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七下·莒县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马革裹尸鞠躬尽瘁选聘深霄B . 妇儒皆知警报叠起草率咳嗽C . 浊流婉转伟大艰强懊悔惩罚D . 目不窥园沥尽心血默契污秽2. (2分) (2018八上·宽城月考) 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
A . 感激涂改脱漏纠正B . 激动涂改遗漏纠正C . 感激添改遗漏订正D . 感激添改脱漏订正3. (2分) (2017八上·临泽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万里长城上分布的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烽火台,使长城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B . 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唯一的三家麦当劳快餐店日前已全面关闭。
C .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能把形象长久地储存在记忆中,并能迅速观察到形象的特点。
D . 为降低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不少人呼吁将密封的公交车窗户改为可开启窗口。
4. (2分) (2017七下·萧山月考)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杰出的学者;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是大勇无畏的革命烈士。
B . 看完《邓稼先传》一书,我内心引起了强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这位核科学家而感到骄傲?C . 天一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D .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8分)5. (28分)(2013·宁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①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
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到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
②回到家时,看到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
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母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③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
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
“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爸爸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
爸爸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④我见爸爸没有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
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⑤我急得想哭,希望爸爸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
然而,爸爸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
我们丢失几根黄瓜那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
”⑥“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⑦“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
⑧“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⑨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
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⑩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
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我弟弟、妹妹送去……⑪岁月如歌,往事如风。
眨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1)根据提示,概括“我”在主要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过程。
气愤愤→________→急得要哭→________→觉得自己过分→________(2)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3)品析文中划线词语和划线句子。
①妈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地关上房门。
(品析划线词)②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4)阅读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简要说说父亲为什么“又改了主意”。
(5)有首儿歌唱到:“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文中的父亲在“我”心田种下了什么?(6)请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描写阿根叔收到“我”弟弟、妹妹送去茄子和豇豆时的心理活动。
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紧抱生命之树林清玄深情地抱着一棵树,感受树的生命,体会树的不凡,进入树的坚强,一旦化入树的整体,失去拥抱树的我,就会在树里,看见自己在青岛的崂山,巧遇一棵茶花树。
茶花树的岁数已无从查考,听说至少有七八百岁。
只能以“伟大”“非凡”来形容。
这棵茶花树有四层楼高,花开数以万计,使得整个庭院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片深红,美丽的深红。
所有的人为了看清整棵树,只好后退到墙边,仰望。
我走到深红的茶花树下,靠近树干,轻轻地、敬仰地紧抱茶花树。
那一刻,如同触电,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
我绕了一圈,又紧靠到树上去。
茶花树无言,却告诉我生命的无常,因为它看尽了王朝的兴衰起落。
茶花树无语,却告诉我每一次的风雨,只要经得起考验,就会变得更强大。
茶花树不动,却告诉我追求美之必要,它的岁月都是在开最美的茶花。
在崂山,茶花树还算是个婴儿,有许多树是唐宋时代就有的,还有几棵从汉朝到现在的老树。
祭拜之后,我一一去拜访老树,并深情地拥抱它们。
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在心情不佳、处境恶劣的时候,就会跑到离家不远的桃花心木林,拥抱那棵最高大的桃花心木。
树的坚强与崇高抚慰了我:“安心吧!在你之前,有许多人心情比你更差,也有许多人处境比你更坏;他们不都熬过来了吗?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你会渡过难关的。
”在城市里,周围并没有大树,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
那棵树也是饱经风霜和考验的,但它有鲜明的态度、正向的思维、坚强的意志,只要我闭起眼睛,贴近大树,一切的不如意,就风吹云散了。
我拥抱山林的大树,因为它们看尽了历朝历代人间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越一时一地的困境。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暗淡与辉煌,使我们超越了一朝一夕的迷思。
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黄山的万峰之巅,靠在一棵老松树的树干上,看着脚底的烟云风雾,内心感动莫名。
这千年老松脚下竟无寸土,它是从石头逢中生长的。
脚下无寸土,却能屹立千年,不只青松如此,历史上伟大的修行人、思想家、创造者,哪一个不是从万仞岗那毫无寸土的石头上生长起来的呢?(1)“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这传给我的“心情”具体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2)①“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作者为什么喜欢拥抱树木?②成年后生活在城市,“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这“心灵的大树”是什么?(3)最后一句话句式有什么特征?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请你举一个修行人、思想家或创造者的例子,用这个人具体的事例证明“他们也是这样生长起来的”。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2019·荆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 ,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 ,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 ,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司马迁《史记》)【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②难:驳倒。
③易置:撤换。
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竟不可得竟然B .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C . 佯败走假装D . 而绝其粮道截断(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山门圮于河介词,在B . 如其言代词,他(的)C . 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D . 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