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是仍然存在着知识的遗漏和比较严重的遗忘现象,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如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总体认识,还只是停留与单个知识的拼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

审题能力较弱,答题不够规范,答题速度偏慢等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说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形成物质能量观;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2、理性思维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3、科学探究探究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关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4、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四、教学过程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1.完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图解(1)物质转变过程:物质名称:a:叶绿素,b:O2,c:ATP,d:ADP,e:NADPH([H]),f:C5,g:CO2,h:C3。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3)能量转换过程:2.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ATP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模式图(1)光照强度变化:(2)CO2浓度变化:1.判断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1)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过程不能生成ATP(2019·全国卷Ⅱ,T2C)(×)(2)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018·全国卷Ⅱ,T5A)(√)(3)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ATP水解提供能量(2019·天津高考,T2D改编)(×)(4)高等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C改编)(×)(5)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2017·海南高考,T7B)(×)2.判断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6)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A改编)(√)(7)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8)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9)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H182O、18O2、C18O2(√)(10)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1.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呼吸产生的[H]和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物质吗?其成分是蛋白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1 mol葡萄糖有氧呼吸能释放2 870 kJ的能量,而1 mol 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只释放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据此分析在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能量的主要去向和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去向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考点1.影响光合速率的三大因素曲线分析Ⅱ原理:主要影响光反应阶段ATP 和[H]的产生。

Ⅱ分析P 点后的限制因素:⎩⎪⎨⎪⎧外因:温度、CO 2浓度内因: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和活性Ⅱ原理:影响暗反应阶段C 3的生成。

Ⅱ分析P 点后的限制因素:⎩⎪⎨⎪⎧外因:温度、光照强度内因:酶的数量和活性ⅡCO 2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主要影响暗反应,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 2.密闭环境中一昼夜CO 2和O 2含量的变化分析3.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分析注:用S P、S M、S N表示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闭合区间的面积(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

(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

(3)消耗有机物时间段:O g段。

(4)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

(5)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为:S P-S M-S N(用S P、S M、S N表示)。

(1)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2019·全国卷Ⅱ,T2D)(×)(2)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3)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5)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暗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6)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7)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1.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习惯上依其颜色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它们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依次是浅、中、深,这与光能的捕获有关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光照下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一定时间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

实验发现,仅仅30 s的时间,放射性代谢产物多达几十种。

缩短时间到7 s,发现放射性代谢产物减少到12种,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关键能力·课堂培优综合运用能力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知识网络][题点练通]1.(2019·哈尔滨模拟)如图为某单细胞生物中进行的代谢过程图,图中序号代表细胞代谢的不同阶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Ⅱ产生的C3可在[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成C5B.过程Ⅱ需要在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并产生O2C.图中属于放能反应的过程有ⅡⅡⅡⅡ,而过程Ⅱ属于吸能反应D.图中一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过程Ⅱ,一定在细胞器相关膜上进行的是过程Ⅱ和Ⅱ2.(2019·海口模拟)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能量转换过程。

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元素转移途径中,Ⅱ与Ⅱ、Ⅱ与Ⅱ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B.在元素转移途径中,能在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ⅡⅡⅡⅡⅡC.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ⅡD.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不能转变为光能[拓展归纳]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物质能量转化模式图(1)[H]的来源、去路过程图解(2)ATP的来源、去路过程图解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改变反应条件而引起的变化,正确的是()A.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5/C3比值减小B.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比值减小C.突然将单色光改变为白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 比值增大D.突然将白光改变为单色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5/C3比值增大4.(2019·武汉高三调研)用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到小麦的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

NaHSO3溶液的作用可能是()A.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B.促进叶绿体中A TP的合成C.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D.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信息获取能力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曲线模型构建与分析[知识网络][题点练通]1.(2019·南京模拟)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D.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2.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实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 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 Ⅱ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B.6 h时,图2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18 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D.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0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个光合作用补偿点、饱和点及其移动问题3.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4.(2019·淮南质检)如图为不同种植物在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的相对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Ⅱ在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不释放氧气B.增大CO2浓度,植物Ⅱ的光补偿点减小,饱和点增大C.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植物Ⅱ的光饱和点D.最适宜在树林下套种的是植物Ⅱ[规律方法]环境条件改变与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移动方向的关系(1)光补偿点的两种生理状态:Ⅱ整个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