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_多项式乘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多项式乘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学校:
授课人:
“一师一课”评选活动学情分析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不仅使他们学会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体会思维的多向性,而且还使他们感受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必要性,体会成功的喜悦。

(2)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知识关联区:学生小学里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且上节课学习了单项式相乘,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上课导入时提出的两个问题并不感到陌生,通过老师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自然地把新问题转化为自己又掌握的问题,体会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这种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

“一师一课”评选活动效果分析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因此,我采用了实例导入—观察实验—合作探究,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恰当地引导学生探索证明同一命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进行比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新理念。

通过问题引领,使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数学活动经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一师一课”评选活动教材分析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教学内容的地位】
《多项式乘多项式》是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讲述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导出及运用,是单项式相乘、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等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也是本章的重点内
容之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建立过程
难点: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正确运用
“一师一课”评选活动评测练习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A 、
B 、
C 、
D 、
“一师一课”评选活课后反思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的春节前后自己体重的变化入手,有单项乘多项式自然地过渡到多项式乘多项式,合情推理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推理论证,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在课堂上,我注重以问题为载体,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感悟方
法、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练习题的设计起点低、范围广、有梯度,
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

树立大数学观,把课堂探究活动延
伸到课外,在新旧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长远
的发展奠基。

1、(2016四川眉山)计算的结果(
)()()2a b a b --222a b +2223a ab b -+223a ab b --223a ab b
--2、(2016江苏连云港)已知m+n=2,mn=-2,则()()11m n --=3、(2016甘肃)化简:()()()222m
n m n m n m -+++-4、(2016浙江宁波)解方程:
()()()()2
234326
x x x x x +---+=+
这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定理探究课,由于课堂上在定理探究部分用时稍长,所以后面的练习题处理的有些仓促,对学生的评价还不是太到位。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才促使我们的教学逐渐走向成熟。

“一师一课”评选活动课标分析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多项式乘多项式”是这样要求的:探索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明确算理,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乘法以及整式的加、减、乘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本节课的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多项式相乘法则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会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两个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过程,体现“做中学”,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初步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操作、交流、探究、表述、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严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操作、交流、探究、表述、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严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