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项式教学设计

多项式教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2课时教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设计者
设计理念
重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整体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新的知识需要较长的理解过程,再加上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这一特点,容易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混淆,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同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知识分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重点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分析具体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且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

能熟练地求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不含去括号、去分
母)。

过程与方

经历和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
学习兴趣。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会如何移项。

教学方法以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为主,采用师生互动、主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应运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法指导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本课的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习。


资借助PPT软件展示引例及变式训练题组,增大课堂容量,吸引学生眼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评坚持“及时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定量化评价与定性化评价相统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概括引领、激励测进式点评有机结合,力求在评价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引导、讨论教学法.
教学流程设计及时间划分
序号活动名称内容目的时间
活动1 复习旧知
挑战新知
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
好铺垫。

7分钟
活动2 问题诱导
探究新知在思考的基础上做好新知识的
学习,训练学生更强的自学能
力。

20分钟
活动3 变式训练
巩固新知通过变式练习,巩固如何应用
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11分钟
活动4 归纳小结
强化新知
反思,自我评价、总结5分钟
活动5 推荐作业
深化新知
分层要求,异步达标2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及
媒体应用分

问题1.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列
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设未知数;
2.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列方程的关键:找出等量关系。

[教师活动]
1、出示问题1、
2,引导学生结
合问题1、2,解
决回顾所学的
知识。

[师生互动]学
生先回忆,然后
[设计意图]
1.在比较中
产生新的知
识,也是我们
学习新知识
一个非常有
用的方法。

2.培养学生
观察、比较、
问题2.解方程:x-3x=6. 找有代表性的
学生回答列方
程解决实际问
题的有关概念,
教师不失时机
地肯定每一位
学生的表现。

归纳的能力,
同时又锻炼
他们的口头
表达能力。

[活动2] 探究思考内化新知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
多少人?
分析: 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每人分3本,共分出__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___________本.
每人分4本,需要_____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___________本.
得出一元一次方程: 3x+20=4x-25
问题7:如何解上面的一元一次方程?它和前一节课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活动3]新知探究:
1、解一元一次方程:
x – 7 = 5
解: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都加7,得
x-7+7=5+7
x=5+7
x=12
检验:方程的两边都代入x=12,得左边=12–7=5, 右边=5,左边=右边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由此归纳总结出移项的概念: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的作用:把同类项移到等式的某一边,以进行合并. [教师活动]
1、出示自学提
纲,组织学生自
学,进行行间巡
视,关注学困生
2、检查自学情
况,结合学生回
答,在纠错的基
础上。

板书多
项式、整式有关
概念,强调:(1)
多项式的项是
应包括该项的
符号,(2)多
项式的次数为
最高次项的次
数;(3)常数
项是多项式中
特殊项,确定多
项式项数时不
要漏掉。

通过即
兴练习加以巩
固(详见PPT)
[学生活动]
1、按要求自学
教科书内容,独
立解决相关问

2、口答相关问

3、配合自学检
查,关注同伴自
学效果,适时参
与评价。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使
学生透彻理
解多项式的
有关概念,培
养他们应用
新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媒体应用]
课件出示4
个问题,为学
生解答问题
提供时间保
证。

1、出示问题,
引导分析:外圆
的面积减去内
圆的面积就是
圆环的面积。

2、
住宅的面积等
于各个长方形
的面积之和。


合学生回答情
况板书解题过
程,强调:求多
项式值的一般
步骤:1)代入;
2)计算。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题
组,[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

并结合学生回
答,相应呈现答

[师生互动]师
生交流,鼓励有
不同意见的同
学大胆说出自
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
及时巩固所
学知识。

[媒体应用]
呈现问题及
答案,验证学
生解答过程,
提高练习的
时效性。

[活动五]布置作业,深化新知:
1.习题
2.1的2、3题
2.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选择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屏幕
3.2.2 多项式
移项: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的作用:把同类项移到等式的某一边,以进行合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