长 久。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
已非一回。
“凉”“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
灵所感之凄凉。
“透”“透”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问题探究
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是什么? 概括上下片内容。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 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无 休止 景 “薄雾”“浓云”“香 炉”“玉枕”“纱 物 厨”“东篱”“酒”“西 风”“黄花”来烘托寂寞 孤独难耐的感受。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 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无 休止 景 物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醉花阴 (李清照)
• 薄雾/浓云/愁永昼, 东篱/把酒/黄昏后,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销魂,
• 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半夜/凉初透。
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 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金 兽炉中的龙脑香早已烧完了,(我的忧愁却不 见半点消减)。又到重阳佳节了,我在轻薄的 床纱中枕着玉枕,感到半夜的凉气浸透了我的 肌肤。 在东篱(菊圃)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 愁,那菊花淡淡的芳香飘满双袖。别说不忧愁, 瑟瑟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我)比黄花更 加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