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库及答案

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库及答案

《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库及答案二、填空 ( 每空1分 )1、障景可以运用不同的题材来完成,如运用植物题材的树丛叫树障。

2、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

3、近景又称前景,常为突出主景而配置的。

4、在园林设计平面图上,经常用黑点表示种植的位置及树木主干,用一个圆圈表示树冠的形状和大小,这是树木的平面画法。

5、在园林设计平面图上,经常用“黑点”表示种植的位置及树木的主干,用圆圈表示树冠的形状和大小,这是树木的平面画法。

6、树木的平面画法中,针叶树的树冠投影边缘用针刺状波纹表示。

7、树木的平面画法中,阔叶树的树冠投影边缘一般用圆弧状波纹表示。

8、常用的制图工具都有丁字尺、三角板、圆规。

( 任选三样列举)9、观赏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一般约为景物高度的 3.3 倍。

10、对比的手法可分为形象对比、色彩对比、方向对比、体量对比、空间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质感对比。

10、借景的形式可分为七种,请任意列举三种近借、远借、邻借、。

11、框景、夹景、漏景和添景都属于前景处理手法手法。

12、乔灌木的规则式配置分为对植、行列栽植(列植)和中心植。

13、乔灌木的自然式配置包括孤植、自然式对植、丛植、(任选三样列举)14、绿篱的类型按高度可分为绿墙、高绿篱、中绿篱、矮绿篱。

15、雪松对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在春季长新梢时,如果受到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气体的危害,会出现针叶发黄、变枯的现象。

16、景是用来游览观赏的,游览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景的观赏可分为静态观赏和动态观赏。

17、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基础分别是水分、温度、光照和土壤。

18、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乔灌木的种植设计,它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材料。

19、乔灌木的自然式对植设计中,一般来说,体型小的树与构图中轴线的垂直距离应该较远 ( 填写较近或较远)。

20、乔灌木的自然式对植设计中,一般来说,体型大的树与构图中轴线的垂直距离应该较近 ( 填写较近或较远)。

2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乔灌木列植的基本形式可分为等行等距和等行不等距。

22、乔灌木丛植的树丛类型可分为单纯树丛和混交树丛两类。

23、花坛的体量大小应与花坛设置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 1/3 ,不小于 1/5 。

24、在园林中运用水生植物,根据其习性不同可分为沼生植物、浮叶水生植物、漂浮植物。

25、街道景观绿化设计中,行道树的株距一般采用 5 米为宜。

26、乔灌木可以采用规则式的对植,一般常用的对植地点有建筑前、公园及广场入口两侧、道路两旁。

27、乔灌木种植设计时,如采用孤植的种植形式,请任意列举三个适宜孤植的地点大草坪、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

28、我国现有道路多采用一板、二板、三板等形式,相应的道路绿带类型可分为一板二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

29、一板二带式的绿带类型是指车行道两旁设置两条绿带。

30、两板三带式的绿带类型是指上下行车道之间和外侧设三条绿带,中间的绿带叫中央分车带。

31、三板四带式的绿带类型是指在快车道和慢车道之间各设一条绿带,慢车道与人行道之间也各设一条绿带。

32、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种植乔木。

33、盛花花坛的植物以观花草本为主。

34、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和叶兼美的植物组成。

35、立体交叉的绿化在顺行交叉处,要留出一定视距,不宜种植乔木,可植低于司机视线的灌木、绿篱、草坪、花卉。

36、花坛的类型依花材不同可分为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

37、花坛的类型依空间位置不同可分为平面花坛、斜面花坛、立体花坛。

38、盛花花坛常用的配色方法有对比色应用和近似色应用。

39、花坛的类型依空间位置不同可分为立体花坛、平面、斜面花坛。

40、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群体的色彩美。

41、模纹花坛的色彩设计以图案纹样为依据,用植物色彩突出纹样。

42、步行街的绿化布置应多种植乔木作庇荫用。

43、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乡土树种。

44、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四个方面。

45、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要考虑充分发挥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46、乔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为群植47、林植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通常有单纯林,混交林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 ( 每题2分 )1、园林景观中用于造景的植物有一定的体量大小要求,进行孤植的成龄树的树冠冠径一般为( C )A 10—15米B 15—18米C 8—10米D 5—8米2、园林景观中用于造景的植物有一定的体量大小要求,高大乔木的树冠冠径一般为 ( B )A 5—8米B 5—10米C 6—9米D 10—12米3、园林景观中用于造景的植物有一定的体量大小要求,中小乔木的树冠冠径一般为 ( A )A 5—8米B 5—10米C 6—9米D 3—7 米4、园林景观中用于造景的植物有一定的体量大小要求,常绿乔木的树冠冠径一般为( A )A 5—8米B 4—8 米C 6—9米D 3—7 米5、园林景观中用于造景的植物有一定的体量大小要求,花灌木的树冠冠径一般为( B )A 5—10 米B 4—8 米C 1—3 米D 3—7 米6、园林景观中单行绿篱的宽度一般为( D )A 1—2 米B 1—1.5米C 1—3 米D 0.5—1 米7、园林景观中双行绿篱的宽度一般为( B )A 1—2 米B 1—1.5米C 1—3 米D 0.5—1 米8、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种植( A )A 乔木B 灌木C 花卉D 绿篱9、行道树绿带设计中,一般种植乔木的分车带宽度应不小于( D )A 2米B 3米C 1.5米D 4米10、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带应进行适当分段,一般以( C )为宜。

A 40—50 米B 50—60 米C 75—100 米D 100—200米11、图案花坛的面积不宜过大,短轴一般不能超过( D )A 16 米B 12 米C 6 米D 9米12、盛花花坛的植物以( D )为主。

A 小灌木B 小乔木C 观叶植物D 观花植物13、盛花花坛中的花卉应选择矮性品种,适宜的植株高度应为( A )A 20—40厘米B 10—20厘米C 10—40厘米D 20—50厘米14、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 A )A 花卉群体的色彩美B 花卉的形态美 C花卉的图案纹样 D 花卉的季相景观15、盛花花坛的配色不宜过多,一般的花坛配色应为( D )A 3—4 种B 2—3种C 1—2种D 4—5种16、模纹花坛选择植物的重要依据是( A )A 植物的高度和形状B 植物的色彩 C植物的形状D 植物的季相景观17、模纹花坛的色彩设计以( A )为依据。

A 图案纹样B 色彩 C形状 D 植物的季相景观18、造型式立体花坛的高度应与花坛的面积呈比例,一般高度为花坛直径的( D )A 1/3—1/2B 1/6—1/4 C1/4—1/3 D 1/5—1/419、土质较好、排水力强的土壤,设置于绿篱、树墙前及草坪边缘的花境宜用( A )A 平床B 高床C 前高后低的植床D 任意的植床都行20、下列景物都可作为花境的背景,请选出其中效果最好的( C )A 花墙B 栅栏C 绿篱D 假山21、观赏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一般约为景物高度的( A )A 3.3 倍B 3 倍C 4 倍D 5 倍22、观赏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一般约为景物高度的( B )A 3.3 倍B 3 倍C 4 倍D 5 倍23、使人有平静、安宁、深远感觉的观赏方式是( A )A 平视B 仰视C 俯视D 以上都有24、植物的( D )是表现季相的主要因素。

A 花期B 花色C 形态D 花期和花色25、规则式园林的园内花卉布置是( A )为主。

A 模纹花坛B 盛花花坛 C花境 D 模纹花坛和花境26、自然式园林的花卉布置以( C )为主。

A 模纹花坛B 盛花花坛C 花丛和花群D 模纹花坛和花境27、近景又称( B ),是近视范围较小的单独风景,常为突出主景而配置的。

A 中景B 前景C 全景D 背景28、一般情况下,( A )常为主景,是目视所及范围的景致。

A 中景B 前景C 全景D 背景29、下列属于分景艺术手法的是( B )A 对景B 障景C 框景D 夹景30、把景点设置在道路的顶端或广场中轴线的端部,称为( A )A 对景B 障景C 框景D 夹景31、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 A )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

A 对景B 障景C 框景D 夹景32、配景是在园林绿地中起陪衬主景作用的景,在哪些方面需要与主景调和统一?( D )A 体形B 色彩C 明暗D 以上都包括3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B )的种植设计,它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材料。

A 花卉B 乔灌木C 绿篱D 水生植物34、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 A )。

A、木本或草本植物;B、草坪;C、园路。

35( A )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A、植物造景;B、园林植物;C、园路。

36、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称( B )。

A、植物造景;B、园林树木;C、植物造景。

3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 C )。

A、生态和经济效益;B、改善气候;C、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两方面。

38、乔木在造景中的作用( B )。

A、是次要的;B、是设计和造景中的基础和主体;C、是主景、背景材料。

39、(C )作为低矮的障碍物,防止景观破坏,屏蔽视线,引导入流,作为低视点的平面构图要素,与小乔木能一起形成空间和围合空间,还可作绿篱,并能点缀和装饰景观。

A、草本;B、藤本;C、灌木。

40、( B)可作为墙面绿化,美化材料,可用来限定道路,覆盖地面,形成群体植物景观。

A、草本;B、藤本;C、灌木。

41、( B)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A、植物艺术特征;B、植物景观;C、美学性。

42、要创造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A )的高度统一。

A、科学性和艺术性;B、生态和经济;C、长效和短效。

43、要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 A)。

A、植物材料;B、水景;C、园路。

44、( C)是指植物配植时有规律变化,产生韵律感。

A、统一的原则;B、调和的原则;C、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45、纪念性的园林建筑植物配植常用松柏(C )。

A、自然原则;B、自然与对称原则;C、对称规则式。

46、在植物配置时,门和窗是很好的(C )。

A、植物材料;B、建筑材料;C、框景材料。

47、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树种选择原则:( A )A、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当地自然植被中选择优良树种,但不能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