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学领域中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和社会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它统帅着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是衡量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在医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行为准则,是评价医务人员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
全面理解和把握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既有利于深入学习医德理论,也有利于有效推进医德实践。
第一节医德的基本原则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和意义医德基本原则作为调整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作为统帅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衡量医务人员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的医德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1.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任务。
人自从母体降生于世起,就面临着与疾病和死亡的斗争,人要想拥有健康和长寿,必须借助于医学,医学担负着服务人类健康的重任。
而医学的这种神圣职责,要通过医务人员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实现。
社会愈发展,医学愈发展,医务人员的医德责任愈重大。
社会主义医德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因此,医德基本原则首先明确界定的医务人员的根本任务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通过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保障人民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即当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况时,应充分利用各种防病的有效手段,防止疾病对人体的侵害,以维护和促进其健康;当人的身心受到疾病的侵害时,应一心赴救,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诊治手段救死扶伤,以帮助其减少痛苦,缓解症状,恢复健康,延长寿命。
医务人员要担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根本任务,既应具有精湛的医术,又应具备良好的医德,那种见死不救、见伤不扶、见病不治的做法,显然是违背医德基本原则的。
2.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要求。
医学人道主义是传统医德的精华。
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我国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主张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要求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同情病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坚持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医务人员最人道的行为。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阶段,它以其固有的广泛性特征,能够适应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水准要求,又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因此,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弘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努力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宗旨。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原则问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区别于其它任何形式的医德的根本标志。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医疗卫生工作主要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人民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就为医务人员实现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创造了优越的社会条件。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高尚医德境界的表现,它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的健康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努力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与技能,认真加强医德修养,非常负责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意义1.医德基本原则最集中地揭示了医德的本质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社会道德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由于社会形态不同,不同形态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同,与其相适应的医学道德以及医德的基本原则也不同。
在以往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尽管也曾出现过一些“普同一等”、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医生,他们也确实树立了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医德价值观,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其崇尚的医德原则还难以达到高层次的境界。
而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反映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现实,反映了社会主义医务人员人生和价值追求的现实,这就最集中地揭示了医德的本质特征,并为医务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医德基本原则为医务人员的医德活动规定了总方向。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既明确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德的根本任务,又指出了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医德的基本要求,还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医德的根本宗旨。
显而易见,根本任务的明确,基本要求的提出,根本宗旨的规定,便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医务人员提出了正确的服务方向。
如果医务人员能够使自己的医学活动和医德实践沿着这一总方向前进,便可达到为病人和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不断提高自身医德修养水平的目的。
3.医德基本原则是所有医德规范和范畴的总纲。
在医德基本理论体系中,医德基本原则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医德规范是以医德基本原则为指导,制定出来的具体的行为准则,评价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医德范畴是医德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医疗过程中人的某些本质关系的反映,既受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又是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必要补充。
显然,医德基本原则是指导医德规范和范畴的总纲。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批判地继承传统医德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和医疗关系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职业特点以及当代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德提出的要求。
作为贯穿于医德整个发展过程和各个方面,统帅所有规范和范畴,构成医德体系核心的医德基本原则,具有医德境界崇高性、医德关系协调性和医德思想继承性的特征。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1.医德基本原则植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道德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现象,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反映这一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为这一社会或阶级实现其要求服务。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人民的整体健康利益引申出来的,它要求医务人员紧紧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这个最积极活跃的生产力因素,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医德基本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医德思想,科学地发扬医学人道主义的精华,正确地扬弃或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或从宗教的善恶报应出发、或从医术神授和医德天命出发的唯心主义医德观念而提出来的。
这一基本原则不仅坚持把医德现象和医德关系放到医学实践中去考察,承认医德是医学实践的产物,而且坚持把它作为调整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出发点和指导准则,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高标准。
医德基本原则的提出和贯彻,无疑会大大推动医德建设的不断发展。
3.医德基本原则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医德理论的具体化,它坚持集体主义为核心,从总体上为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指明方向。
也就是说,既强调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一切,要求医务人员为病人和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全心全意的,反对以职业作为谋私的手段,反对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思想,反对只顾个人得失怕担风险的行为,又强调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个人利益,把实现集体利益与实现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为病人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医务人员个人的正当利益和个人价值。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社会作用1.医德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医德基本原则既表明了医德理论的基本观念,又反映了医德实践的根本宗旨;既贯穿于医德关系的各个方面,又渗透在医德行为的全部过程,即它概括和表达了医德体系中最普遍、最主要、最集中的内容要求,是医德体系中所有医德规范和范畴的核心和统帅。
因此,只有抓住基本原则,才能明确“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既是医务人员的根本任务和职业特征,也是其职业手段;才能明确“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医德继承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反映,也是对医务人员基本的医德要求;才能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既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医务人员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2.医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医德评价是医德实践的重要内容,是医务人员行为的监视器。
正确地进行医德评价,是使医德原则、医德规范转化为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医德信念、医德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杠杆,对于促进医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医德评价的标准是善与恶,什么是医德的善?什么是医德的恶?如何衡量和评价医德的善与恶?进行医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是有利、自主、公正和互助,而最高标准则是看符合不符合医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因此,坚持以医德基本原则作为医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有利于病人的诊治和康复,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长寿,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利于医学发展和医德进步。
3.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的根本内容。
医德教育是医务人员加强医德修养、提高医德境界的基本途径。
医德修养是医务人员在医德方面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境界。
正因为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对医德准则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医务人员、病人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高标准,为形成正确的医德观念,选择正确的医德行为,进行正确的医德评价,追求高尚的医德境界指明了方向,所以它应该成为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的根本内容。
第二节医德的基本规范一、医德基本规范的含义与特征医德规范是医德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都有各自不同的医德规范。
社会主义医德规范有其特有的内容和要求。
认真研究和落实医德规范,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医德基本规范的含义规范,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在社会生活不同领域中有各自特定的规范。
道德规范,是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反映和概括。
医德规范是以医德基本原则为指导,制定出来的更为具体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人民群众和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评价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
有了医德规范,才能将医德基本原则转化为医务人员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