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方案会签项目负责人: 2013年月日QA 主管: 2013年月日QC 主管: 2013年月日生产部经理: 2013年月日质量部经理: 2013年月日工程部经理: 2013年月日仓储部经理: 2013年月日总工程师(批准人): 2013年月日生效日期: 2013年月日验证立项审批表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4. 验证使用的文件与资料5. 验证范围6.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7. 人员培训确认8. 风险评估9. 设计确认DQ9.1用户需求说明文件9.2技术资料文件确认及与用户需求说明文件对比9.3设计确认总结10. 安装确认IQ10.1目的10.2设备安装情况的确认10.3电气的确认10.4安装确认总结11. 运行确认OQ11.1目的11.2运行前准备11.3运行测试11.4运行确认总结12. 性能确认PQ12.1目的12.2 性能确认项目12.3 试验方法12.4 试验步骤12.5 取样方案12.6 检测方法12.7 合格标准12.8 确定最佳混合时间12.9 性能确认总结13. 偏差及处理情况14. 总体评价和建议15. 再验证周期1概述1.1本混合机主要用于我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生产原料的混合。
混合机的能力及效果:干颗粒装料系数达到85%,混合均匀度大于99%。
本混合机分别由Y型万向节联接的主、从动轴支承混合桶,当主动轴转动时,混合桶即进行自转,同时又进行4倍于自转速度作上下、左右前后摆动,被混合物料在频繁和迅速的翻动作用下进行着物料间扩散,流动与剪切,使物料由各自状态达到互相掺杂,此外混合桶的翻转运动,又使物料在无离心力作用下混合,进一步减少了比重偏析,保证混合物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混合要求。
1.2设备基本情况生产厂家:温州市制药设备厂出厂日期:2004.4.14混合机型号:HD1000A本公司设备编号:使用位置:固体制剂车间总混室2 验证目的2.1检查并确认多向运动混合机的安装符合供应商提供的安装技术要求。
2.2检查并确认多向运动混合机的运行性能、规格、材质、型号符合设计要求,确认设备安装质量符合该设备的基本条件,设备生产能力是否即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符合工艺要求,同时确定标准操作规程。
2.3按多向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能确保产品生产合格,并进一步验证标准操作规程的可靠性。
2.4确认设备的文件资料齐全且符合GMP要求。
2.5为设备维修改造和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3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计划于2013年 - 月进行多向运动混合机设备验证,内容严格按照本验证方案,检查多向运动混合机其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4 验证使用的文件与资料:5 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多向运动混合机的验证。
6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职责6.1验证小组1)负责验证的方案的审批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验证方案规定项目顺利实施。
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6)负责验证周期的确认。
6.2工程部1) 负责多向运动混合机的安装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2)负责收集多向运动混合机的档案,资料交档案室。
3)负责仪器仪表的校正。
4)负责拟定验证周期。
5)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
6)负责起草多向运动混合机的操作,维护保养的标准操作规程。
7)负责多向运动混合机的维护保养。
6.3质量部1)负责对生产部提供的工艺参数要求进行确认。
2)各种检验的准备:取样及样品的测试工作。
3)负责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4)负责审核和批准验证方案与报告6.4生产部1)负责提供与多向运动混合机有关的主要工艺参数2)负责指定多向运动混合机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3)负责按照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清洁和维护保养。
4)负责验证中各种试验材料的准备工作,并派人参加验证工作对机器的操作和清洁,维护保养工作。
6.5 人事部1)负责组织验证人员的相关培训。
2)负责培训的考试及档案归档。
7人员培训确认7.1认可标准:检查并确认本验证涉及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7.2检查结果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8风险评估8.1目的:降低和控制多向运动混合机验证过程中潜在质量风险,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8.2风险因素标准的评定8.2.1风险评估方法:遵循FMEA技术(失效模式效果分析)。
8.2.2失败模式效果分析(FMEA)由三个因素组成:风险的严重性(S)、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的可测性(D)。
8.3.2.2.1严重性(S):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数据完整性的影响。
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8.2.2.2可能性(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等级:8.2.3可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8.3风险级别评判标准8.3.1风险优先系数(RPN)计算公式RPN=SPD=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性(D) 8.3.2风险评价标准风险评估与控制表多项运动混合机验证方案9 / 24多项运动混合机验证方案10 / 24多项运动混合机验证方案11 / 24多项运动混合机验证方案12 / 24多项运动混合机验证方案13 / 24多项运动混合机验证方案15 / 24多项运动混合机验证方案16 / 249设计确认DQ:9.1用户需求说明文件9.2技术资料文件确认及与用户需求说明文件对比9.3设计确认总结: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0安装确认IQ:10.1目的:确认设备的资料齐全,安装符合规范,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时,检查并确认多向运动混合机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10.2设备安装情况的确认10.2.1依据多向运动混合机安装图的设计要求,检查多向运动混合机的安装位置和空间能否满足生产和方便维修的需要;10.2.2依据多向运动混合机安装图的要求,检查外接公共部位是否符合匹配和满足要求;10.2.3依据多向运动混合机的技术要求,检查外接电源;10.2.4依据多向运动混合机的技术要求,检查主要零件的材质;10.2.5依据多向运动混合机机器外观及图纸,检查机器的完整性和其他问题;10.2.6安装确认检查结果记入下表。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0.3电气的确认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0.4安装确认总结: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1运行确认OQ:11.1目的:确认多向运动混合机运转时符合技术要求,确认多向运动混合机符合设备的运行和设计技术参数的要求,设备运行稳定;多向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可行。
11.2 运行前确认11.3 运行测试验证小组在安装确认完成后,应按照“多向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使设备进行运转,重点对设备空转状态下是否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进行测试,空车运行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确认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11.4运行确认总结:通过运行测试结果,考察多向运动混合机的空机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应正常,应符合本机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
并对其操作规程进行确定。
确认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12性能确认PQ :12.1目的:确认多向运动混合机在负载运行时设备的各项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并找出最佳混合时间。
12.2 性能确认项目确认是否对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最佳混合时间和最佳混合均匀度进行验证。
物料混合均匀度与混合时间是有直接关系的,为了获得满意的物料混合均匀度和最短的混合时间,必须对其工艺参数进行验证确认。
12.3 试验方法:在同一个时间水平上用取样器直插入物料中,分别在混合机中轴线的左中右切面取点。
分别对每点进行含量测定,并计算出每一时间水平对应的含量均匀度。
从而得出最佳的混合均匀度与最佳的混合时间。
12.4 试验步骤:将连续三批护肝片颗粒,整粒后的干颗粒按批次加入多向运动混合机料筒内(保证在容积1/4—3/4),开机运行,主轴转速由小到大,最终设定为6r/min ,进行混合均匀度试验,本试验进行三次。
12.5 取样方案:分别在15分钟、20分钟、25分钟时取样,每次取样3个,取样量3~5g, 取样点位置见取样示意图。
取样示意图:表示混合机中轴线表示物料左中右层切面 表示取样点12.6 检测方法:按《护肝片检验操作规程》(TS-CP04-01)中的含量测定项下规定的方法对每份样品进行五味子以五味子醇甲(C 24H 92O 12)计的含量测定。
12.7 合格标准同一批药液在同一时间点的各样品含量数据的RSD ≤2.0%时,判断为混合已均匀。
RSD 计算公式: RSD=()()∑=--ni n X Xi 121/ ××100% 式中: n 为取样点数Xi 为各点含量X为各点含量的平均值12.8 确定最佳混合时间将三批护肝片颗粒各自混合达到均匀的最短时间进行比较,三批中用时最长的一个定为乳块消颗粒在该工艺条件下的最佳混合时间。
性能验证记录X112.9 性能确认总结:多向运动混合机在运行时设备的各项性能应稳定,能满足生产需要。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3 偏差及处理情况:若出现个别项目不合格,应重新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原因。
若属于设备自身原因,应上报验证报员会调查数或对其进行处理偏差及处理情况报告单:14总体评价和建议:验证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
对验证结果的评价应包括:14.1 验证试验项目是否有遗漏。
14.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
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14.3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14.4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4.5总体评价: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5再验证周期15.1对已验证过的设备,若需进行重大的结构改装、主要零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设备用途或工艺条件发生改变,必须进行再验证。
15.2每两年度验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