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第八章财产清查

8第八章财产清查

1.成立财产清查小组; 2.组织清查人员学习相关规定。掌握 有关业务知识;
3.确定清查对象、范围、明确清查任 务;
4.制定清查方案; 5.清查时本着先清查数量、核对有关 账簿记录等,后认定质量的原则进行;
6.填制盘存清单; 7.根据盘存清单填制实物、往来账项 清查结果报告表。
五、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 全面清查的适用范围:(多选) (1)年终决算前,为确保年终决算会计 资料真实、正确,需进行全面清查。 (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前以及企业实行股份 制改造前。 (3)开展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活 动。 (4)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 2.局部清查。 清查对象:(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1)库存现金,出纳人员应于每日业务 终了时清点核对。 (2)银行存款,出纳人员每月至少应同 银行核对一次。 (3)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年 内应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对各种贵重物 资,每月应盘点一次。 (4)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应同对方核对 一至两次。
企业财产物资的数量要靠盘存来确定, 常用的盘存方法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 制两种。
(一)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是对 各项财产物资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增加数, 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根据实地盘存的结存 数来倒推当月财产物资的减少数,再据以 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方法。即:
本期发出数量=账面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账 面增加合计数量—期末盘点实际结存数量
实地盘存制的实例
【例】中兴公司对甲材料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收入、 发出和结存核算。
甲材料月初结存1 000千克,计3000元; 本月5日购进入库1500千克,实际成本4500元; 本月10日购进入库500千克,实际成本1500元; 本月8日生产领用1200千克,计3600元; 本月15日生产领用1000千克,计3000元; 月末实地盘点甲材料实存700千克,计2100元。
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如:单位合并是全面清查,自然灾害
损失是局部清查。
• [例](多选)下列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 的情况是( )。
A.年终决算之前
B.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C.进行全面资产评估时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例] (多选)局部清查的范围是( )。
A.银行存款 B.固定资产
C.现金
D.贵重物品
第 八 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 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 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 专门方法。
造成账存数与实存数不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 ①在财产物资收发时,由于计量和检验不准确而 ②收、发财产物资过程中,发生错收、错付或在
• (二)永续盘存制
• 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是对各 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或减少,都必须根据会 计凭证逐笔或逐日在有关账簿中进行连续 登记,并随时结算出该项物资的结存数的 一种方法。即:
• 账面期末数量=账面期初结存数量+本期 账面增加合计数量—本期账面发出数量
永续盘存制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
平时既登记增 加又登记减少
平时只登记增 加不登记减少
本期减少数=期初结存数+本期 增加数-期末结存数
采用实地盘存制,核算工作比较 简单。其缺点是:无法结算出日常的 账面余额,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日常 财产物资的账面结存额和财产物资的 溢缺情况,且手续不严密,不利于管 理。
该制度一般适用于一些价值低、 品种杂、进出频繁的商品或材料物资。
期末账面数量=期初数量+本 期增加数量-本期减少数量
采用永续盘存制,可随时反映出财产物资的
收入、发出和结余情况,从数量和金额上进行 双重控制,加强了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在实际 工作中广泛应用该方法。其缺点是:在财产品 种复杂、繁多的企业,其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 较大。
A.库存现金 B.银行存款
C.应收账款 D.贵重物品 [例] (判断)定期清查,可以是全 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三、财产清查的意义
1、可以确保账实相符,保证会计核算 资料的真实和完整
2、可以加强物资管理,保护财产物资 的安全与完整
3、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挖掘财产物资 潜力
四、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凭证、账簿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错计。 ④因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财产物资损
⑥不法分子贪污盗窃、营私舞弊造成的财产损失。 ⑦结账日账单未达或拒付等原因导致企业与其他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财产清查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清查和 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 清查对象: (1)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 他货币资金等。 (2)财产物资,包括在本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 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 品、未完工程等;属于本单位但在途中的各种在 途物资;委托其他单位加工、保管的材料物资; 存放在本单位的代销商品、材料物资等。 (3)债权债务,包括各项应收款项、应付和应 交款项以及银行借款等。
• [例] (多选)进行局部财产清查时,正 确的做法是( )。 A.现金每月清点一次
B.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
C.贵重物品每月至少盘点一次 D.债权债务每年至少核对一、二次
• [例] (判断)不定期清查,可以是 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例] (多选)应每日清点一次的财 产是( )。
• (二)按财产清查的时间不同:(清查时间是 否有计划) 1.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指根据事先计划或管理制度规定 的时间安排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2.不定期清查。(多选) 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没有安排计划,而是根 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1)更换财产物资、库存现金保管人员。
(2)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
(3)有关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对本单位 进行会计检查。
(4)进行临时性清产核资。
注释:
全面清查,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 期。 局部清查,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局部。
比较: 1.定期清查的对象:可以是全面清查,
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如:年终决算是全面清查、库存现金
清查是局部清查。 2.不定期清查的对象:可以是全面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