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1、形成:
浙江的温州、福建的 泉州、福州一带
2、原因:
宋代政治经济重心南 移,工商业发达,城 市经济繁荣,民间表 演技艺十分兴盛,南 戏在民间歌舞基础上 形成。
宋代 南戏
3、特点: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 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讨论】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相同?
相异?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随 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 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 艺术,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所以,傩戏 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源头之一。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有
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
京剧之所以被称谓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 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 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 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另一种原 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 认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 独一无二,所以把京剧称谓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 术的总代表。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 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 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
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红楼梦》选段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
宝 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黛 玉:只道他腹内草莽人 轻浮, 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3、特点: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在众多地
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京剧”
畅音阁是紫禁城中最大一座 清代皇帝自乾隆开始, 戏台,始建乾隆三十七年。 无一不是戏曲爱好者。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 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 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四喜、和春、春 台等徽班相继进京,称为“四大徽班”。徽调以其通俗质 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梨园春秋
第十课 梨园春秋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
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 并存的一个果木园。园中 设有酒亭球场等,是供帝 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 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 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由 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 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园 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 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 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 综合性“艺术学院”。
一、基础性练习
1、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是
A 傩仪的诞生 B 南戏的形成 C 元杂剧的出现 D 京剧的流
行
2、乾隆年间,徽班进京最初是为了
A 吸取昆曲等剧种的长处
B 满足宫廷休闲庆贺的需要
C 满足北京居民娱乐的需要
D 推陈出新形成新的剧种
3、京剧的第一个繁盛期在
A 乾隆年间 B 道光年间 C 同治、光绪年间 D 民国初年
过一信、仰中原始国宗古教代的历戏史曲,的并产源生头了—本民—族傩的戏宗教职业
者——巫。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
祀舞1、活称动为产,傩生称歌:为、傩傩原或舞始傩。时祭傩、戏代傩又,仪是辟。在傩傩邪师歌消所、灾唱傩的舞歌的、基所础跳上的出
现的。
是2、古当老发今傩中展文国:化一的傩些载地仪体区(。,据先还有保秦关存)专着家,相调当傩查完戏表整明(的,傩演贵戏变州,是)便我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 生和发展历程,说 明其艺术成就
内容概述:
一、戏曲的源头——傩戏
二、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三、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四、戏曲的繁盛——京剧
【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 人类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总 是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 为是“鬼”、“怪”作祟,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 巫术仪式——“傩” 。
关 一个弱小无助的寡
汉 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
卿 《 窦
被诬为“药死公公”而 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
娥 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
冤 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
》
《西厢记》是元杂 王
剧作品中最为杰出的 实
经典,第一次在“存 甫
天理,灭人欲”的封 建社会响亮地喊出
《 西 厢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 记
眷属!”的口号。
》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大批中青年艺术 表演家成长起来, 中国戏曲艺术后 继有人。
戏曲本质
• 亚里士多德:
戏剧是对人的行为的模仿。
• 黑格尔:
戏剧最重要的本质还不是实际行动而是内 心情欲的表现。
• 布莱希特:
戏剧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剧场乃是检验人 类的特定情境下行为的实验室。
戏曲的“人民性”
• 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与广 大劳动群众中间。 她必须为群众所了解 和爱好。她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 想和 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 提高。 ——列宁
神仙脸
丑角脸
小妖脸
京剧脸谱的分类
整脸
三块瓦脸
十字门脸
六分脸
碎花脸
歪脸
僧脸
太监脸
元宝脸
象形脸
京剧的特点:
• 京剧唱、念、做、打作为艺术手段 • 京剧传统剧目的服装,基本上都以明代衣冠为
归依
• 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区分人物的忠、奸、善、 恶,表现人物不同性格。
• 依据人物性别、年龄和身份、职业,更主要的是 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分为生、旦、净、末各行当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1、背景: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 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如果京城要搞什么庆典活动, 就更成为各戏种展示自己的良机。
电视版乾隆皇帝与和珅
2、产生:京剧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
1、形成:北方地区
2、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3、代表: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4、特点: 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 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昆曲与弋阳腔
昆曲,原名“昆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
古老的剧种之一,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一
4、意义:我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
热闹的瓦舍和欢乐的节日
公元1206年,52岁的蒙
古酋长铁木真被推举为大 可汗,称成吉思汗,意为 “世界的统治者”。成吉 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 蒙古帝国,他的帝国经过 不断的征战,最终导致人 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的形 成——“蒙古帝国” 。
观察:元朝的娱乐场所
关汉卿
4、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①北京成为四方艺人
的聚集中心 ②北京观众的口味和演出市场的需要 ③清朝皇室贵族
、官员的欣赏爱好 ④闭关政策使民族戏曲剧种得到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问答题:清代的京剧是怎样产生的?
【发散思维】
为什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候,中国戏曲能得 到极大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不断的 发展。
(2)两朝的统治政策,都把中原文人处于低层, 使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只能通过戏剧来宣泄。
(3)文化观念:正统汉族文人不重视小说、戏剧 等,主要精力在科举,而蒙古族、满族思想不同, 重视小说、戏剧,并大力支持,甚至参与其中。还 保护艺人等。
在清朝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迎来了 第一个繁荣 昌盛期。
由于几代皇帝的推崇加上百姓爱戴与艺人的 革新努力,京剧终于成了中华国粹。
梅兰芳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 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 塑造了众多的优美的妇女艺 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 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 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 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 生并称“四大名旦”,梅居其 首。
白朴
元
曲 马致远
四
大 家
郑光祖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 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 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 很难产生高品位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 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 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傩戏:从“酬神”到“娱人”的变迁
人们一直相信“傩仪”具有驱鬼酬神、消灾避难的神力。如 今傩师作为傩仪的传承者,其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他能否人们心 理带来平安,更取决于他能否带给人们现实的快乐和欢娱。庄重、 严肃的傩祭仪式被轻松、愉快的傩戏所取代,使古老的傩祭发生 了从“酬神”到“娱人”的重要变迁。
其实,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 化共生事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 界其它地区都有存留,美国的 “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 行”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 迹。但是,似乎只有中国独生出 来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戏曲。
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
的3、关注特与点兴:趣,服美饰国绚、日丽本、、载法国歌、载西舞德等10多个国
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
结4、合傩,意戏娱是义神由:与傩娱我祭人、国相傩最结舞合古发的展老古起的朴来、戏的原一剧始种源、宗独头教特与之的艺一戏术曲相样
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宝 玉:娴静犹如花照水, 行动好比风扶柳。
黛 玉: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
宝 玉:眼前分明外来客, 心底却似旧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