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
【分析】例1中“之所以”一词明显是在挖掘事情 的根源,故下文应该直接指出根源所在;但是, 例1却使用一个同样表示解释原因的冒号,因而造 成了标点符号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2冒号已经是在表示解释原因了,但后文又使用 了“这是因为”,因而造成了表意上的重复。 例3中冒号表示解释说明,即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 前文的解释,但在冒号后面又用了表示解释原因 的“因为”,因此造成重复,故应该删除“因为” 一词。 例4中冒号用在总括语之前,但这里又使用了“总 之”一词,造成了表意同标点符号重复。
固定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相邻数字连用,如果表示确数,中间要用顿 号。如果表示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①那时候,他们还都只是一些七八岁的小 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概数) ②日本有的大学二、三年级都开有语法课, 但每学年只有25学时。(确数) 数字之间如果省略词语,就要用顿号。 我们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贴紧教材 讲授与复习。
误用:起解释说明作用的破折号同表意相同 的文字重复 例1.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 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 的妇科良药。 【分析】此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 “即”“就是”等意思相同,只能保留其 一。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号——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包括: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 冒号。 标号——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 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句号: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搜集、 整理民歌 , 积累了大量资料。 今天我有事,明天再说吧。
作者转述而不是直接发问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 在行文中,对某些词语不能肯定可用问号, 问号外加括号 一位戴帽(?)的太太 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 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 “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误用:顿号同连词 “和”“及”“与”“或”“或者”等重复
例1.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晨溪红船、 以及沅陵黄船。 例2.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和 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例3.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 签上一个名。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 “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能 使用顿号,因为这些连词已经表示并列关系,顿 号也表示并列关系。“和”一类的连词,一般用 于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 后两项之间。
非提示性话语后边不能用冒号。
省教育厅在给孙家村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伟绩 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该句“刻着”没有提示性作用,后面的冒号要删掉。)
间接引用的“说”后面不用冒号。
今天早上刚一碰面,她就高兴地对我们说,她的病好 了,可以参加今天晚上的演出了,希望我们都能早点 到场。
句子中分说部分去掉后,其内容与形式仍然是完整的, 不能用冒号,只能用破折号。
省略号
破折号:
我国古代有三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表注释) 团结——批评——团结。(表递进) “周总理——,你在哪里?”(表声音延长) “你打人,你还——”(表话未说完) 破折号前面的词句原来有点号,用了破折号后,一般不必再保留 那个标点。 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小屋。 如果破折号前后表示跳跃或转折,破折号前的点号不一定省去。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表话题转换) 两个破折号连用,前一个表示插入,后一个表示承接,两个破折 号相当于一个括号。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 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孔乙己》) 细细的秋雨——大概是最后一场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动 着。(表插说) 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比较重要,少了它,句意就不完整时用破折 号;否则,用括号。
我的讲话 ,你能记录下来吗?(谓语是主 谓短语) 突然,门被风吹开了。(句首状语可用逗 号隔开) 这花多漂亮,你看!(称呼语可用逗号) 这篇作文,单就语言来看,还是不错的。 (插入语可用逗号隔开)
顿号: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如果并列词语中还 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 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 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 水平。 2、 牛身上都是宝 ,肉可以吃 , 奶可以喝 , 肝、 脾 、鼻 、 骨可做药。 3、必须抓紧粮食、棉花、油料,化肥,煤炭的 生产。 不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不应用顿号。 我校地址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街。(“新疆” 和“乌鲁木齐”“碱泉街”不是并列关系,而 是领属关系。)
逗号: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主语较长时) 梦, 就是理想。(强调主语) 小兴安岭啊 ,是个好地方。(主语后有感叹词) 出来吧 , 你们!(主谓倒装) 我有许多书,文学的, 科普的,音乐的┅┅ (倒装的定语) (倒装的状语)校友们从各地回来了,从北京 , 从上海,从广州。
误用: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1.文章分析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 为中国立国近50年之所以未能取得诺贝尔自然科 学奖:一是我国“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的 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 究投入过低,造成发展上缺乏后劲。 例2.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 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这就是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 例3.在这所学校,我与李老师最熟:因为在我上 五六年级的时候,她就一直教我们语文和算术, 并当班主任。 例4.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总 之,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括号
插叙性词语(会场气氛,观众情态等)、 交代引文出处、为自然科学的文字提供标 准量用括号;括号即使用在句外,括号内 的语末也不用点号。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 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 这成什么话?(鼓掌)
省略号常见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省略,一种是列举省 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 儿遮窗棂……(引文的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 用。 省略号如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标点照用;如不完整,一般 不用标点 (如果有逗号、顿号,可以不用,只要不妨碍语意的表达), 省略号后一般不用点号。 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他走进教室,拿起书包…… 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用了省略号,就不必再 用“等”“等等”。 过年时,花样可多了:贴春联、挂年画、放花炮……等 (不能与等同用)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不同之处是:省略 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 务。”(表说话的断断续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 记事。 并列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分号;若有逗 号,则用分号。 如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 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我不放弃 , 我要努力 , 我要改变我的人生。 多重复句的第一层用分号 龙王也赞赏鲁班的好手艺,答应把龙宫借给他三天; 但,限期到得归还,一个时辰也不得拖延。
并列的各项比较简单,应用顿号隔开,如果并 列的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呀”“啦” 等,停顿比较大,就用逗号。 ①、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 非常熟悉的。 ②、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 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反复的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 水,水,我要喝水。
对谓语、补语,表示强调,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你要不断地进步 , 识字 , 生产。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的 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 ,任务重,工程 难。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并列书名号、并列引号之间是否用顿号尚未规范, 目前两种情况并存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辞海)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人教版) 不能与“和”“ 跟 ”“ 及 ”等同用 孩子们给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花生.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的,句内括号应处在 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后。如果被注释的分句后边有点号, 应放在括号后面。句内括号里的语句可以使用各种标点, 但句末不能使用标点(问号、叹号除外)。 句外括号和点号连用。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一个或几个)的,句外括 号要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括号里边的语句末尾可以使 用各种标点。 他要草灰(稻草的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他可以用船 载法。 鲁迅说:“联合战线很重要。”(《对………的意思》) 鲁迅说的“联合战线很重要”(《对………的意思》), 是十分正确的。 我们要牢记鲁迅说的“联合战线很重要”(《对………的 意思》)这句话。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即兴”。)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句中短暂的停顿不用标点符号或用“————”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 《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冒号的提示范围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 句子的中间。 当学委宣布,张一同志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 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 怕熊罴。”我从中感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或 毛主席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 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 精神。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冒号管到句末,应把冒号改为逗号。)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㈠ 全国分为省 、自治区 、直辖市; ㈡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 市; ㈢县、自治县分为乡、镇;
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