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发展历程
翔殿 大 三 宫 明 大 鸾 阁
栖 金 凤 銮 殿 殿 太液池及蓬莱岛
丹凤门
含 凉 殿 玄武门
麟 德 殿
外朝、内廷: 1、规模渐小;2、宫殿前朝部分加 强纵向的建筑与空间层次;3、后寝 居住部分演变为规整对称严肃的
庭院组合。
•
中国宫殿建筑主要通过三种 艺术手法来表现: 一是在建筑的“量”上,宫殿建筑群 内的建筑体量最大,数量也最多;二是在群体布局上强调 中轴对称方式,最尊贵的建筑总是放到中轴线上,较次要 的放在两边,成为它的陪衬;三是把这种布局扩大而至全 部都城,进一步烘托宫殿的重要。
• 自春秋至唐代,宫城大多在都城中,宫城的一边 至有分建两城的。
• 另一个阶段,是从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起,宫 城处在都城之中,四面为城区所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