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用一头去“担”水桶,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2、韧性的认识
木条断了,塑料弯了,没有断,象塑料条这样弯了但不断,而且会恢复原来形状的特点,我们就说塑料条的韧性较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材料的韧性。
二、新授
(一)哪种材料更韧比较
1、提供四种材料,那种材料的韧性好呢?猜一猜。
2、设计实验。
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
3、演示实验。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纸条放在桌面上,一端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后,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
教学准备
塑料片、金属片、木片、纸片、尺、钩码、塑料筒、塑料物品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
简答题:
塑料有哪能优点和缺点?
学了塑料循环使用以及认识标志后,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分发各种塑料制品,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
3、塑料还有哪些特性?完成气泡图。
(三)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C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D铁钉>木条>卡纸>塑料尺
判断题:
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
塑料不易被分解,所以不会造也环境污染()
填空题:
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的性质。
塑料具有()()()()()()等。
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有()()()()等。
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三种材料,()弯曲程度更大,说明了()柔韧性强。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三、总结拓展
可以把在学校产生的塑料瓶等投入爱心回收箱中。
课后习题
选择题:
下面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B课桌C矿泉水瓶
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是()
A铁钉>木条>塑料尺>卡纸B铁钉>卡纸>塑料尺>木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