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馆阅读题答案

茶馆阅读题答案

茶馆阅读题答案【篇一:《茶馆》名著阅读题目检测】姓名班级成绩1、第一幕中,_______曾做过国会议员,现在裕泰茶馆天天念经。

2、康顺子和康大力是_______关系。

3、常四爷因为_______而坐了一年多的牢房。

4、唐铁嘴后来不抽大烟,改抽_______。

5、王利发的妻子是_______。

6、裕泰茶馆的门面房的所有者是_______,后来投身实业救国。

7、第一、第二、第三幕时间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8、烂肉面是第_______幕出现的面食9、刘麻子是_______而死的。

10、第三幕中,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了,在这些条子旁还贴着_______的新纸条。

11、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

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利发②松二爷③康顺子④崔久峰⑤吴祥子⑥刘麻子⑦宋恩子⑧唐铁嘴⑨常四爷⑩巡警⑾老林⑿老陈a、①②④⑤/⑦⑨⑾/③/⑥⑧/⑩⑿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⑾⑿c、①②③/④⑾/⑤⑦⑧⑩/⑨⑿d、①③/②/④⑾⑿/⑤⑥⑦/⑨⑩⑧12、裕泰茶馆惟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变呢?13、《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革?《茶馆》检测答案1、崔久峰2、母子3、大清国要完4、白面5、王淑芬6、秦仲义7、1898年戊戌变法袁世凯倒台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8、第一幕9、逃兵就地正法10、茶钱先付11、b12、“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

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13、 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待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茶馆》检测答案1、崔久峰2、母子3、大清国要完4、白面5、王淑芬6、秦仲义7、1898年戊戌变法袁世凯倒台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8、第一幕9、逃兵就地正法10、茶钱先付11、b12、“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

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13、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待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篇二:茶馆的练习题及其答案】txt>一、朗读课文“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到“待一会儿准关城门,就什么也买不到啦嘿”,注意把王利发的圆滑、世故的性格表现出来。

二、欣赏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

1、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

“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称茶馆的存在为“硕果仅存”,透露出怎样的社会现实?)2、“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

(这反映了茶馆的主人什么心态?)3、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它的有讽刺意味识怎样形成的?)4、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有了点精神)你看看,看看,(打开罩子)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了!(这句话反映了松二爷什么心态?)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表现了吴祥子怎样的性格?)三、联系下边这段文字,并结合课文有关情节,举例说说剧中人物是如何体现时代特征的。

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

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就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事。

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因此,人们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四、作者曾经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评。

也可以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写成短文。

参考答案一、读课文,要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透过语言理解人物,力求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老板,是贯穿全句的主要人物。

他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对于逃难的饥民,他口气强硬,没有一丝怜悯,透露出它的自私,看不起穷苦的老百姓。

对于大饼、警察、特务等,他极力讨好,巧于应付,不敢有半点得罪,愿化而富于混事经验。

对于唐铁嘴之流,他虽然从心眼里厌恶,看不起,但仍然笑脸相迎,甚至白送上一碗茶喝。

朗读时应认真体会他对不同人的不同语气。

二、剧本中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应该能够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理解其中的蕴涵的深层意义。

1、“硕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绩。

把一个在社会中微不足道的茶馆的存在说成“硕果”,是大词小用,暗示当时社会有价值的东2、帝制虽然改了,但国事却如潮水无情的涌来:军阀开战、饥民逃难、兵警横行,等等,这一切使得王利发的茶馆日益陷入窘境。

它把“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越来越大,透露出他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牵连、影响茶馆生存的心理。

3、是通过谐音双关构成的。

用“凉”谐“良”,表明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

4、松二爷是个旗人,虽然已经没有了“铁杆庄稼”,已经挨了饿,但是,一提到鸟儿,他就来了精神,有了活力。

他把鸟儿看得比自己还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鸟儿饿着;一看见鸟儿,就舍不得死。

让人听了觉得很可笑。

但是,在这可笑的后面,却使人感到辛酸:一个能写能算的人,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还要靠鸟儿来维系自己的生命。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5、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

表现了说话者无耻、无赖的流氓本性。

三、本重点不是塑造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的形象,而是力图通过某一类或某几类人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

因此,欣赏剧本时应该着重体会人物与茶馆中出场的人物很多,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各自按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在说话、在活动,但这些话、这些活动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明是在抱怨“改良”、抱怨王利发,实际上是社会使然,因为“改良”本身就暗示着社会对茶馆生存的巨大影响。

又如报童来卖报,王利发问:“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这一问,正折射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而作为茶馆掌柜的王利发是多么的盼望社会太平,自己能安安稳稳的赚钱发家呀!再如唐铁嘴改抽“白面儿”的一席话,恰好透露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侵害。

因此,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篇三: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茶馆(节选)练习语文版】>1.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生于北京,满族人。

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之一,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2.写作背景《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它以北京一个大茶馆为背景,通过七十多个人物和一系列的小故事展观了五十年的变迁。

3.主题解说该剧通过描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象,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近五十年的社会风貌,以及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从而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4.难点攻克《茶馆(节选)》中特殊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提示: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

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则遵循着各自的道德准则行事。

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了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如“鸽子事件”“太监娶妻”“常四爷一句闲谈被抓”等,虽荒诞不经,却反映出戊戌变法失败后,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及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5.攻克难点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提示: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哲学;他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

像他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第三幕)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

剧本通过这个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旧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汉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兵荒马乱珍馐美味瞌头作揖云消雾散b.天灾人祸废尽心机莫谈国事垂头丧气c.横眉立目惹事生非荒诞无稽不容分说d.满面春风穿着讲究另眼相看理直气壮3. (随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

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4.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

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利发②松二爷③康顺子④崔久峰⑤吴祥子⑥刘麻子⑦宋思子⑧唐铁嘴⑨常四爷⑩巡警老林、老陈a.①②④⑤/⑦⑨/③/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c.①②③/④⑥/⑤⑦⑧⑩/⑨d.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⑩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只是一个剂,一个催化剂。

(反复)b.不,我马上要赶到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

(夸张)c.先生之言差矣。

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

”(引用)d.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反问)6.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示矛盾冲突,秦仲义和庞太监两人表面热热乎乎,实际上都是语藏锋机,话里有话。

试结合剧本背景,揣摩下面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秦仲义: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庞太监: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1)秦仲义潜台词:(2)庞太监潜台词:7.阅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

从1958年3月29日至今,北京人艺话剧院近52岁的剧目《茶馆》已迎来了600场演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