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飞·扬·的·我做幸福的教师,这是十六年教师生涯发自我内心的声音。
感受学生的成长,我是幸福的;在三尺讲台上,演绎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仍然是幸福的!我的成长历程现家庭住址程郭中学联系电话13001602718工作简历时间工作单位职称1994.7——2002.7 莱州市驿道镇中学中二2002.8——2007.11 莱州市程郭镇中学中二2007.12——至今莱州市程郭镇中学中一我·的·教·育·生·涯做了十六年的教师,也在教育路途上奔跑了十六年,这十六年像落花一样匆匆飘过,在我还不及回味时,待到可以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发现十多帮学生已经从我的手底下青春勃发、意气昂扬地走向社会,走向更深的学府深造。
近两年来,我一直在困惑,在不停地追问自己,教育的目的何在?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那里?作为一个教了十六年语文的老师,在我的课堂上,我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我思考,我困惑。
如果说,那十六年我是在全心全意地教学生,那么我现在就是在回首自己十六年的教学生涯,思考如何教学生,如何作教育;如果说前十六年我是在当老师,那么我现在是在思考,我该如何当老师,如何当一个好老师。
记得有位资深教师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成人做了一件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事。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做一件有意的事。
教书是什么?教书就是制造惊喜,就是制造令学生难忘的经历。
语言很简洁,却渗透着一种人文的教育理想。
这种教育理想充溢着关怀、宽容、引导、博爱。
道理不高深,却句句珠玑。
似明灯,指引我航船的方向;似阳光,拨开乌云,感受温暖与光亮。
一直以来,我困惑,我迷茫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
是呀,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着眼,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化学生的生命。
明确了教育的三件事,做教师也就少了许多的浮躁,多了几分沉稳;少了几分急功近利,多了几分耐心与宽容。
也只有认清了教育的目的,我们才会多出了几分静心,思考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才会从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再次审视自己的教育。
记得一位教育学者这样来说教育:教育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后,留在学生身上的东西。
可见,教育不单单是知识能力的培养,更是习惯、人格、价值观、人生观的启蒙与点燃。
师生之间的教与被教,更是一种互动与交往。
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交流、有碰撞,更有难忘的记忆,心与心的交流。
做幸福的老师,这是十六年教师生涯发自我内心的声音。
感受学生的成长,我是幸福的;与学生共同经历成长,我是幸福的,在三尺讲台上,演绎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仍然是幸福的!我·的·兴·趣·爱·好参加工作十六年,总算培养出了一些可以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在炎炎夏日到来之际,把它们做一个总结吧!一.读书看报。
兴趣指数:★★★★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最喜欢趴在柔软的大床上读杂志或是报纸了,床头柜上一定会摆着些许水果,边吃边读的状态真的很惬意哦。
喜欢的书:《基督山伯爵》《雪小禅文集》《毕淑敏文集》《林清玄文集》喜欢的报:《新民晚报》《今晚报》《都市文摘报》二. 看影视剧。
兴趣指数:★★★很多大片在家里看影碟等于在玷污大导演的投资和心血,印象最深刻的是十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我总共看了三遍,在电影院看的那一次哭得一塌糊涂,而在家看的那两次却变成了麻木不仁的样子,这足以说明了在盗版光盘泛滥的今天,电影院却还没有倒闭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又看了《阿凡达》,虽然票价不凡,但我却丝毫没有挨宰的感觉,因为这部影片让自己的视听均得到了许久没有过的震撼享受。
三. 羽毛球和乒乓球。
兴趣指数:★★这两项运动虽不经常体验,但是水平仍旧属于业余中的中等偏上,心中的热度也从不曾退却,如果有人提议和我竞赛,本人一定会义无反顾地上场决战。
我·的·个·性·才·艺1994年由诗歌写作开始,然后2005年开始致力随笔、小说创作,有时也写时评,另外因为职业的原因,教辅类随笔写得比较多。
“坚持原创”是本人写作信奉的宗旨。
迄今为止,创作400多篇文章,计近百万字。
文学类:《父亲的养生之道》发于2005.2期《家庭健康》《给孩子一片安全的天空》发于2006.10期《孩子》《瞧我个性瘦腰》发于2006.10期《饮食科学》《国服应该有》发于2007年《意林》《羽毛的追求》发于2007.8期《哲思》《让孩子记住微笑的洪战辉》发于06.1.23《德育报》《用比较法学游记》发于2006.3.27《中学生学习报》《介绍几种不常见的修辞手法》发于2006.7期《语文天地》《宽容》等发于2008.1《镇江日报》小说《男孩罗西》发于2008.78合刊《学语文》小说《半张残谱》发于2009.1期《短篇小说》小说《捧杀》发于2009.6期《高中生》《师生换位变形记》发于2009.8期《高中生》《命运就在一线之间》发于2009.7.31《黄鹤楼周刊》《22条城规——莱州(Lai zhou)》发于2009.12期《城市地理》《父爱如茶》发于2010.1—2《茶精品》《绣一身蝴蝶,和你的忧伤一起飞》发神州图书教辅刊物:《爱上小人物》赏析2007.78合刊《阅读与鉴赏》《冻顶百合》赏析2007.12《中学生语数外》《创新擂台之影视剧突击》2008.40期《语文学习报》《灞陵行送别》古诗赏析2008.44期《语文学习报》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课堂实录2008.44期《语文学习报》《实词与虚词的区分》2008..32期《语文学习报》《“人与动物”阅读训练版》2008.51期《语文学习报》另外《考试报》《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升学指导报》《初中高分作文》《求知报》《招生考试通讯》《镇江日报》《创新作文》《学习报》《疯狂作文》《演讲与口才》等等参编书籍:《满分阅读》的2008年语文中考试题分析报告、2009年《满分作文第一解读》参编《中考满分作文冲刺》《最新五年中考满分作文大全》《易混成语辨析》《中考材料作文临考突破与满分攻略》《中考满分绝妙素材》《金钥匙作文丛书》福建《晨读晚颂》上下册《满分作文》《阅读与写作》等。
主编语文学习报《单元基础训练》《中考现代文阅读考试一点通》等等。
我·崇·尚·的·教·育·思·想近20年来,语文教育界可谓百花盛开、流派纷呈,其中“导读派”出类拔萃,生命力强、影响大,成效最为显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备受专家和全国各地语文教师的青睐。
什么是“导读”呢?导,指教师的指导、引导、因势利导,也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读,指学生的阅读实践,也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与“读”的统一,揭示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彼此合作又互相制约的双边关系。
“导读派”以特级教师黎见明、钱梦龙、钟德赣为代表。
1981年12月钱梦龙先生应邀到浙江金华讲学,借班教鲁迅的《故乡》。
在这次观摩课中,他用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节课令学生和听课教师耳目一新。
课后评课的教师说:钱老师像个“导演”,把整个“演出”过程组织得很有特色,即使教学中的难点,也没有将现成结论“奉送”给学生,而是像“导演”启发“演员”体会角色一样,使学生自奋其力,解决疑难,从而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这节课后,钱先生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正式提出。
随后,他又写了不少文章具体介绍“语文导读法”。
“三主思想”作为导读法的理论设计,体现于一个有规律的教学过程之中,必然外化为相应的教学模式──“四式(自读式、讲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三主”与“四式”是他“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构思。
“三主”是“导读法”的指导思想,“四式”是具体的操作过程,它是“三主”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为什么语文“导读”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这是因为语文“导读”不仅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全一致,这就是语文“导读法”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我·的·教·育·理·念一、教师要自强不息地成就自己常听说,教师像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
我认为,用“蜡烛”来比喻教师职业,来形容教师的献身精神,虽有可取之处、似无大的妨碍,但难免给人以消极悲凉之感。
教师真的是在照亮学生的同时,毁灭了自己吗?不!教师完全可以在尽心“照亮”别人的同时,积极“照亮”自己,而不是消极地“毁灭”自己;教师完全应当在尽力造就学生的同时,主动造就自己,而不是被动地磨耗自己。
教师只有自强不息地造就自己,才能更好地造就学生;只有造就了学生,才能再促进自我造就。
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绿色教育生态,这才是利生利师、利教利国的职业幸福。
二、教师要视学习为第二生命我认为,我们应当视学习为第二生命。
如果一个人需要吃饭、喝水,是为了维持和延续物质生命的话,那么,一个人需要学习,则是为了发展和升华其精神生命。
如果一个人只是以干代学或者只干不学,甚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么他的物质生命很难说不是缺少精神食粮的驱壳;或者说,一个疏于学习的人,很难说不是一个缺少灵魂、枉费人生、有负于自身生命价值的人。
在事实上,经过一夜睡眠而早晨起床的人,躯体最紧缺的是水;应当及时补水,以利健康。
可是,常听到有人说,“我不感到渴呀,不需要喝水呀。
”一面是十分需要,一面却毫不知觉,我们不妨称之为“潜伏性的饥渴”。
“饥渴”而有感觉,就会及时补水;“饥渴”而“潜伏”到无感觉、无需求的程度,这对人体健康是怎样的危害,不言而喻。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十分需要学习却感觉不到这种需要的,也大有人在。
这实际上是一种潜伏性的“精神食粮饥渴症”。
这种“饥渴症”对一个人的发展和升华,对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将产生怎样致命性的影响,是不难想象的。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视学为命”,不仅影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影响下一代的培养,影响民族的未来。
所以,身为人师者,身为教育者,尤其要“为命而学”;为自身的生命增光添彩而学,为肩负的重大使命 培养祖国未来出色完成而学。
在学习上,教育工作者理应成为青少年的典范、本民族的楷模。
我·崇·尚·的·教·育·名·师于漪老师是我敬佩的教育名家之一,敬佩她的钻研与执着,敬佩她的修养和为人,敬佩她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和研究中的条理清晰,将之精华采撷下来与大家共勉!于漪的教学风格——北京张定远先生曾做过这样的高度概括: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