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概论第1章

设计概论第1章




⑨现代设计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整体效果的视觉 上的满足感;
⑩现代设计应给人以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⑾现代设计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⑿现代设计在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 题。
+

20世纪90年代新动向: ①关注生态新潮流: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设计从关注人与物 的关系转向关注人与环境及环境自身的存在,出现了关注生态环 境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潮流; ②非物质设计:电脑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使设计在物质和非物质两 个层面上存在,出现了“非物质设计”的概念。

+
课程考核和评分方式

1、平时成绩70%: 个人作业得分80%+小组汇报得分20%(由老师评分); 评分标准: 个人得分:1)思考深入,角度独到,案例新颖,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70%; 2)图文表述清晰、流畅,格式规范,无错别字-10%; 小组得分-小组代表的课堂陈述具有第1点的品质-20%(在讲述案例时可用 ppt)。

+
请课前完成作业并带来上课,谢谢!

2、格式不规范,错别字太多,或字体、段落行间距不一致—— 扣每次作业总分10%;
注意:要求附上正式的重庆大学作业封面,写清楚专业、年级、 名字等信息

+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设计概论》,邱景源、江滨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年8月第二版。


参考书目: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欲求之物-1750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阿德里安•福蒂著, 译林出版社,2014
2、小组大设计作业成绩20%: 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打分,各占50% 3、考勤10%:迟到2次算1次旷课,旷课1次扣3分(扣分不受10%的限制)。
+
作业扣分情况:

1、与同学作业雷同(80%相似)——扣每次作业总分50%; 2、大段拷贝网络或文献中的参考资料,不加整理提炼(80%相 似),没有自己的观点——扣每次作业总分30%;

(2)设计是为人、市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 (3)人是设计的根本和出发点:设计是为了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

关系问题(设计师的工作首先与社会价值相联系,与人的需求相联系,
而不是与物质相联系);

(4)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对于造型、肌理、色彩和质感都有要求。
+
四、设计的外延(具体内容请阅读课本第7页到第9页)
现在探求事物与人类之间潜藏的那种肉眼看不到的关 系的过程中,让人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的背后隐含的 环境形成系统中存在的诸多本质性的问题。

日本长野冬奥会邀请函封面设计
+
RE-DESIGN理念

原研哉在其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曾说“将已知事物陌生 化,更是一种创造”,他所推崇的就是“RE-DESIGN”。 “RE-DESIGN” 就是“重新设计”,就是重新面对自己身边 的日常生活事物,从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 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从“无”开 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 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



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
三、设计艺术学上的设计定义

(1)王受之:所谓设计,是指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 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世界现 代设计史》 ) (2)李砚祖:Design的本质意义是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 方案,进一步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设计 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 活动。( 《艺术设计概论》 ) (3)日本学者利功光:“Design特别意味着在绘画、雕刻、建 筑、工艺中视觉造型诸构成因素的配置,……假若只特别强调这 些配置的抽象形式关系,则又意味着意匠或图案。而这些都可 以作为本来的古典意义,而新的限定是以美和实用性为目标的 工业计划,是以大工业机械生产为前提的工业设计。”

+
本课程学习方式:研究式学习+讨论式教 学


课前自学+课堂讨论+老师点评+课后总结
1、课前根据自学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进行资料收集、阅读和 理解,并总结回答每道问题;打印好作业带来上课;建议在 每道作业题后面预留空白处,用以补充新的理解。(注意:每
次作业要有规范的重庆大学本科作业封面)

2、课上先按小组集中讨论,比较、总结和分析小组成员的自 学理解,得出更为完整、全面的回答; 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对指定问题的理解(每次代表应尽量不同); 4、老师点评和总结各个问题; 5、根据课堂学习,每个人在作业每道题预留的空白处,补充 上新的理解并提交。

+
二、汉语中的“设计”

古汉语“设计”是“设”与“计”的合词,是“设置”与“计谋”之合, 并不是一个艺术概念,古汉语“设计”也没有进入中国古代艺术的范畴。 现代汉语“设计”是日本学者在翻译design时从中国古籍中找出来的借词。 在中国古代艺术概念中,与“Disegno”相对应的应该是“经营”。 “经 营”最早指建筑设计的空间规度,《诗· 大雅· 灵台》:“经始灵台,经之 营之”,“经”指建筑宫室前所做的度量工作,“营”指在度量衡好基址 之后标明方位。 齐梁之时,谢赫将“经营”作为他品评画家“六法”中的第五法。“昔谢 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 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经营”作为艺术概念,是空间、造型上的规划之意,与Disegno统摄建 筑、绘画和雕塑非常接近。


四、设计师眼中的设计
原研哉谈设计
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利用有意识的规划达成某个目标的
过程;设计的功能体现在对形态的假设和构思。
设计的本质,是将潜在的可能性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
前,指明通向未来的具体道路;或是简洁明快地描绘 出众人心中共有的愿景 。
设计的意义并不在于创造靓丽的形态,设计的力量体
现代环境设计; 现代产品设计/工业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染织服装设计; 非物质设计。
+
五、设计的意义

设计的形式,以及其形式所承担的广泛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从 视觉角度传达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并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方式。 设计世界反映着人造世界的风吹草动:设计的定义以及设计师的地位 都会随着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资本主义、工业 化、大批量生产、微型化、新材料、新技术、消费主义、全球化以及 环境保护,战争与和平,流行与时尚。

和纸设计
法国设计师飞利浦•斯塔克(Philip Starck)谈设计

“我们给设计注入多种元素,政治、性感,不一而足,但最终目的还 是为了给你带来一点快乐。”——飞利浦•斯塔克
+
三 、设计的界定和本质内涵

(1)设计的原初意义是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进一步限 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
设计的语源学意义 设计艺术学上的定义
设计师眼中的设计
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
+
作业题:请认真学习课本第一章和自学材料,从以下题目
中自选一个题完成并带来上课,请小组组长确保本组每道题都有人 完成。
1、请概括在前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设计的涵义分别是什么?
2、设计的涵义为什么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课外阅读书目
•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白》
+
喜多俊之 《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
+ 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
+ 伊丽莎白•库蒂里耶(Elisabeth Couturier)
《当代设计的前世今生》
+ 彭妮•斯帕克 (Penny Spar计的涵义
+
一 “设计”的语源学意义

现代英语中,Design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 含义; Design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 “设想”等义。

+

设计的英文Design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拉丁语“desegnare”,其 意为“画记号”。
后演变为意大利语“Disegno”,意为“素描、描画”,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进入艺术领域。
1786 年《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为:“艺术作品 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故仍将其限定 在艺术范畴之内。 《牛津大辞典》:认为作为名词的Design,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 指在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二是艺术中的计划,尤 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
+
设计概论
第一章 设计的涵义
自学材料和作业题
+
课程简介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主要任务: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 律,并对设计的内涵、设计的特征、设计的形态以及设计史作 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上的探索。 课程目的:使学生从整体上明确设计的概念,了解设计的历史, 把握设计的主要原则、掌握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懂得设计的多 重特征,并了解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和分类,明确设计师的定位 和所需素质能力,从而让学生明确专业的学习方向,树立专业 信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950年美国学者爱德华•考夫曼•琼尼提出关于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

①现代设计应满足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 ②现代设计应体现时代精神; ③现代设计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吸取营养; ④现代设计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使其得到发展; ⑤现代设计应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 理、色彩等效果; ⑥现代设计应明确表达对象的意图,决不能模棱两可; ⑦现代设计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它种材料的特性和美感; ⑧现代设计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却不能 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