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杭州二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命题、校对、审核:朱文博、钱桂芬、张永久 2014.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Ar -40 K-39 Ca-40 Ag-108 Ba-137 Ce-1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2.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如右:其中,⑴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⑵为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⑶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⑷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⑸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

下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A .⑴⑵⑶⑷⑸B .⑴⑶⑵⑸⑷C .⑴⑸⑶⑵⑷D .⑴⑶⑸⑷⑵ 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甲烷的质量与甲烷的摩尔质量相等B .28 g 氮气与40 g 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都是N A 个C .2.3 g 钠由原子变成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D .18 g 重水(D 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4.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

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

(注: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 4+>Fe 3+>I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 + 4HI CeI 4 + 2H 2↑B .用Ce(SO 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 4+ + 2Fe 2+ == Ce 3+ + 2Fe 3+C .金属Ce 保存时,应该隔绝空气和水D .铈的四种核素136 58Ce 、138 58Ce 、140 58Ce 、142 58Ce ,它们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不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碘酒、盐酸、牛奶、水银 ②化合物:CaCl 2、烧碱、硫酸铜晶体、HD ③电解质:明矾、醋酸、硫酸钡 ④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浓硫酸⑤同位素:126C 、136C 、146C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⑤D .②④⑤6.下列有关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肯定不同B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1C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D .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容易被压缩⑴ ⑵ ⑶ ⑷ ⑸7.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摩尔质量关系为:2M (甲)=M (乙)+M (丙) C.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8.右图示意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点燃后,为维持燃烧继续,正确的操作是()A.铁丝应始终置于集气瓶瓶口位置B.迅速将铁丝插入集气瓶接近瓶底位置C.将铁丝从瓶口位置慢慢伸向瓶底位置D.铁丝应不断上下移动9.“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

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C.整个过程中,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D.“反应分离”环节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0.下列区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B.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nm的是Fe(OH)3胶体C.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Fe(OH)3胶体D.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11.对于中学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1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2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蓝(Cl2)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D.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D.除去氯气中含有的氯化氢气体: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干燥14.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

在含0.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 溶液。

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IO3-=3SO42-+I-+3H+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12molC.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加入的KIO3为0.18molD.b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KI或NaI,b~c间的还原产物是I215.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Na+、K+、Cu2+等离子B.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等C.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D.用pH计来测量溶液的酸碱性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题有1个选项正确)16.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如图装置进行蒸馏实验B.用如图装置吸收氯化氢气体C.用酒精提取溴水中溴D.用如图装置灼烧小苏打制取少量苏打17.C 和CuO 在高温下反应可能生成Cu 、Cu 2O 、CO 2、CO 。

现将1 g 碳粉跟8 g CuO 混合, 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NaOH 溶液中,并收集残 余的气体,测得溶液增加的质量为1.1 g ,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 mL 。

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固体混合物时,有0.6 g 碳参加了反应B .试管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共转移电子0.15 molC .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7.2 gD .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1 mol18.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Cl -、Mg 2+、Ba 2+、CO 32-、SO 42-,现取三份各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 沉淀质量为2.33g 。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无法确定K +是否存在B .100mL 溶液中含0.01mol CO 32-C .Ba 2+一定不存在,Mg 2+可能存在D .Cl -可能存在19.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g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 A +m (A -N +m)mol B .a A (A -N)molC .a A +m (A -N)molD .a A (A -N +m)mol20.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 、KC1O 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 (KOH)=a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71amol B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1/2C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21a mol D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21a mol≤n e ≤65a mol 三、填空题(共47分)21.(8分)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熔融氯化钠 ②浓硫酸 ③Cu ④蔗糖 ⑤CH 3COOH⑥NaHCO 3 ⑦酒精 ⑧液溴,填空回答:(填序号)(1)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⑤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⑤ ;⑥ 。

22.(4分)已知KClO3+NH4NO2→KCl+NH4NO3(1)指出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被氧化的元素是。

(2)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3.(13分)已知元素X、Y、Z质子数都小于18,并且质子数X+Y=Z。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Z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电子数的三倍,则(1)X是,Z是。

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3)与X、Z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A和B,A中原子个数比为1:2,则A的摩尔质量是,B中两原子个数比为1:1,实验室常用B制备少量的氧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达。

试写出有A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名称..。

24.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1)Ⅰ图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Ⅱ图中褪色的是(填“a”或“b”),Ⅱ图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铜丝换成铁丝,做Ⅲ实验,结果也能点燃,你认为铁丝也能点燃的理由是(填选项字母)。

A.Fe与Cu都是金属元素B.Fe的熔点比Cu高C.Fe的密度比Cu小D.Fe的金属性比Cu强(4)实验室也可用氯酸钾与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