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网络高职机电②1212高职机电①12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试卷(A 课程期末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
……成绩学号班级姓
名…
…
………… 20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装A…精髓 . 骷髅予jǐ给炽热lóuchìsuí....……àn 漩涡xuách 古刹B.雄峙zhì萌蘖
niè...……tá藏贮C.青苔i xièè不屑chǔ愕然....……n嫉àxiāo 切削档案pōu jìD. 解剖妒…...……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畏葸参禅鸠占雀巢摩肩接踵……B.寒喧坎坷严惩不贷一筹莫展……C.伸张宏伟鞭辟入里轻歌曼舞订……D.题纲参与功亏一篑牵强附会……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无论世事怎样多姿多彩,林林总总,这个核却是千篇一律,万变不离其宗。
……B.窗外正好是黄浊浊的黄浦江,江对面浦东工厂的烟囱和田野历历在目。
………C.有些记者为制造轰动效应,编造骇人听闻的新闻,这违背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原则。
……D.挂在墙上的这些装饰品,已成明日黄花,应该换下来了。
…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诚实守信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关键。
……B.虽已离休多年,但他总忘不了哥哥参军是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道主义者。
………C.规范农贸市场,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很难有大的成就。
……D.在战胜“非典”后,广东省人大就不吃野生动物等热点问题举行了立法听证会。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胡同”原是朝鲜话,有“胡人大同”的意思。
…
、《汉书》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纪传体、断代体史书。
《史记》B.《国语》、
页6 共页1 第
12高职机电①12高职机电②12高职网络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D.“序”即书序,也称“叙”或“引”,一般放在正文的前边。
6、《纳谏与止谤》中说到的太平盛世最典型的圣君和贤臣是()
A.周厉王和召公 B.唐太宗与魏征 C.赵惠王与蔺相如 D. 齐威王与邹忌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B.请收起眼泪吧!亲爱的,可敬的人民!你的泪是这样倾流不止,已经洒湿了你们的国土。
C.“快把人截住!快把人截住!”在一片令人恐怖的喊声、哭声、呼救声中,一声坚定有力的呼喊,从千尺幢中段传了出来。
D.险情像一道无声的命令,刻不容缓。
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视吾家所寡有者 B. 而君幸于赵王
C.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下列句子不含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被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于是相如前进缶 C.吾得兄事之 D.孟尝君客我
10、下列句子与“君何以知燕王”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晋人御师必于崤 B.沛公安在
C.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
二、填空题(20分)
11、《西岳群英谱》中,“西岳”是指,那么“中岳”是指
12、记叙文中常用的记叙方法有五种,分别是
13、《史记》,记事始于,迄与汉武帝太初四年,全书分为本纪、、
、、等五种体裁,被鲁迅誉为
“”。
14、《游黄山记》节选自《》,作者(人名)____________曾先后两度游黄山,此为第
次,对黄山有“”的赞誉。
15、夏衍,原名,主要作品有剧本《》、《》。
16、《胡同文化》的作者,他的代表作有小说《》、《》等。
17、“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引用朝 ( 人名 )诗中的句子。
页6 共页2 第
12高职机电①12高职机电②12高职网络
三、默写句子(10分)
18、事不目见耳闻,,可乎?
19、时浓雾半作半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翻译句子(10)
2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2、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3、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
24、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五、阅读理解(20分)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
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
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
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
地里斯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
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
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
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
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
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
页6 共页3 第
12高职网络12高职机电②12高职机电①
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
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
树木
是绿的,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
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
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
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
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
从信的宇里行间飘
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有所剥夺,也的所增添。
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很年轻”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
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
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 分段的横线中。
(21.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
“盎然”分别填入第1
) 分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22.文章第1 答
) 分。
(2.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文章第24)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 5.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分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D.) 分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66.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
“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 分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7. (3
六、作文
1.以“我心目中的老师”为题描写一位人物。
(不少于300个字)
页6 共页4 第
12高职机电①12高职机电②12高职网络
页6 共页5 第
12高职机电①12高职机电②12高职网络
页6 共页6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