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谨”

弟子规“谨”


醉酒少年,冲动抢劫.wmv
《弟子规》谨
9、步从容,立端正; 10、揖深圆,拜恭敬。
吃完饭后,去上学,走路上学,要从容稳重;站立 要端正挺拔。 路上见到长辈、老师、 同学,要向人鞠躬问 好,真诚恭敬。
《弟子规》谨 11、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到了学校或是其他的地方,进门不要踩门槛,站立 时身体不要歪斜,坐着时不要伸二郎腿,腿不要抖 动。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论语·乡党》。
15、入虚室,如有人。
去没人的房间,要像有人一样,不可以随便动 人家的东西。
蘧qú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人。有一天晚上, 卫灵公和夫人在庭院中赏月,忽然听到有马车的声音,但经过王宫门口时, 却没了动静。过了一会儿,车马声又在远处响了起来。原来是蘧伯玉驾车 从这里经过。当时的礼节规定:大臣经过国君的门口要下车,以表示恭敬。 蘧伯玉绝不因为这是晚上,没有人看见就废弃了礼节。从这件小事,可以 看到蘧伯玉的谨慎和为人。
《弟子规》谨 16、事勿忙,忙多错;
学习时,要稳重,不要急躁、慌忙,不然容易出 现错误。
17、勿畏难,勿轻略
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怕苦、怕难、 怕累,也不要草率干事,更不要随便应付了事。
《续古文观止》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小书 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县城还看 不见。碰见一个摆渡的人,就问能不能在城门落锁之前赶到县城,摆渡的人 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 要关上了。”这个人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于是加快步伐前进,结果 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书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等到把书理齐捆好, 赶到县城,城门已经下了锁了。“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 犹是也夫!”作者这样感概。
《弟子规》谨

小篆
楷书
《弟子规》谨
谨:由言和堇组成,本意作“慎”解。

谨”字有言,口为祸福之门(一言可兴邦,


一言可亡国),言语的谨慎尤为重要。 ①谨防口舌是非; ②谨言律己; ③谨言慎行(“谨”是一种态度,谨的态度落 实在言语、行为当中,就是“谨言慎行”); ④小心恭敬; ⑤言、行、思缜密。
《弟子规》谨 18、斗闹场,绝勿近;
下学后,出去与朋友聚会,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 地方不要去。
19、邪僻事,绝勿问
同学、朋友们一起闲聊时,一些邪恶、低级下流的 事和话,不要听、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 你善良的心性。
《弟子规》谨 20、将入门,问孰存,
晚饭后,去同学、朋友家串门,进人家门之前, 要先按人家的门铃,问:“有人在吗?”。不要 冒冒失失的进去。
《弟子规》谨
如果借了人家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这样,以后 若再有急用时,再借就不难。 谚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24、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弟子规》谨
《弟子规》就是说这些日常小事, 让孩子在这小事中通达圣贤之理, 契入圣贤之道。
《弟子规》谨
《弟子规.谨》这个单元是以一天为例,描述 了从早晨到晚上,全天日常生活(细节)所经 历的事情,告诫弟子要谨严行事。对一切人都 要“诚敬谦和”。做到“谨小慎微,动不失 时”,用谨慎的态度处理细小的问题。培养孩 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做事态度(时 间观念、卫生习惯、衣冠整齐、衣食朴素、端 正仪容、严以律己;处处光明磊落的做人、做 事)。
《弟子规》谨
1、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本文首先告诉弟子要早起,晚睡;要珍惜宝贵的时光。 (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生活要有规律,同时要注意身体。
(这是工作生活的总原则)
《弟子规》谨 2、晨必盥,兼漱口; 3、便溺回,辄净手。
从早晨开始,早晨起来要先洗脸、刷牙、漱口 大小便。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弟子规》谨
《弟子规》谨
《弟子规,谨》对生活起居、穿 衣戴帽、处世礼仪的细节,都做 了全面的规定,向我们展示了一 幅完整的、规范的生活画卷。它 把人立身的方法、礼仪与行动揉 合成一个的整体,让孩子学起来 通俗易懂,易学易做,是教育孩 子最完整、最实用的课本教材。
《弟子规》谨
然后,要穿衣、戴帽,穿袜子,穿鞋子。
4、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弟子规》谨
5、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顺便交代:自己的衣、帽、鞋、袜都要有固定的位置, 不要乱扔、乱放,保护环境。
《弟子规》谨
并说明:穿的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贵;所穿的衣服 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年龄和家庭的经济条件。
曾经有个读书人许衡,逃难到一个地方,路边有很多梨树,其他人好像如获至 宝,把梨子统统摘下来吃,许衡却一个都没有吃,他们就过来说:你怎么不吃 许衡说:那不是我的。接着这些人说:逃难,根本不知道是谁的,其实他们也 在找借口。许衡告诉他们:梨树没有主人,但是难道我的心没有主人吗?结果 让这些逃难的同胞都心生羞愧。他在那里履行道德,绝不贪婪、绝对廉洁的时 候,对每个人都有震摄的力量,这就是「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
《弟子规》谨
“堇jin”
①黄色黏土,土质细密; ②〔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入地根深 (双土)。有细腻、深入的意思。
《弟子规》谨

慎”由心和真组成。做「心真」解。
①小心、细心(心真); ②真诚、认真(真心)。也就是说,唯 有用真心,才能真正做到谨慎。才能体 察自己存心是否真诚、行事是否审慎。 《弟子规》中的“谨”,就是要谨慎、 谨防、小心、缜密的意思。
21、将上堂,声必扬
主人把门开开了,往人屋里走,一边走,要一边 说“我来了”,让屋内的人 知道来人了。
《弟子规》谨
22、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如果屋里的人问:“你是谁呀?”。应该回答自己的名 字,不要说“我”。
23、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用人家的东西,一定要和人家说一声;人家同意以后, 你才能用,没有征求人家同意,擅自拿用就是偷窃。
《弟子规》谨

谨」
《弟子规》谨 第一个方面自制力
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②「对饮食,勿拣则;食适可,勿过则」。 ③「年方少 勿饮酒」 ④「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弟子规》谨 第二个方面独立生活的能力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弟子规》谨 第三个能力是做事的能力
弟 子 规
《弟子规》谨
《弟子规》总叙说“弟子规,圣 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孝悌”是奠定人生的基础,是奠定“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长大以后,我们要出去上学、工作,出去做事 情。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该遵循哪 些规矩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弟子规.谨》这个 单元,从中寻找答案。
《弟子规》谨 12、缓揭帘,勿有声; 13、宽转弯,勿触棱
去别人的屋子或是办公室,进出时要慢揭门帘子, 不要出声响。 在教室或办公室(屋里、外边)走动时,不要撞 到办公桌椅 和其他物品 的棱角。
《弟子规》谨 14、执虚器,如执盈;
拿水杯子倒水时,即使是空杯子,也要像里面 装水一样,小心谨慎,不要打破杯子。
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弟子规》谨
在中国,皇帝应是号称“富 有四海”的富翁。但以皇帝身份 崇尚节俭,道光是很突出的一个 皇帝。 那是嘉庆二十三年九月,道 光父嘉庆皇帝拿出太祖努尔哈赤 和太宗皇太极用过的遗物,让下 辈缅怀祖先创业的艰难,道光立 志要节俭律己。 道光登上皇位之后,迅即倡 导节俭之风,并推而广之。道光 带头过紧日子,写字使用普通的 毛笔砚台,每餐不过两样菜肴。 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 补丁还接着穿。
袜与履 勿乱顿 上循分 食适可 饮酒醉
勿箕踞
俱紧切 致污秽 下称家 勿过则 最丑
勿摇髀
吾与我 倘不问 后有急
不分明 即为偷 借不难
《弟子规》谨
“谨”是《弟子规》的第三部分内容, 也是《弟子规》中最长的一段,本段用 68句话、204个字,按时间顺序,从生 活的小事、细节(小事情,大学问), 叙述了弟子一天生活、工作所经历的24 件事情(讲一天的故事,在衣.食.住. 行.处事五个方面,说了24件事情)。 并(记叙文形式)规范了做这些事情应 遵循的规则和礼仪。
实际上门槛的木枋在过去,是房梁正顶的主枋的同材。即一根木枋分正 梁与门槛。而正梁有镇宅护平安的“效用”,那根木枋有被地舆风水先 生施过法。 而同一材质的木枋作门槛,自然也具备护宅镇家的“功 能”,鞋等物事在东方而言,是极其“低贱”的东西(在我国的某些地 方还有中东的伊斯兰国家的风俗中,用鞋打人是最大的侮辱),踩了上 去有损门槛的法力的。
《弟子规》谨
1、 朝起早 2、 晨必盥 3、 便溺回 4、 冠必正 5、 臵冠服 6、 衣贵洁 7、 对饮食 8、 年方少 9、 步从容 10、揖深圆 11、勿践阈 12、缓揭帘 13、宽转弯 14、执虚器 15、入虚室 16、事勿忙 17、勿畏难 18、斗闹场 19、邪僻事 20、将入门 21、将上堂 22、人问谁 23、用人物 24、借人物 夜眠迟 兼漱口 辄净手 纽必结 有定位 不贵华 勿拣择 勿饮酒 立端正 拜恭敬 勿跛倚 勿有声 勿触棱 如执盈 如有人 忙多错 勿轻略 绝勿近 绝勿问 问孰存 声必扬 对以名 须明求 及时还 老易至 惜此时
《弟子规》谨
7、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长梳妆打扮完成后,吃早餐,不要挑食、偏食;要注 意营养均衡,不要过量,大约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
《弟子规》谨
8、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同时告诉青少年:吃饭不要饮酒;并举例说:看那些 饮酒喝醉的人,说话疯言疯语,丑态摆出,多丑陋啊。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