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第二课时
2020/6/5
苏轼写诗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 独携小团月 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辨析:
清茶泡在泉水联想到明月照着泉水。联想 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2020/6/5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提问:苏东坡的诗句好在哪里?
答案:“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联想起来的 ,表明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有共同的 清沁肺腑的意味,含混中显得丰富 总结: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 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文字与情感有关
文字与意味有关
调 整
文字与意境有关
为 什 么
达 到
艺
思
术
想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和 (正面)
怎
情
么
的 完
感 套语滥调全无新奇 样 美
(反面)
必须有谨严精神,不偷懒、不粗心
2020/6/5
小结:
本文提倡“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说, 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 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 去辨别。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 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 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 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 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 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 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 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 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 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 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画面
态度 门内状态 心境
推
步月归寺 鲁莽
冷寂
独来独往 自在无碍
敲
乘月访友 拘礼
热闹 温暖
不甘寂寞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20文20/6字/5 上的推敲,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2020/6/5
2020/6/5
译文
• 李凝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人往来,只 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 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我正在月下敲响 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 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 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 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2020/6/5
2020/6/5
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对 联以表彰他,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 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字来讽刺他。 怎么加呢?
皇恩浩荡 (矣!) 臣节如山 (乎?)
2020/6/5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2020/6/5
实例分析:
幻觉、错
觉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
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准、 狠
有发现错误 而惊讶的意
味
有失望而放弃 得很斩截的意
味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
射,终不能入。
无惊讶之
只表结果
意
非也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2020/6/5
2020/6/5
2020/6/5
例二: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答案:“闹”形象地表现出其杏之红,其红之浓,
且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了有“声”的意味。它 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 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 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 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例三: 王安石《泊船瓜洲》:
小处不可随便
2020/6/5
小故事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 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 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 联句。”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山谷:“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020/6/5
字谜:
小老鼠看书
(打一四字成语)
2020/6/5
第二课时
2020/6/5
2020/6/5
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5)
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沫若先生认为:“是”只是单纯地叙述, 而“这”是坚决的判断。
这两句都是判断句,但后句比前句感情更强烈,语气更坚 决。“你是什么”是叙述语,有时或许还有“不是”的意 味。“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 带语省略去了,并且常常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 强烈的情感。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致力于追求文学语言的准确美、简洁 美、意蕴美、创新美。
2020/6/5
大师寄语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 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 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 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 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 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 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马南邨《不求甚解》
请思考:对朱光潜与马南邨的 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2020/6/5
根据阅读目的和材料:
开阔视野 获取信息
咬文嚼字
领悟精髓 揣摩艺术
2020/6/5
不求甚解
2020/6/5
小故事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 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 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 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 对锯?”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 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 忠想赶快走完三步, 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 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 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 出蹄!”
简要“赏诗析。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
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
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
“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
寂202的0/6/5景象(意境)。
2020/6/5
总结: “套板反应”一派套语
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提问:从文中找出“套板反应”的流弊?
答案:就作者而言,“套板反应”和创作 动机是仇敌;就读者来说它引不起新鲜而 真切的情趣。
2020/6/5
总结
句式不同 感情不同
字
情
数
境
不
不
同
同
思想感情
意
字
境
眼
不 同
不 同
2020/6/5
பைடு நூலகம்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0/6/5
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
例一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水:清澈、和缓、流动 姑娘:纯洁、温柔、机灵
山:雄壮 、高大、包容 少年:有力、健壮、胸怀宽广
2020/6/5
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春花秋月 叙离别——柳岸灞桥 做买卖——端木遗风 付梓、杀青
提问:为什么作者认为原文更好?
答案:原文“凡多三石字”,却各有各的作用。 “见草中石,以为虎”有把石误以为虎的含义。 “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终 不能复入石也”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结论:字数不同(文字一增一减),情境不同
2020/6/5
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
意境 动作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 的涵义及问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 二部分则主要论述如何“咬文嚼字”,在 “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2020/6/5
•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点出题旨 • 提问: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 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 和语言 的精炼与吻合,才能逐渐 达到艺术的完美。
——福楼拜(法国)
2020/6/5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清·沈德潜
2020/6/5
读书“不要固执于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三: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 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 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 而独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 “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 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茂密的树上有几只 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水欢快地流向 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 着,树下的流水叮叮当当奏着乐曲流向远方。
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 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 向远方。
春风又绿江南,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绿”字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
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2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