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对科学技术方法的认识
学院: 机电工程
姓名: 王华阳
学号: 2220150072
日期: 2016/4/25
1
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认识
摘要:本论文通过结合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学习进行了总结,并梳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了自己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有助于将来能够更好的进行科研工作,提升工作能力。
关键词:科学技术,方法论,科研工作
正文:
科学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技。
科学是用来解决理论问题的,技术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科学,可以理解为分科而学的意思,也可以认为是将各种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细化成各种学科(如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进行研究,形成了越来越完整的知识体系。
它是人类对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的知识的总称。
技术,是指人们改变现有的事物的功能的方法,形成新事物。
技术的使用范围明确,且必须有能被其它人认识的形式和载体,如工程中输入的原材料,工艺,设备,使用的工具,图纸规范,标准,计量方法,输出的成品等。
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从自然中已经发生的事实和现象之间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起能够联系事实和现象的理论。
技术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将理论变成实际中对人类有用的产品服务等等。
科学主要是和研究新的未知领域,它的进步,尤其是重大突破是
难以预料的;技术则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也就是将科学领域内成熟的理论
转换为具体使用价值。
可以做出准确的规划。
“方法”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文,它的原意是指“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
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方法”象征着取胜之道。
现在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
的而采取的手段或行为方式。
也就是解决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方法论”在辞海
中注释为“研究治学方法之学问”。
从当前意义上讲,方法论是指以方法作为自己
的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对方法的性质、条件、作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研
究。
“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变革自然的过程中,
的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的理论体系。
本文就科研工作中的科研选题;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观察,科学思维方法,包
括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等展开讨论,并使用数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
和信息论的方法,建立假说和理论的方法等技术方法,得出科研工作的一般规划流程,理论方法。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就是运用前人已经总结出的科学理论、科学
方法和仪器设备去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或利将建提选思提实假立逻用观收出择出践科准察集维说一辑公科科科检学的
备实科加上与理学研学验理方阶验学工升历化问课假阶论法段阶事阶到史的题题说
段体段实段理相方系论统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问题,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
那么
什么是科学问题呢,所谓科学问题是指认识主体,也就是我们自己,基于一定的科
学知识的完成和积累上,在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中产生的,需要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认识和解决的矛盾和疑问。
提出科学
2
问题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个是说从怀疑中发现问题。
第二个是说我们虽然已经认识了一些问题,但还有一些内容我们还不知道不认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但是,科学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科学问题的提出通常有以下几条基本线索。
从困惑中提出问题。
我们在学习知识和实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不明白定理和公式,在试验中可能会遇到无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的实验现象发生。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出问题,将问题进行合理规划,采取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当年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重的物体要比轻的物体在空中下落的快,石头要比羽毛下落快十倍。
”但是1千年后,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也就是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是一起下落,同时落地的。
她曾在比萨斜塔上用两个形状一样的重量不同的铁球做了验证实验。
当她将一个重100N的铁球和一个重10N的铁球同时从塔顶扔下后,只见这两只铁球以相同的速度落向地面。
当两球同时落地时,楼下围观的人们全都惊呆了。
于是延续了一千年的人们感官中的重的物体要比亲的物体落得快的概念从此刻起被打破了。
从伽利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自己的对世界的感官认识作为标准,而不是对他们加以科学分析,对常见的事物总是想当然的认为它就是那样,殊不知其中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规律。
因此科学问题的提出需要我们对经验事实进行归纳分析。
“学贵善疑”怀疑精神是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开端。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和书上描述并不相同,这也是问题来源之一。
提出科学问题的途径还有许多,例如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空白区,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之中。
不同科学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
技术科学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矛盾。
应用科学和技术开发的矛盾等都可产生许多科学问题。
阅读和查找一些文献和资料,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 报告会, 论文答辩会, 经常和同行专家之间进行交流、书信往来、论文传阅等都可提出许多科学问题。
所谓科研选题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特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选择和确定还没有认识但又必须认识探索的问题。
简单说来,就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确定要研究的对象。
前者决定研究者在较长时间内科学研究的方向,后者则是在主攻方向上选定研究的内容。
科研选题的一般步骤分为: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尤其是最新的相关文献一定要大量的去阅读,并且还要实际考察到相关的科研单位合作高校去了解当前的进展。
然后提出选题,经过初步论证之后,评议确定课题。
在确定了课题之后还是要继续论证,不断反馈若有问题还要及时纠正。
科学事实,是指认识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件、现象、过程、或者关系的经验描述或判断,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包括,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以及理论事实,确证理论。
科学观察,是指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感知和描述客观的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科学实验,是指根据我们要进行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条件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设计相应的物理模型、构造出与研究对象相似的物理模型。
也可以用数学进行建模、使模型与原型具有数学相似性。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实验规划:包括确定控制变量,尽量减少不确
定性变量的干扰。
确定变量的测定方法尽量使得容易进行测量。
选择合适的试样,
在各种实验中都十分重要。
特别地注意消除实验者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尽可能进行对比实验,特别是要考虑实验应该具有可重复性。
然后进行实验设计:拟定实验的方案步骤,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然后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包括常用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系统方法,比较和类比的让发,归纳和演绎的方法,非逻辑思维方法(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
还要使用数学方法进行严格的
3
逻辑验证,推理。
经过以上分析和推导之后,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理论总结,使其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不断检验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逻辑结论三大部分。
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有多种方法,例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公理化方法等。
以上就是我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辩证法与方法论》朱少均,2006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2]《科学技术方法论基础》侯吉侠 - 兵器工业– 1989。
[3]《科学技术方法论在科研领域的实践——探讨科研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吴亚东,韩永国,《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出版, 2002(3):8-10
[4]《科学技术方法论在大学理工科教学中的应用》丁启禹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