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材料基础知识

硅材料基础知识

基础课件-硅材料基础知识硅材料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硅的结构、分类与来源三、硅的物理性质四、硅的化学性质五、硅的物理参数及测量六、硅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一、概述硅材料的基础知识,课程包括较多,有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化学、半导体器件工艺、半导体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较多,如半导体电子状态和能级、载流子的发布、导电性、非平衡载流子、P-N结、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表面理论、光电效应、磁电效压阻效应、异质结等。

这里只介绍半导体材料的最基本的内容。

1、材料按导电性能划分,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三类。

导体——容易导电的材料。

如各种金属、石墨等。

一般的,电阻率<0.2Ω·cm 绝缘体——很难导电的材料。

如橡胶、玻璃、背板、EVA、SiO2、Si3N4等。

一般的,电阻率>20000Ω·cm半导体——介于两者之间的材料。

如Si、Ge、GaAs、ZnO等,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注:a、金属靠电子导电,溶液靠离子导电,半导体导电靠电子或空穴导电。

b、空穴就是电子的缺少。

2、半导体材料,按组成结构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非晶半导体、有机半导体。

3、半导体器件对材料的要求:3.1禁带宽度适中(一般0.5~1.5电子伏,硅是1.08)3.2载流子迁移率高(一般1000~5000cm2/V·s)3.3纯度高3.4电阻率要求可靠、均匀(一般0.001~100000 ,硅本征2.3×105)3.5晶体的完整性二、硅的结构、分类与来源1、硅的原子理论1.1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VA 族元素,原子序数14,原子量28电子排布1S 22S 22P 63S 23P 2 ,化合价为+4价(+2价)1.2硅有三种同位素28Si :92.21%、29Si :4.70%、30Si :3.09%、1.3晶体结构:金刚石结构(正四面体),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由于外围电子全部形成共价键,结合力较强。

可画出硅的共价键结构示意图。

··2、硅的分类2.1按纯净度划分:粗硅、提纯硅、高纯硅、掺杂硅2.2按晶体结构分:单晶硅、多晶硅单晶硅:在晶体中,组成的原子按一定规则呈周期性排列。

多晶硅:由许多不同方位的单晶组成。

2.3按导电类型划分:N 性、P 型2.4按硅的形状划分:粉状、粒状、块状、棒状、片状等。

2.5按应用领域划分:太阳能级、电子级、航天级2.6按制造方法划分:原硅、拉晶硅、冶金硅等。

2.7按实际应用划分:各个厂家均不同。

3、硅的来源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单质硅,硅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在地壳中硅含量很大,氧约占地壳的1/2,硅约占1/4(25.8%),那么单质硅的来源如何?3.1制造原理:3.1.1粗硅的生产:SiO2+2C 2000℃Si+2CO (纯度约98%,最多2~3个“9”) 注:主要用于Al的生产(60%)、硅油的生产(25%)、钢铁的生产(5%)、半导体的生产(<5%)3.1.2提纯:(主要三种方法)(a) SiHCl3氢还原法:Si+3HCl 250~350℃SiHCl3+H2副反应:2Si+7HCl 250~350℃SiHCl3+SiCl4i+3H2经精馏两次,去掉杂质。

但BCl3、PCl3沸点与SiHCl3相近,所以去除较难。

SiHCl3+H2 900~1100℃Si+3HCl,一般淀积在钼或多晶硅载体上。

(b) SiCl4氢还原法:Si+2Cl2 450~500℃SiCl4SiCl4+2H21150℃Si+4HCl(c) SiH4热分解法:2Mg+Si 500~550℃(真空) Mg2SiMg2Si+4NH4Cl -30~-33℃(液氨) SiH4+2MgCl2+4NH3经提纯后,去掉杂质。

SiH4 800~850℃Si+2H2另外,还有二氯硅烷热分解法,此法有发展前途。

3.1.3 单晶的制备:3.1.3.1 直拉法:将经处理的多晶硅料装入单晶炉的石英坩埚内,在合理的热场中,于真空或某些气氛下,加热硅使之融化,用一经加工处理过的籽晶,使其与熔硅充分熔接,并以一定速度旋转提升,在此晶核的诱导下,控制特定的工艺条件和掺杂技术,使具有预期电学性能的单晶体,沿籽晶定向凝固成核长大,从熔体中被缓解提拉出来。

整个过程分引晶、细颈、放肩、等径、收尾。

按加料方式分一次加料直拉法、连续加料直拉法;连续加料直拉法又分液态加料法、固态加料法。

3.1.3.2 区熔法:将预先处理好的多晶硅棒和籽晶,一起垂直固定在区熔炉上下轴间,以高频感应的方法加热,在电磁场浮力、熔硅表面张力和重力的平衡作用下,使所产生的熔区能稳定地悬浮在硅棒中间,在真空或某些气氛下,控制特定的工艺条件和通过掺杂使熔区在硅棒上从头至尾定向移动,从此反复多次使硅棒提纯,最后沿籽晶长成具有预期电学性能的硅单晶。

按射频感应加热方式分水平区熔和悬浮区熔两种方式。

3.1.3.3 外延生长法: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使硅原子沿着经过精密加工的衬底长出预期电学性能的薄膜单晶。

3.1.4硅料制备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杜邦公司采用锌(Zn)还原SiCl4制出多晶硅,供美国的电子公司生产高频二极管,但用途未扩大。

日本曾花几年时间试图改进工艺,使多晶硅电阻率达到1000Ω•cm,但是始终未能成功。

1953年贝尔实验室将易于提纯和回收重复使用的氢气(H2)代替难于提纯的Zn还原SiCl4,在钽(Ta)丝上沉积多晶硅,P型电阻率达到1000Ω•cm。

1955年西门子公司研究成功了用H2还原SiHCl3,在硅芯发热体上沉积硅的工艺技术,并于1957年建厂进行工业规模生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西门子法。

随后,西门子工艺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减少单位多晶硅产品的原料、辅料、电能消耗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于是出现了改良西门子法。

(在西门子法工艺基础上,增加还原尾气干法回收系统、SiCl4氢化工艺,实现了闭路循环,形成当今广泛应用的改良西门子法。

该方法通过采用大型还原炉,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采用SiCl4氢化和尾气干法回收工艺,明显降低了原辅材料的消耗,所生产的多晶硅占当今世界生产总量的70~80%)。

1956年英国国际标准电气公司的标准电讯实验所研究成功了SiH4热分解制备多晶硅的方法,被称为硅烷法。

1959年日本的石冢研究所也同样成功研究出该方法。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研究歧化法制备SiH4,1980年发表最终报告,综合上述工艺并加以改进,诞生了新硅烷法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

3.2主要厂家:国外:德国瓦克、美国MEMC、日本三菱、日本新日铁、日本住友等。

国内:四川739、四川新光、洛阳中硅等。

4、硅中的杂质主要非金属杂质有O、C、P、B等,主要金属杂质有Fe、Cu等,含量一般为ppm(百万分之一)、ppb(十亿分之一)、ppt(千亿分之一)硅中没有杂质,一般是没有用途的,但对杂质含量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a、Na+会使电流下降,噪声增强,出现沟道击穿。

b、重金属使反向漏电流增加,寿命下降。

c、氧的存在,好像引入了一定量的施主,叫热施主。

严重影响少子寿命,会经常造成假寿命,因为氧与重金属结合,在热处理时,降低寿命。

另外,也影响微晶、电阻率等重要指标。

(如:电阻率可以通过工艺控制,若1300℃迅速冷却,1100℃较长时间,再450℃热处理等。

)d、P、B决定材料的导电类型。

4.1杂质的种类:按原子大小分:替位式杂质(如B、P)、间隙式杂质(如Li+)、间隙—间隙式杂质(如Cu);另外还有一种缺位式杂质。

按电离性质分:施主杂质、受主杂质。

4.2分凝效应与蒸发效应:分凝系数O——1.25、Si——1、B——0.8、P——0.35、C——0.07Mo、Fe、B难挥发,Sb、Cu易挥发,Mn、Pb、P次之。

4.3晶体硅内的缺陷:点缺陷、线缺陷(如位错)、面缺陷(如晶界)、微缺陷、体缺陷(如大的夹杂物)三、硅的物理性质1、硅的热学性质熔点1420(1417)℃,沸点2355℃;固体密度2.33g/cm3、液体密度2.5(2.45)g/cm3,具有明显的热膨胀和热传导性质。

2、硅的机械性质硬度6.5摩氏/950努氏2.1在常温下,硅是一种延展性的脆性材料,但温度高于700℃~800℃时,却具有明显的热塑性,在应力作用下,呈现塑性变形。

2.2硅的抗拉应力远远大于剪应力,在硅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弯曲和翘曲,或裂纹、破碎。

四、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十分稳定,在高温下几乎可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不溶于HCl、H2SO4、HNO3、HF、王水等,易溶于HNO3与HCl的混合物;易溶于碱。

1、Si+O2 400℃SiO22、3Si+2N2 1000℃Si3N43、Si+SiO2 1500℃2SiO4、Si+2Cl2 450℃~500℃SiCl45、Si+3HCl 250~350℃SiHCl3+H2、2Si+7HCl 250~350℃SiHCl3+SiCl4i+3H26、Si+2H2O(蒸气)加热SiO2+2H27、Si+4HNO3——Si02+2H2O +4NO28、Si+2NaOH+H2O——Na2Si03+2H29、4F*(等离子体)+ Si——SiF4(样品表面)五、硅的物理参数及测量1、描述硅材料性能的基本参数1.1高纯度1.2导电类型1.3电阻率(本征2.3×105Ω•cm)注:电阻率计算——q(μn·n+μp·p)的倒数1.4寿命:非平衡载流子的平均生存时间,其浓度随时间按指数变化衰减,这个时间一般按浓度下降到原来的1/e所经历的时间计算。

1.5杂质浓度:单位体积中的杂质原子数。

1.6晶体的完整性2、参数测量方法:2.1导电类型:(导电类型测试仪)a、冷热探笔法、冷探笔法、四探针法(低阻)——温差电效应b、单探针点接触整流法(高阻)、三探针法——整流效应2.2电阻率:(电阻率测试仪)a、接触法:四探针法、两探针法b、非接触法。

2.3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寿命:(少子寿命测试仪)a、直接法:光电导衰退法(直流光电导法、高频光电导法)b、间接法:扩散长度法、光磁法2.4氧、碳含量红外吸收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2.5金属粒子含量a、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仪)b、中子活化分析法2.6硅中杂质补偿度a、晶棒重溶法测定(区熔真空多次提纯)b、低温霍尔效应法测定六、硅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硅在铸锭、切割车间的应用1.1几个名词:(a)沸腾流化床:硅化物SiHCl3或SiH4的反应器。

另外还有管状的反应器。

(b)温度圈:以硅芯为中心的年轮状状况。

易形成疏松的夹层;晶粒大小或颜色有差异。

(c)氧化夹层:与温度圈相似,并以Si02为界限,颜色不同,“灰白色、棕黄色、深褐色”(d)裂纹、夹杂物、断面孔洞1.2我公司的硅料分类:详见《硅料命名规范》、《硅料质量鉴定标准》1.3掺杂方式:固体(纯元素或母合金)、液体(酒精浸泡或涂抹)、中照(N型)1.4注意事项:人、机、料、法、环几方面2、硅在电池车间的应用2.1 P-N结的生成:合金法、扩散法、生长法、离子注入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