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学复习问答题

动物学复习问答题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①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称之为单细胞动物。

②它们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的比较复杂,但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

③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

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大量的工作证明,细胞器类型及其微管带的类型为分类依据。

3.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答:①眼虫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μm,有一个大而圆的核。

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

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一般身体具鞭毛。

以鞭毛为运动器。

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光合营养)和异养型(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

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一般能形成包囊。

近年来,用眼虫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用以确定有机污染的程度。

由于眼虫有耐放射性的能力,因此其对进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

②变形虫结构简单。

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

在质膜之下为一层无颗粒、均质透明的外质。

外质之类为内质,内质流动,具颗粒,其中有扁盘形的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及处在不同消化程度的食物颗粒等。

内质又分为处于外层相对固态的凝胶质和处于内部呈液态的溶胶质。

变形虫具有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

肉足纲的主要特征: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根据伪足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叶状伪足、丝状伪足、根状伪足、轴伪足。

体表没有坚韧的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

细胞常分化为明显的外质与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虫体有的为裸露的,有的种类具石灰质或几丁质的外壳。

繁殖,二分裂,有的种类具有性繁殖,形成包囊者极为普遍。

生活于淡水、海水,也有寄生的。

变形虫易培养,用于科学实验的研究材料。

③草履虫形似草鞋,全身纵行排列纤毛。

表面为表膜,其内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与外质。

表膜由3层膜组成,最外面一层膜在体表和纤维上面是连续的。

最里面一层和中间一层膜形成表膜泡的镶嵌系统。

纤毛纲的主要特征:以纤毛为运动器,一般终生具纤毛。

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同,其不同点是纤毛较短,数目较多,运动时节律性强。

结构一般较复杂,在原生动物中这类动物是分化最多的。

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核与小核。

大部分纤毛虫具有摄食的胞器。

生殖,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也有寄生的。

草履虫因为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因此一般用它作为代表动物。

同时它也是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

近年来也用草履虫的水溶性提取物诊断消化系统的癌症和乳腺癌等。

4.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答:间日疟原虫有人和按蚊2个寄主,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世代在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某些雌按蚊体内进行,借某些雌按蚊传播。

裂体生殖在人体内进行。

当传染了疟原虫的雌按蚊吸人血时,疟原虫的子孢子即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液中。

半小时后进人肝细胞进行裂体生殖,形成数万圆形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继续裂体生殖,发育成戒指形的小滋养体(环状体),其长大后发育成大滋养体,并继续分裂成16个核时,停止分裂,此时称裂殖体。

子核分裂最终形成16个裂殖子,充斥红血细胞内使细胞破裂,裂殖子散人血浆各自侵入其他红细胞再次裂体生殖。

当每次红细胞大量破裂,裂殖子及疟色素等代谢产物进入血液时,患者先寒后热盗汗,此过程在间日疟48h一次,三日疟需72h,恶性疟需36-48h。

配子生殖部分进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发育为大,小配子母细胞,被吸入蚊胃后先分别发育为大、小配子,并在蚊胃中融合为合子。

如未被蚊吸去,则停止发育的大、小配子母细胞.在1-2个月内被白细胞吞噬或变性。

孢子生殖合子形成几小时后,在蚊胃基膜与上皮细胞之间发育为圆形的卵囊。

其核和胞质经多次分裂,形成数万子孢子。

子孢子成熟后逸出散人血腔中,并进入唾液腺。

在蚊叮人时,子孢子又进入另一人体,进行下一周期。

疟原虫对人危害很大,能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使人肝脾肿大,并能损害脑组织,严重影响人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防治原则:设立专门抗疟机构,贯彻积极防治与采取综合措施的方针,治病与灭蚊并进主要成就:防止药物发现,疟疾免疫研究,疟原虫体外培养等孢子纲的主要特征:1、寄生2、无运动器3、具顶复器4、异样5、生活史复杂,世代交替。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上占重要位置?答: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辐射对称(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三)组织分化(四)肌肉的结构(五)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是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

3.腔肠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何价值?答:腔肠动物分为3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一、水螅纲主要特征: 1.一般是小形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较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3.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4.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与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如薮枝虫),少数种类水螅型发达,无水母型(如水螅)或水母型不发达(如筒螅),也有水母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不存在,如钩手水母、桃花水母;还有的群体发展为多态现象,如僧帽水母。

二、钵水母主要特征: 1.钵水母一般为大形水母,而水螅水母为小形的。

2.钵水母无缘膜,而水螅水母有缘膜。

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3,钵水母的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而水螅水母则无。

4,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三、珊瑚纲主要特征: 1.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构造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

2.珊瑚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内胚层,水螅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外胚层。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什么说它比腔肠动物高等(要理解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

答: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这类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复杂、完善和发展,对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此相关的在扁形动物阶段出现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和梯式的神经系统等。

(一)两侧对称(二)中胚层的形成(三)皮肤肌肉囊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纵肌、斜肌。

(五)排泄系统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

(六)神经系统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

(七)生殖系统大多数雌雄同体,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形成了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如输卵管、输精管等,以及一系列附属腺,如前列腺、卵黄腺等。

这样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

5.掌握血吸虫生活史的特点及其危害、防治等,了解我国在防治血吸虫方面的成就。

答:移行途径:尾蚴→皮肤→静脉系或淋巴系→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肝门静脉。

②危害及分布:血吸虫病是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流行分布在一定的地方,主要是因为它的中间寄主——钉螺有一定的地理分布。

日本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流行区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受感染者,成人丧失劳动儿童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侏儒,妇女不能生育,甚至丧失生命。

人感染血吸虫,主要由于接触疫水,如下水劳动或皮肤接触被尾蚴污染的露水、雨水及潮湿地面等。

此外饮水时尾蚴也可经口腔粘膜侵入人体。

感染季节一般是春、夏、秋三季,尤以春末、夏季和早秋感染率最高。

③防治原则: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查病治病、查螺灭螺、粪管、水管及预防感染等几个方面。

以切断血吸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寄主,钉螺的分布广、量大,地理条件复杂,我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结合生产,因时因地制宜的有效灭螺方法。

管好粪便和水源可预防多种寄生虫病。

此外,针对上述血吸虫的感染途径进行个人防护,我国从解放后在血吸虫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

6.猪带绦虫的形态结构如何适应于寄生生活?掌握其生活史,并了解其危害和防治等。

答:猪带绦虫的形态结构:成虫白色带状,全长为2m~4m,有700—1000个节片。

虫体分头节,颈部和节片3个部分。

头节圆球形,直径约为lmm,头节前端中央为顶突,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大小相间或内外两圈排列,顶突下有 4 个圆形的吸盘,生活的绦虫以吸盘和小钩附着于肠粘膜上。

头节之后为颈部,颈部纤细不分节片,与头节间无明显的界限,能继续不断地以横分裂方法产生节片,所以也是绦虫的生长区。

节片愈靠近颈部的愈幼小,愈近后端的则愈宽大和老熟。

依据节片内生殖器官的成熟情况可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或称妊娠节片3种。

未成熟节片宽大于长,内部构造尚未发育。

成熟节片近于方形,内有雌雄生殖器官。

孕卵节片长方形,几乎全被子宫所充塞。

这些都是适应寄生生活的附着器官。

生活史:虫体后端的孕卵节片,随寄主粪便排出或自动从寄主肛门爬出的节片有明显的活动力。

节片内之虫卵随着节片之破坏,散落于粪便中。

虫卵在外界可活数周之久。

当孕卵节片或虫卵被中间寄主吞食后,在其小肠内受消化液的作用,胚膜溶解,六钩蚴孵出,利用其小钩钻入肠壁,经血流或淋巴流带至全身各部。

在肌肉中经60—70天发育为囊尾蚴。

防治原则从切断寄生虫生活史的总原则考虑,在预防上加强宣传教育,改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食未熟的或生的猪肉,注意防止猪囊尾蚴污染食物;加强屠宰场的管理,严格肉品检查制度;加强猪的饲养管理,避免粪便污染饲料;及时治疗病人,处理病猪,以杜绝传染源。

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4.分析比较腹足类、瓣鳃类及头足类的主要结构特点的异同。

相同点:具次生体腔、后肾管、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身体柔软,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三部分,体外被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