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1.3.1 认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分类【教学目标】1、认识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常见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2、通过走访等方式了解生活垃圾的种类,并知道其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认识科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分类标志。
【教学方法】调查、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课前1~2周布置调查课题:1、垃圾处理的原则、常用方法和利弊;2、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3、废旧电池的危害及解决途径;4、医疗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法;5、废弃塑料的危害、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困难;6、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7、你能为垃圾资源化所作的工作;8、除了教科书中有关内容外,你所了解的有关垃圾资源化的信息。
[交流汇报]由于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垃圾结构成份、产生量、处理利用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垃圾分类的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讲述]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危险废物——主要是指废旧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腐蚀性洗涤剂、医院垃圾、过期药品、含辐射性废弃物等。
有机垃圾——即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
如果皮、菜皮、剩饭菜食物等。
可回收垃圾——即废弃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还包括报废车辆、家电家具、装修废弃物等大型的垃圾。
绝大多数的干垃圾均可分类回收后加以利用。
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还可以对可回收物进行具体细分。
如纸类、塑料、玻璃等。
单位办公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厦等办公场所)容易产生报刊杂志、信封、办公用纸等。
一般可分为:纸类、电池和其它垃圾等三类。
公共场所(车站、公园、体育场馆、商场等地)容易产生各种饮料的瓶罐包装。
一般可分为:瓶罐、其它垃圾两类。
商场可分为:纸类、瓶罐、其它垃圾、电池等。
[展示]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交流与讨论]根据南方某城市环卫局提供的资料,该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1500吨,其中生活垃圾800~900吨。
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塑料垃圾、金属、玻璃、陶[提出问题]分类垃圾怎么投放?[交流讨论]对于封闭式高层住宅,在每个楼层分层投放(既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回收桶,专收一种分类后的垃圾);一般的低层住宅或平房住宅地区,则在小区内、街道边设置分类垃圾箱,各家的垃圾按要求投放。
市容环卫部门会根据垃圾的不同实行填埋、焚烧等方法处理。
有时,市政部门为方便行人,在街道旁边设有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或者称“废弃物”)的两面垃圾箱,怎么判别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是废弃物,然后粗略地做到垃圾分类呢?[小结]“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织物五类,举例说明如下:1.废纸: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类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包装纸盒等等,但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胆等。
4.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各类金属零件等。
5.织物: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布书包、布鞋等。
[讲述]在仅有两个投入口的分类垃圾箱前,可回收以外的垃圾基本上都被算做“不可回收物”(既废弃物)。
比如:烟头、鸡毛、煤渣、油漆、颜料、废电池、食品残留物、建筑垃圾等等。
由于废旧电池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建议大家最好将它们投放到专门的回收装置内。
“不可回收物”不等于绝对不能回收,而是因为技术处理、人工、环保等多种条件所限暂时无法被有效利用。
[小结]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将垃圾逐一细分。
有害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红色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
湿垃圾(有机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黑色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
干垃圾(无机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绿色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垃圾的正确分类与投放,既关系着我们的健康,也是举手之劳的环保行动,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阅读]P19 “新闻链接”------拒绝“洋垃圾”[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常见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由此我们应该加强认识科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布置作业]一般将生活垃圾分为几类?【教学反思】1.3.2 从有害到无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促使学生认识生活垃圾的两面性,树立合理利用垃圾资源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理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如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教学方法】调查、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布置学生于课前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垃圾的资料。
[引入]许多垃圾,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新一代的中学生对这些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对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知道多少?[投影展示]大屏幕展示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垃圾,白色污染、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包括图片、数据)等等。
2—3名学生代表介绍自己查阅资料所获——归纳垃圾的危害(形成垃圾应该妥善处理的思想)——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再生利用——分组探究实验(塑料的热解)——小组讨论(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减少垃圾、回收垃圾,从我做起。
[展示]一组画面。
(垃圾堆满道路、焚烧垃圾的滚滚浓烟、河面上漂浮着白色垃圾……。
)[提出问题]面对这些景象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不堪入目?[交流与讨论]略[小结]垃圾的随意倾倒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结果是:侵占了农田、污染了土壤、污染了地下水、污染了空气。
[展示]垃圾的危害(1)侵占了农田;(2)污染了土壤;(3)污染了空气;(4)污染了地下水。
[讲述]不仅如此,而且还时常造成严重事故、引发疾病流行。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世界的垃圾不断增多。
每一年全世界要生产多少垃圾呢?我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惊人的数据。
(大屏幕展示相关数据)如美国每年扔掉旧汽车900多万辆、各种纸2700多万吨、罐头盒480亿个。
中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由此可见,垃圾问题已日益成为一个全世界共同的难题,垃圾的妥善处理与科学利用显得十分必要。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板书]1.3.2 从有害到无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循环利用处理方法之一:垃圾发电。
(1)垃圾发电原理(2)我市垃圾发电垃圾循环利用处理方法之二:卫生填埋垃圾最早的处理方法,是集中起来再拉去填埋,让其在自然界中慢慢的得到分解。
我市目前有数座垃圾填埋场。
[讲解]垃圾填埋场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了许多的安全隐患——产生有毒化学物质,害虫和病菌,水源和土壤将被污染,爆炸性气体渗漏等等,填埋垃圾等于在制造定时炸弹。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所谓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讲解]填埋必须符合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填埋物的含水量小于20℅~30℅,无机物成分大于60%,密度大于0.5t.m-3.[阅读]请同学们阅读P22“各抒己见”栏目:为什么填埋的垃圾在含水量、无机物成分和密度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标准?[讲述]圾循环利用处理之三:堆肥堆肥是使用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的过程。
它适用于能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垃圾的处理,故堆肥只是垃圾中有机成分的最终处理技术,而不是全部垃圾的处理技术。
它必须以垃圾分类为前提。
[课堂小结]1、垃圾分类;2、垃圾的经济价值;3、垃圾的循环利用;4、垃圾的无害化处理:(1)卫生填埋(2)焚烧发电(3)堆肥[提问]你已经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在请你设计或开展一项宣传活动:1.在校报或校内其他宣传品上开辟专栏,宣传可以在学校里和家里减少垃圾量的一些措施和方法.2.在学校里筹办一次艺术展览,展出用回收的材料制造的小工艺品。
3.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包装等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建议。
[讲述]我国废旧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板书]废电池的特殊处理废旧电池污染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环保焦点之一。
据了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废电池主要有:含汞电池(主要是氧化汞电池);铅酸蓄电池(汽车电瓶);含镉电池(主要是镍镉电池)。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60万升)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废旧电池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提出问题]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症呢?[小结]1953年~1956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1955年~1970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山县神通川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镉在人体内引起的慢性中毒。
目前,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认识到了废旧电池潜伏的污染危害。
但是如何如何处理这些“污染小炸弹”,是各地共同的难题。
[课堂小结]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涉及许多化学知识和方法。
因此,我们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好化学。
[布置作业]P25第1、2、4题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哪些?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教学反思】1.3.3从废物到资源—生活垃圾资源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2.认识垃圾沼气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能源;3.认识废玻璃回收和再利用的价值;4.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理解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2.认识废弃塑料、废玻璃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