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街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乡镇街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乡镇街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专题调研的工作方案》,x月x日-x日,x街道组成视察调研组,由X带领街道人大代表调研街道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X村,X景区项目和x路、历史文化中心等项目,并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听取村支两委干部、人大代表、x露营地等经营业主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全面落实职责任务。

一是细化实施方案。

紧扣《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乡村振兴战略(x-x)实施意见》,结合街道实际,出台了街道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新增万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方面量化指标和政策措施。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健全街道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街道与村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每季度召开一次乡村振兴战略分析研判工作会议。

三是落实工作责任。

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

(二)集中力量抓好试点示范建设,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

x街道先行先试,集中力量抓好x村试点示范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试点工作。

x村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有x个村民小组,人口x户x人。

x村地域位置优越,位于xx南面x公里,地处x国家森林公园脚下。

资源丰富多彩,拥有耕地面积x亩,林地面积x亩,库容x万方水库x个,林场x个,茶场x个。

x村试点示范建设以生态、宜居、旅游、文明为基础,以xA景区建设和x运动休闲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康庄大道。

x.引入社会资本,助推产业振兴。

街道引进x自驾友x 露营旅游有限公司、碧桂园专业合作社、伴山湾生态农庄等全域旅游专业团队,引导和鼓励当地群众将残次林、低产田进行流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

目前,x村已成功流转农田x亩,林地x亩,总投资x.x亿元建成自驾友x露营公园,致力打造成五星级标杆营地,打造了森林康氧基地、标准游客服务系统、房车木屋、地方特色美食、特产集市、生态观光、丛林探险、峡谷溯溪、青少年课外教育等项目,让x景区跃位于“x房车露营第一环线”,成为湘西南品牌性突出的综合型旅游区。

投资x万元成立伴山湾生态农庄,建有大片果木林、大型餐厅、会议室。

建成碧占地x亩桂生态园碧,绿色的桂花一年四季飘香。

以此为基础,x村着力推进农家生态旅游项目,鼓励村民开办家庭旅馆、家庭民宿。

x.发挥特色优势,推进产业振兴。

发展特色农业,构建产业支撑。

近年来,x村充分利用近郊地域优势,结合传统优势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调优调精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发展瓜菜、养殖产业。

目前,x村的西瓜产业已打响品牌,“x西瓜”闻名全市城乡。

环保绿色有机蔬菜产业也初成规模,产品供不应求。

结合旅游打造了大型花卉观赏基地x亩,供游客长年观赏。

建有x 头以上养猪场x家,x头以上养牛场x家,规模牛蛙养殖场x家。

初步形成了特色比较鲜明,市场优势比较科学合理的种植、养殖业发展格局。

x.培育文明新风,推进文化振兴。

x村在村民中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

一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

召开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会议,评选道德模范,并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模范予以评定,并加以表扬。

在全村开展了“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

修订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

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

村支两委先后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等一系列规定,并纳入村规民约。

利用好红白理事会,由村里的老干部和有威望的族长担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和会员,全村统一标准,不准大操大办,白事不成席,一个白事的花销不能超过x元。

党员、组长、村干部以签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x.夯实绿色理念,推进生态振兴。

x村以“一源”(污染源)追溯、“三生”(生活、生产、生态)治理为切入点,以“一造五治”(植树造林、治河治水、治脏、治污、治乱、治超)为抓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

确定了“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的工作目标,先后制定了《环境整治与建设方案》、《村规民约》、《责任区负责人职责》、《农户卫生评比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将垃圾污染、餐饮油烟污染截断在源头,做到卫生不留死角,无有色垃圾,家禽圈养,房屋无乱贴乱挂,家具摆放整齐。

突出“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山头”的造林绿化。

同时实施“六化工程”,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围栏艺术化。

统一规划围墙、围栏,拆除x进山公路沿线违章建筑,修建竹篱笆艺术围栏x多米。

二是道路硬化。

全村硬化村级道路x米,乡村道路畅道无阻。

建设了x进山公路路面加宽工程,路基宽度x.xm,路面宽度x.xm,建设了排水沟。

修建了x进山公路至x市第三自来水厂x公里砂石路。

三是房屋美化。

x进山公路沿线房屋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根据x城市学院规划设计,进行了立面改造。

四是院落亮化。

共安装太阳能路灯x基,每晚x—x点使x村成为“不夜村”。

五是庭院美化,因户施策进行了庭院美化。

六是街路绿化。

各户、各院落都绿树成荫,鲜花怒放。

x.培育吸纳并举,推进人才振兴。

推进强农富民工程,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近年来,利用项目实施契机及产业发展机会,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等实用人才及致富带头人x余人,同时通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创业x人,为x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现今的x村,整洁的村道、洁净的院落,清澈的溪河,恬然的风光,如织的游人,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x.健全治理体系,推进组织振兴。

街道把x村班子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突破口,整体提升了村级组织建设水平。

建立健全了村级管理制度,实行党务、村务全面公开制度,公开内容包括村级财务、五保、低保、贫困户对象名单,村里重大事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等。

让群众了解政策和村级情况,充分享受应有的权利,村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得到明显提升,村民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得到巩固。

完善以各类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村务监督组织,加强“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组织监督”的自治模式。

推行“四议两公开”的民主议事理财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作用。

(三)加大推进实施力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加大力度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x.坚定不移抓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

坚持优势互补与产业共建原则,借力x门户、千年王城区位优势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优势,培植新的产业支柱,突出抓好三产联动发展,一产以抓特色农业为主,二产以抓农产品加工为主,三产以抓乡村旅游业为主,加强跟踪服务。

形成以x、落子铺为核心的特色种植业,以珍桂园为代表的苗木产业带,以x、落子铺、资南、城南为主线的牛蛙养殖、生态养鱼等水产养殖业,以落子铺、x、革新、资南为基础的蔬菜种植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将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拉动x经济的有力支柱。

积极培育经济发展龙头。

瞄准能够落地生根的企业,用好用活“一乡一商会”“一村一产业扶持基金一致富奔小康产业”政策,全面培育产业发展龙头。

各村(居、社区)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以引进能人的力度和帮扶能人的深度,争取更多能人回故乡、建家乡、富老乡。

重点把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引进x街道。

x.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打好乡村振兴的首要关键战役。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街道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到乡村建设发展的各方面。

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人居环境问题,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把治垃圾、治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空心房”、治污水、治厕所、提升村容村貌的“五治一提”工作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任务。

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第一,生活污水处理—水更清,村更美。

坚持高位推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强化街道主导地位,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差异,做到治污用地和环境优美和谐统一。

第二,垃圾治理—“三清一改”。

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方式。

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使乡风文明、村规民约落到实处,提升村容村貌。

第三,“空心房”整治—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加快推进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两规合一”,实现村级规划全覆盖。

遵循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必须拆旧”政策,依法依规对拆除“空心房”、退出宅基地复垦适当给予补偿,对拆除后的宅基地依照村级规划和“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原则进行开发利用。

第四,“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

科学制定改厕计划,合理选择改厕模式,严格执行改厕流程,确保“厕所革命”能够顺利实施。

建立完善政府引导、村级组织和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第五,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畜牧与环境协调发展。

狠抓“禁养区”的退养和监管,抓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实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推广。

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因地制宜,多种方式并举,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六,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