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⒌激素变化 促进生长的植物激素如IAA、CTK、GA等含
量减少,而诱导衰老的植物激素ABA和Eth含量升高。 ⒍细胞结构的变化 膜结构破坏,膜选择透性丧失,细 胞由于自溶而解体。
图 10.12 蚕豆衰老叶片中生理生化变化 (引自李合生,200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CO2计
三、影响衰老的外界条件 1、光:光能延缓叶片的衰老。
原因:果实中产生乙烯的结果。乙烯可增加果 皮细胞的透性,加强内部氧化过程,促进果实的呼 吸作用,加速果实成熟。
(4)后熟作用 呼吸骤变期间果实内部的变化是果实 的后熟作用。呼吸骤变的出现,标志着果 实成熟达到了可食的程度。 (5)实践意义:人工加速或延缓呼吸骤变,
加速或延缓成熟。
催熟:乙烯(烟熏、乙烯利) 保青:控制气体,提高CO2浓度
光强度对叶片脱落的影响
三、脱落的解剖学和生理基础 (1)离层与脱落 离区:指分布在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一 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形成的几层细胞。 离层:脱落的过程是水解离区的细胞壁和中 胶层,使细胞分离,成为离层。 促使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和沉积,保护分离的 断面,形成保护层。 离层细胞分离后,叶柄只靠维管束与枝条连 接,在重力或风的压力下,维管束易折断。 在脱落发生之前, 激素 信号 酶合成 呼吸加强
第二节果实的发育和成熟生理
一、果实的生长
1、单S曲线:如苹果、番茄、菠萝等肉质果 实。 2、双S曲线:一些核果如桃、杏及一些非核 果如葡萄等在生长中期有一段缓慢生长时 期,使其生长呈双S型曲线。此生长缓慢 期正是果肉暂停生长,而内果皮木质化、 果核变硬和胚迅速生长的时期,主要进行 中果皮细胞的膨大和营养物质的大量积累, 而珠心和珠被的生长停止。
(1)光延缓叶片衰老:光合产生ATP,降低Pr、RNA分 解,阻止叶绿素分解。 (2)光质:红光最有效,远红光消除这种作用,蓝光也 能显著抑制衰老。
2、温度:低温和高温都会加快叶片衰老。 3、水分:干旱促使叶片衰老,加速蛋白质降 解和提高呼吸速率,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 光合磷酸化受抑制,光合速率下降。 4、营养:营养缺乏导致叶片衰老。
N素:非Pr态N→蛋白态N
脂肪:糖类→脂肪
(1)先形成大量游离脂肪酸,而后合成复杂的油脂。 (2)先形成饱和脂肪酸,再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
种 子 分 类
淀粉种子: 富含淀粉,仅含少量蛋白质和脂肪。
油质种子: 富含脂肪、蛋白质,糖类很少。
豆类种子: 淀粉、蛋白质含量大,脂肪很少。
二、种子成熟时的其他生理变化
三、延存器官休眠的打破和延长 1、打破:赤霉素处理 2、延长:0.4%的萘乙酸甲酯
第四节植物的衰老生理
一、衰老 Senescence: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命 功能逐渐衰退恶化、最后自然死亡的过程。 图10.11离体 燕麦胚芽鞘在 诱导衰老(暗 中, 25℃ ) 过程中叶绿素、 氨基酸和蛋白 质的变化
大 豆 摘 花 实 验
2、植物激素调控理论 植物营养生长时,根系合成的细胞分裂素运 到叶片,促使蛋白质合成,推迟植株衰老。 而植株开花、结实时 ⑴ 根系合成的CTK数量减少,叶片得不到足够的 CTK; ⑵ 花和果实内CTK含量增大,成为植株代谢旺盛 的生长中心,促使叶片的养料运向果实,这就 是叶片缺乏CTK导致衰老的原因。 另一种解释是花或种子中形成促进衰老的激 素(脱落酸和乙烯),运到植株营养体所致。
呼吸作用:
积累物质旺盛进行时,呼吸作用也旺盛进行,种子成熟 时,呼吸作用减弱。
内源激素:
玉米素(CK) → GA → IAA → ABA
(参与细胞分裂) (调节有机物运输和积累) (参与种子休眠)
水分:
随种子成熟过程进行,种子含水量逐渐下降,而干物 质重量逐渐增加。
三、影响种子成熟和化学成份的外界因素 1、干旱 干旱降低产量,增加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小麦) 杭州 济南 北京 黑龙江 蛋白质含量(%)11.7 12.9 16.1 19.0 2、温度 油料作物种子,成熟期的低温和适当昼夜温差利于油脂 的积累。同时,低温利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 3、光照:光合作用产物 有机物 4、矿质元素 N:促进蛋白质形成;P:促进脂肪形成; K:促进淀粉积累,也促进脂肪形成。
二、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⒈蛋白质的变化 蛋白质分解超过合成,游离氨基酸积累。
核糖核酸酶、蛋白酶、酯酶、纤维素酶的含量或活性增 加。
⒉核酸的变化 RNA总量下降,尤其是rRNA的减少最为
明显。DNA含量也下降,但下降速率较RNA小。 ⒊光合色素丧失 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叶绿素a/b比值 减小,最后导致光合能力丧失。 ⒋呼吸作用异常 呼吸速率先下降、后上升,又迅速下降, 但降低速率比光合速率降低的慢。
(2)与脱落有关的酶 纤维素酶:定位在离层,乙烯和脱落酸促进该酶 活性 。 果胶酶:果胶是中胶层的主要成分。乙烯促进果 胶酶活性。
(3)离层形成与生长素的关系
(3)离层形成与生长素的关系 生长素梯度学说: 决定脱落的不是生长素绝对含量,而是相对 浓度,即离层两侧生长素浓度梯度起着调节脱落 的作用。当远基端浓度高于近基端时,器官不脱 落;当两端浓度差异小或不存在时,器官脱落; 当远基端浓度低于近基端时,加速脱落。
第十二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
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种子和延存器官的休眠
植物的衰老 植物的脱落
第一节 种子和果实的成熟
一、主要有机物的变化
糖类:单糖转化为不溶性多糖(淀粉、纤维素)
(1)PH:胚乳中PH为6-7时,利于淀粉的合成。 (2)温度:26-46℃为最适温度。 (3)磷酸:Pi过多或不足都影响淀粉合成。
离层细胞活动受多种激素影响 ⒈脱落酸:叶片接近脱落时,脱落酸含量最高。 脱落酸促进脱落的原因: 1)脱落酸能促进分解细胞壁的酶的分泌 2)能抑制叶柄内生长素的传导 短日照有利于脱落酸的合成,所以短日照是叶 片脱落的环境信号。 ⒉乙烯:乙烯释放量增多,会促进脱落。 乙烯促进脱落的原因: 1)诱导离层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合成,增加膜透性。 2)促使生长素钝化和抑制生长素向离层输导。
(引自Martin 和 Thimann,1972 )
开花植物的衰老方式:
一生中多次开花结实,部分器官衰老,另外一些器官可多年生存, 如一些多年生木本植物。 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开花后整株植物全面衰老死亡,称单稔植物。 小麦、玉米、竹子等,
植株整体衰老
地上部分衰老
叶的同步衰老
叶的渐进衰老
衰老的意义: 衰老是生物生长发育必须经历的正常的生理过程, 不应把衰老单纯地看成消极的导致死亡的过程。从生 物学意义上说,没有衰老就没有新的生命的开始。如 多年生植物秋天叶子衰老脱落之前,把大量营养物质 运送到茎、芽、根中,以供再分配和再利用;花的衰 老使刚刚授粉而产生的受精卵能正常发育;果实与种 子成熟后的衰老与脱落,有利于借助其他媒介传播种 子,便于种的生存,对物种的繁衍和人类的生产是有 益的。 适应能力降低,引起营养体生长不良,造成过早衰 老,籽粒不饱满,使粮食减产,这是不利的,因此在 生产实践中应予以克服和提高植物的抗衰老能力。
(二)种子未完成后熟
后熟(after ripening): 有些种子的胚已发育完 全,但仍不能萌发,它们一定要经过一定时 间的休眠,在胚内部发生某些生理生化变化。 这些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 称为后熟。 如苹果、桃、梨、樱桃等蔷薇科植物和松柏 类种子。 处理方式:层积处理(stratification)
四、调控器官的衰老与脱落 ⒈调控衰老的措施 ⑴应用基因工程 ⑵使用生长物质: CTK、低浓度IAA、GA、PA可延缓 衰老;ABA、Eth、JA高浓度IAA促进衰老。 PP333和B9可促进花芽分化;GA、IAA 可防止落花、落果。
图 10.7 苹果生长的S形曲线和樱桃生长的双S形曲线 (引自潘瑞炽,2001)
单性结实:指不经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 种子的果实。 (1)天然的单性结实:基因突变 (2)刺激单性结实:人工刺激 IAA→茄子、番茄、草莓 GA→葡萄
二、呼吸骤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 (1)定义 当果实成熟到一成 熟期。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呼吸骤变。 (2)骤变型果实与非骤变型果实 骤变型果实:苹果、香蕉、梨、桃、番木瓜、芒果等 非骤变型果实:橙、凤梨、葡萄、草莓、柠檬等。 区别: a: 前者含有复杂的贮藏物质,在摘果后达到完全可食 状态前,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呼吸加强。 b: 骤变型果实成熟比较迅速
四、植物衰老的原因 1、营养亏却理论 生殖器官是一个很大的“库”.垄断了植株营 养的分配,聚集了营养器官的养料,引起植物营养体 的衰老. 例证:大豆摘花 但此理论不能解释下列问题: ⑴ 即使供给已开花结实植株充分养料,也无法 使植株免于衰老. ⑵ 雌雄异株的大麻和菠菜,在雄株开雄花后,不 能结实,谈不上积累营养体养分,但雄株仍然衰老死 亡.
四、果实成熟时蛋白质和激素的变化
(1)RNA、蛋白质含量上升 (2)激素变化 开花与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含量增高。 苹果果实成熟时:乙烯含量达到高峰。 葡萄、柑橘成熟时:脱落酸含量最高。
第二节 种子和延存器官的休眠 植物的休眠(dormancy)是指植物生长极为缓慢 或暂时停顿的一种现象。休眠是植物抵抗和适应 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强迫性休眠(force dormancy):由于环境条件 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 生理性休眠(physiological dormancy)因为植物 本身的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生理性休眠或真正休 眠。 植物的休眠器官:种子(如一、二年生的植物); 芽(多年生落叶树木);根系、块根、块茎(多 年生草本植物)。
(四)抑制物质的存在
在果实(如梨、苹果、蕃茄、甜瓜的果 肉)、种子(如苍耳、甘蓝的种皮、茑 尾的胚乳、菜豆的子叶)中含有抑制萌 发的物质。 处理方式:用水冲净种子,冲去抑制物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