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是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6、为什么说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资产,有多少资产当作判
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 识的提出、目的意义、必要性
(一)、深化认识的提出
(二)、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目 的 意义
1、用深化了的认识指导实现分配的科学化 2、用深化了的认识,弄清楚为什么不能简 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 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为什么? 历史事实: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创造
商品价值的劳动没能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是从主观上来说,资本家想全部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是从客观上来说,资本家利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剥夺了劳 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权力,从而占有了全部剩余价值。
三个社会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家利益的实现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深化对劳动理论的认识
(一)、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1、 具体劳动 2、 简单劳动
抽象劳动
复杂劳动
4、 私人劳动 5、 必要劳动
社会劳动
剩余劳动
3、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6、 活劳动 物化劳动
(二)对当今社会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深化认识
7、 一般性劳动
8、 常规劳动
科技性劳动
创新劳动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7、 一般性劳动:熟练工人的劳动、管理的劳动 科技性劳动:技术工人劳动、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
科技性劳动与一般性劳动的区别: a:从科技含量上看:二者的区别在于科技含量的多少、
高低不同,一般性劳动是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科技性 劳动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或很高的劳动。
b:从是否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来看:一般性劳动没能参 与剩余价值分配;科技性劳动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 理论的认识
2020/11/26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提出、 目的意义、必要性
二、深化对劳动理论的认识 三、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四、用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深化了的认 识发展了新理论指导实现国有企业分配的 科学化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启示之一:在当今社会,从事科技性劳动的技术
工人、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者,凭借付出的科
技性劳动,就可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分享利
润
三
点
启示之二: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者要分给与
启
其劳动科技含量、劳动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
示
启示之三:劳动者是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到企业
工作的,与物力资本的所有者地位平等,同样是企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请思考的六个问题:
1、莱钢应该不应该重奖科技人员,重奖的钱应列入生产成 本,还是应从企业利润中支付?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 3、不是股东的企业职工是不是企业主人? 4、究竟什么是剥削? 5、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什么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什么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现实来看,正逐步有越来越多 的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这样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发生了三大变 化: 1、产业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创造商品的劳动由一般性劳动向科技性劳动转变
3、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的作用更大
业的主人,应该同样参与企业管理。
结论
劳动力不是商品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6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2、生产现实中,资本的作用大,物力的作用大;人力的作用小
(1)、20世纪40年代末以前,资本主义进入大工业时期,其 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2)、劳动者付出的是科技含量较低的一般性劳动
3、雇佣工人的供应大于需求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应该不应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社会公理:任何企业组织商品生产,都必须 由两个主体进行人力、物力两个投资,所有 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是这样
3、用深化了的认识,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实现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深化认识的必要性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是 建设的理论?
既是革命的理论, 又是建设的理论
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中央党校王珏教授为代表
只是革命的理论 不是建设的理论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