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8课《上课了》教学设计上课了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3.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4.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1.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2.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3.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4.知道课间放松心情,积极休息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知道课前准备的好处并能够做到。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猜猜是哪位好朋友1.猜猜看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猜猜它叫什么名字好吗?“小个头,本事大。
所有课程都装下,啥时该上哪节课,看他一眼就知道。
”(1)你猜出它是谁了吗?(2)它有什么用?2.故事会(1)听大姐姐讲自己和课表的故事(高年级同学讲每天的课间和晚上都会利用课表换书准备用具的方法)。
(2)你有课表朋友吗?你是怎样和它相处的?(每天带,存放好,常看望,听它话)3.小课表大用处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刚才大姐姐说的课表故事,编排一个小短剧《没看课表》。
(1)小组展示。
(2)看了这个小剧,我们想说点什么?小结:是啊,一张小小的课表看着很普通,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它就会给上课带来麻烦。
所以,一定要存放好,每节课后按照课表把下节课的书本用具准备好,再上课时就方便了。
活动二:课前准备歌1.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小儿歌,看谁最聪明,能记住里面都说了什么内容:“下课铃声响,先把课表看,下节什么课,学习用品摆放好。
喝水上厕所,一样不能少。
聊聊天,唱首歌,轻声漫步走,心情真舒畅,上课铃声到,早已安坐好。
小伙伴,互提醒,都做到,大家都是好学生”(1)你从小歌谣里听懂了什么?(2)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每人只说一句)(3)书本摆放好是什么意思?2.学习用具摆放好(1)看图学摆物: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
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
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削好,要不要再用转笔刀削一下。
(2)请一名学生演示。
(3)两位同学一组,按上面说的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活动三:课堂勤举手,提问助思考。
你平时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吗?会说些什么?1.看一组图片讲故事。
(1)小明上课特别爱举手发言,他不但回答老师的问题,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询问自己不懂的内容。
(2)小军也特别爱举手发言,有时别人还没讲完,他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3)小力最守纪律,上课从不乱讲话,为了怕说错丢脸,他很少举手发言。
2.小组讨论: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吗?为什么?3.全班交流:如果我是他。
4.上课提问大演习:教师讲一段小故事,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请同学发表自己听完故事的看法或说出疑问,每个发言的同学都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和老师的一朵小花。
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课有意思吗?是呀,如果我们养成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上课能积极举手,我们就会在快乐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感受课堂学习的积极氛围,愿意和老师、同学一起开心地学习。
2.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体验中,逐步具备与老师、同学互动、交往的能力。
3.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和方法以及他们对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并能够遵守,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在课堂活动体验中,逐步具备与老师、同学互动、交往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准备好上课了1.上课铃声打响后,学生陆续回座位,教师再次播放1分钟视频:律动歌《上课了》。
2.学生可以在一分钟内再次检查自己的用具,再随着律动歌调整自己的心情,准备上课!(板书:上课了)活动二多提问勤举手1.教师播放一则小故事。
2.组织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自由提问,互相解答,教师随时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
3.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送出奖励,并对获奖同学进行采访。
4.引导学生学会倾听:(1)采访认真倾听的同学,请他讲一讲当别的同学发言时,自己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2)其他同学做补充。
(3)小结倾听方法:眼神正视对方;表情微笑关心;身体微微前倾;听后询问补充。
5.引导学生乐于表达:(1)采访积极举手、乐于表达的学生,请他说一说每次举手发言后的心情和收获。
(2)其他同学做补充。
(3)请积极举手、乐于表达的同学们为“不敢举手怕说错”和“举手未叫很失落”的同学送去鼓励的话语。
(4)小结:勇敢举手不怕错,老师未叫不灰心,积极举手当榜样,同学发言要先听!6.引导学生积极思考:(1)阅读教材33页下的故事,说一说小熊在提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猪、小猴和小羊是怎样帮他解决的?(2)再次采访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请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小结:认真听、互相学、好好想、说清楚,不断尝试多提问,都是发言小达人!(板书:集体学会倾听会思考乐表达)活动三会合作快乐多1.小组比赛:四人一小组,根据制作说明,在规定时间内,一起制作完成规定的纸球。
2.请成功的小组分享一下成功的经验。
3.帮助失败的小组找一找失败的原因。
4.结合书上的三幅图想一想解决的办法。
5.小结:小组一起学习时,每个人都要参与活动,遵守合作的规则,意见不统一时互相商量,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多为对方想一想。
(板书:小组学齐动手多商量互帮忙)活动四有作业认真做1.过渡:同学们,要想上好一节课,不仅要有全班的智慧,小组的合作,还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2.展示个人课堂优秀作业照片:语文课的生字本、数学课的算术本、体育课的跳绳、美术课的图画、舞蹈课的舞蹈动作……3.提问:这些都是课堂作业吗?4.思考并讨论:怎样完成这些课堂作业?为什么要认真对待课堂作业?5.小结:课堂作业形式多,认真对待能完成,养成课堂好习惯,不断提高收获丰。
(板书:个人学有作业认真做收获丰)总结: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
用具桌面摆,心情要得当。
先听再动脑,多问举手答。
小组有合作,商量互帮忙。
作业认真待,快乐进课堂!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上课了(3)-人教(新版)《上课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懂得课堂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够在准备的过程中调整上课心态。
3.初步掌握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和其他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懂得课堂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掌握课堂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够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采用多种方式调整上课心态,为上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铃声响上课了1.上课铃声打响后,学生陆续回座位,教师播放视频:律动歌《上课了》,并带着已经回到座位的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做动作,直到每个学生回到座位。
2.提问:同学们,一分钟前你们还在各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为什么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呢?(板书:上课了)活动二:课程表我会看1.提问:这节课是什么课?你是怎样知道的? 预设:老师告诉、问同学、看课表……2.找一找,课程表“住”在哪里?预设:教室的墙壁上、自己的铅笔盒里……3.教师出示班级墙壁上的课程表,请学生观察,说一说课程表上都有什么?预设:数字和汉字。
4.组织学生讨论:课程表上汉字数字、阿拉伯数字、汉字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们的关系。
举例:周一第一节课是语文……5.试一试:找一找某天某节是什么课。
(1)师生找。
(2)同桌互问互找。
小结:课程表真神奇,许多课程藏这里!每天学习有了它,准备真省力!活动三:用具准备我能行1.过渡:今天的这节课是《道德与法治》课,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2.教师巡视学生桌面,请出一位桌面整洁、《道德与法治》书摆放整齐的小榜样,并对他进行采访:你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要这样做?预设:课前用点时间准备好,上课一旦需要用书时,不用乱翻,心里也不会着急。
3.指导学生像小榜样学习,比赛一分钟,让没有摆放好书籍和整理好桌面的学生完成学具准备。
4.教师再次巡视学生桌面,找到忘记带书的学生,采访他的心情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按照课程表提前准备本节课的用具,还要按照课程表在家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用具。
5.小组合作,想一想:除了铅笔盒和书,哪些课程还需要不同的用具? 举例:舞蹈课需要准备舞蹈鞋、美术课需要准备水彩笔……6.教师将一张包含课程名称和安排以及用具准备备注的课程表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小结:在家不忘记,课前心里记,课表小帮手,助我用具齐,上课不乱翻,心里不着急!活动四:心理准备我也行1.过渡:祝贺同学们,今天交了“课程表”这个好朋友,如果你养成了让它帮助你的好习惯,就再也不用为学习用品着急了。
除了学习用品,为了上好课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2.出示对比图:语文课前一分钟,一个同学在座位附近和小伙伴轻声交流,另一个同学还在教学楼外玩耍,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谁的课前准备对上课更好,为什么?3.给予学生1分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准备,体验各种课前1分钟的准备形式。
4.一分钟活动体验结束,提问:你在一分钟里做了什么?你喜欢哪种形式?不喜欢哪种形式?为什么?总结:铃声响、上课了,上课准备提前做;用具齐、心平静,开启新课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