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政治期中检测题姓名班级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互为一体、相互决定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 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体现了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所有物质现象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们能够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6、下列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观点的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心外无物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2010 年10 月31 日,上海世博会完美谢幕,各参展国场馆风格各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如: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德国馆主题:“和谐城市” ,造型亮点:悬浮于空中的建筑;俄罗斯馆主题:“新俄罗斯:城市与人”,造型亮点:形似“太阳花”。
各参展国场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矛盾具有特殊性D.矛盾具有普遍性2010-11-14 年8 月14 日,温州网讯:一提起荒漠化,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绿地慢慢消失,水源渐渐干涸,黄沙扑面而来。
但你可曾想过,在那一片深邃美丽的水面下,水域生态荒漠化也正在悄悄上演。
水域生态荒漠化的罪魁祸首缘于渔业的过度捕捞和污染,最终致使水下生物圈失去平衡。
据此回答8-9 题8、水域生态荒漠化,罪魁是污染。
目前我国近海和内陆水域污染严重,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
人们过渡捕捞,超密度养殖,也是造成水域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可见A.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只有消极的影响B.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C.人们改造自然物只能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为基础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不可能做到的9、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2009 年10 月13 日,永嘉渔民自掏腰包驾着20 多艘渔船在楠溪江中下游放流野生甲鱼、青鱼、田鱼、草鱼等18 万尾重约3 吨的鱼苗,投放河里的鱼不仅是清理河道垃圾的能手,还是时尚的“减排”标兵,通过吸收和分解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而优化空气质量。
这说明A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B 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有利于人类更好的改造世界。
D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10、“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这段话生动地说明宗教观念是A.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B.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C.人的头脑中自生的D.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11、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下列成语,能够体现这一哲理的有()A.饮水思源B.望梅止渴C.调虎离山D.狐假虎威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下列说法与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江山易改,本性难移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金无足赤,人无全人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说明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同样的规律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A.①B.①②C.①③D.①④14、恩格斯把人类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并指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转化为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
” 这是说明A.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意识可以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人可以改造客观规律以满足自身需要15、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蜜蜂酿蜜②教师讲课③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④鹦鹉学舌⑤2011.11.11,我国第27 次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⑥经济体制改革⑦修身养性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⑤D.⑤⑥⑦16、鲁滨逊流落到荒岛上一心想回陆地,于是找到了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独木舟。
他制作独木舟的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有无社会性?正确的回答是A.是实践活动,但无社会性,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人活动B.不是实践活动,它不过是人的求生本能的表现C.是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因为他制作独木舟的工具和技能都是社会赋予的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他已经远离社会,回归自然17、下列成语或典故,能够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能②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吃一堑长一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8、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19、“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就谬误。
”这说明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③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原则区别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下列观点或做法,不能反映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的是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B.左眼跳财,右眼跳灾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D.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联系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着22、下列说法,与“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23、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24、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有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④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5、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B.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转化D.矛盾双方不可分割、对立统一26、“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不同的树叶”,可见A.矛盾既普遍存在,又各有其特点B.完全相同的事物不可能存在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同点D.同类事物没有性质上的差别27、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28、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
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C.主、次矛盾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9、丽水中学和船寮高级中学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通过在两校进行新课程试点,进而在丽水市全面展开新课程改革。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B.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30.《扁鹊见蔡桓公》主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这故事给我们哲学上启示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B.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二、非选择题(3 大题,共40 分)31、请写出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6 分)32、材料一: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等,想象中的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还有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无不透露出古人对月亮怀着美好而又神密的想象。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我国嫦娥二号卫星所传回的信息无不表明月亮上并没有嫦娥,也没有桂花树,只是一片寂寞荒凉。
材料二:2010 年10 月 1 日,嫦娥二号卫星直冲云霄。
10 月6 日,嫦娥二号卫星进入椭圆环月轨道。
10 月26 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二号卫星实施降轨控制,卫星成功进入15 公里×100 公里月球虹湾成像轨道。
10 月27 日至29 日,嫦娥二号卫星为月球虹湾区拍照,图像分辨率达到1.3 米。
11 月2 日,嫦娥二号卫星返回环月100 公里×100 公里长期运行轨道。
11 月8 日,嫦娥二号卫星传回月面虹湾局部高分辨率影像图。
这是继嫦娥一号卫星各项探月任务顺利完成后,我国探月工程迈出的第二个坚实步伐。
嫦娥二号在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环月飞行轨道控制技术等六大方面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自主创新的重大进展。
我国在月球探测方面走出了一条自主探月和深空探测道路,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今天,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探月计划的圆满完成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问题:(1)请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9 分)(2)运用所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10 分)33、材料:青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