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一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只kě⑴望创新改变的苹果。
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因循守旧,更不会dài ⑵着镣铐跳舞,而是喜欢挣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像蝉一样,冲破躯壳的管制,真冲云xiāo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1)停车坐爱枫林晚()(2)远上寒山石径斜()(3)晴空一鹤排云上()(4)寥廓江天万里霜()(5)渚清沙白鸟飞回()(6)断肠人在天涯()3.按课文内容填空。
(6分)(1)《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作者思想之情的句子是。
(2)《秋词》一诗中表达诗人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精神的诗句是。
(3)《登高》一诗中传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
B.大心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5.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4分)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灿烂盛开。
6.)综合探究。
(6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12009年7月27日,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孟子的名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以此来比喻两国的任务是探索一条可持续交往、通向未来的道路,并期盼即使以后出现了分歧,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埋没。
材料三:法国人学习中文情况统计表项目数字年份选修中文学生(人)教授中文学校(所)中文教师(人)2004年9328 132 1352009年25687 485 388数据来源于法国《现代价值》周刊网(1)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
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2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 * * *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 * * *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下联:(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4分)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登高》,完成7-10题。
(20分)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5分)28.应如何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5分)9.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5分)10.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1-12题。
(9分)新凉徐玑①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②田畴:田地,田野。
1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的景象。
(4分)1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3-15题(13分)麦黄黄杏黄黄李翔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
”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
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
“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
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
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
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
第二天一早,3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
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
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
“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
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
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
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
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
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
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
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
”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
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
”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
”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
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
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
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
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
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
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
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
(摘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1期,有删改)13.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4分)14.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4分)15.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4三.创新写作(50分)16. 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
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一、1.(1)渴(2)戴(3)霄2.(1)因为(2)小路(3)冲破(4)寂寞凄凉(5)回旋(6)形容十分悲伤3.(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B5.示例: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待放(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6.(1)示例: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
(2)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美国和法国人)的喜爱和重视。
(或:汉语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
)二、7. 风急-冷天高-人渺小、孤独猿啸-哀鸟飞回-孤独8.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
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9. 此处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的意思。
10. 多病,潦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11.欢快鸣叫12.诗人节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
13. “苦涩地笑”,是因为他未能及时回家割麦;也未能挣到钱,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淡淡地说”是因为父亲不想为回来晚开脱,也不想宣扬自己助人之事。
14.这一颗杏子来之不易,它承载着孩子们的渴盼,也承载着父亲的责任和对孩子们深挚的爱。
15.补叙,补充交待了故事情节;使“父亲”这一形象更加丰满;表现出父亲既对家庭负责,讲究信用,又具有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三.16. 写作导航:关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此题展示的便是这种特色。
此题开口较大,所以我们首先得选择好要写的具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自然的景观,也可以是美丽的心灵。
然后对之精描细绘,语言的生动优美和情景的自然交融,是写作这类文题应当着力关注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