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05页回顾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熟练的进行相关的计算。

2、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提高从系统概括的能力。

3、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系统梳理知识要点,整体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难点:系统梳理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实物投影、表格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整理复习课,要整理复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大家也拿出笔来,在纸上和老师一起写,既要快,又要写工整。

(板书:整理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2、明确目标。

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看本节课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然后把你学到的知识点记下来,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看看谁设计的内容最完整,最美观。

你可以用树枝图、表格、图画等形式整理,整理完之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交流完后让每个小组的一位代表汇报你们组的情况,开始吧!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进行创造性的回顾、整理、交流,梳理成知识网络,初步内化知识结构。


展示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对遗忘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或看书,教师要恰如气愤的引导和点拨。

如有设计的比较好的,教师可直接使用学生设计的知识网络。

)同学们整理的真的太完美了,如果你感到你的整理还有不完美之处,就修改一下吧!
(设计意图:留出自主时间,让学生实施第二次创造优化。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口算练习。

(课件出示新课堂总复习第2课时第1题)
直接写得数。

﹡37×5= 18×300= 140×6= ﹡50×600=
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与你的同伴说说。

组内互学,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教师指名学生以带﹡两题为例让学生汇报讲解口算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进行评价。

2.估算及积的变化规律练习。

填一填,选一选。

(课件出示新课堂总复习第2课时第2题)
(1)350×40积的末尾有()个0。

(2)估算203×18,下面()结果比较合理(选序号。


①6000 ②89994 ③4000
(3)在乘法算是中,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

①扩大10倍②扩大100倍③扩大20倍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说说每题你是怎样么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然后集体交流。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计算。

(课件出示新课堂总复习第2课时第3题)
148×34 506×87 260×19 563×45
4.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峄城实验小学四年级有8个班,共304个同学准备寒假外出旅游,每人门票和车票需要28元,学校准备9000元够吗?
(1)你们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情况再全班交流。

(2)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法,并讲解算法。

(实物投影展示)
①估算304×28≈9000(元)
304 ≈300 28 ≈30 300 × 30 =9000(元)
学校准备9000元够够了。

②用乘法竖式计算:304× 28 = 8512(元)
3 0 4
× 2 8
2 4
3 2
6 0 8
8 5 1 2
9000元 >8512元所以学校准备9000元够了。

师:估算、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应分别该注意什么?
抽查个别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5.课件展示表格二:
算一算、填一填、写出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
学生展示的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口头叙述发现。

(实物投影展示)(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课件展示课本107页第6题
一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

新安小区有这样的草坪830平方米,每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此题既练习口算又练习笔算。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课件展示: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58双一次性筷子。

这个饭店每个月大约要用掉多少双一次性筷子?(按30天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师教育学生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要多植树造林,少砍伐数木。

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3.一个长方形的人工湖23公顷,将这个人工湖的长扩大到原来的8倍,宽不变。

扩建后的人工湖面积是多少?
(先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

重点强调此题隐含了什么规律。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五年级同学开展“爱我家乡,保护环境”活动,126个同学平均每人捡拾了11个饮料瓶、23个塑料袋。

(1)一共捡拾了多少个饮料瓶?
(2)估计一下,捡拾了多少个塑料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通过计算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教师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2.课件展示表格三:
不计算,你能将下表填完整吗?
因数2600 260 26000 26000
因数150 150 150 15
积390000
展示学生的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口头叙述发现。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回顾整理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告诉大家哪部分知识你最感兴趣?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1.在口算整十、整百数相乘时,先把0前面的数字进行相乘,最后在乘的积的末尾添上0,有几个0添几个0。

2.在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
近似到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方便计算就可的以了,但是在实际应用题中尽量估的多些,近似数越接近准确数越好。

3.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①列竖式时,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

②先用三位数乘以个位上的数字,所得的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

③再用三位数乘以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

④末尾有0的数,先把0前面的数字对齐相乘,所得的积末尾添上0,有几个添上几个。

⑤满几十向前进几,乘完后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数。

4.不计算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写出得数,有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除以)几,它的积也就乘以(除以)几。

有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同学们在用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上几位同学说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37×5=185 304×28≈9000(元) 304× 28 = 8512(元)
=30×5+7×5 304≈300 28 ≈30 3 0 4
=150+35=185 300× 30 =9000(元)×2 2 38
50×600=3000学校准备9000元够了。

2 4 3 2
积的变化规律: 6 0 8
8 5 1 2
因为9000元 >8512元
所以学校准备9000元够了。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如何激发学生重温所学知识的欲望,全面系统地复习掌握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中,通过填表引入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关知识复习,然后再回顾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2)学法指导,燃亮学生学习的指明灯。

在课堂上,我注重彰显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挖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而这时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最有价值的点金术。

在回顾复习时让学生自己进行梳理,既调动了积极性,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复习时,能灵活运用课本和新课堂中的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对教材提高的练习题,进行了灵活处理,进行适当的调整、分解、改到和补充,真正做到了根据学生实际,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让学生深刻体会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使用建议:可以根据学生程度,选择适合的题目,题量也可以适当缩减,重在方法的灵活运用上,加深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口
算、笔算方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需破解的问题:应该再大胆点放手交给学生用多种途径达到对知识的再巩固,力求复习有趣不枯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