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编制说明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我公司详细研究了本招标文件的各项内容,结合我司的资源条件,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科学安排,精心组织施工,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各项内容。
计划总工期为300日历天;工程质量合格。
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2.1《**北码陆岛滚装码头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2.2《**北码陆岛滚装码头工程》工程招标图纸。
1.2.3《**北码陆岛滚装码头工程》工程招标答疑纪要。
1.2.4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以及本次招标的技术规格书等。
1.2.5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
1.3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1.3.1《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96年6月1日起执行)1.3.2《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1.3.3《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68-98)1.3.4《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3.5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其他相关技术法规和规范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2.1工程概况:2.1.1工程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为1000T级客货滚装码头一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年设计吞吐能力货10万吨、客6万人次、车1万辆。
2.1.2主要工程数量:2.1.3施工工期:计划总工期:300日历天。
2.1.4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2.2自然条件2.1地理位置拟建北码陆岛滚装码头位于秀屿区石城村,石城村地处兴化湾畔,与南日岛、乌丘岛一水之隔,距南日岛6.8海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1ˊ,北纬25°15ˊ。
2.2气象该港附近没有气象站,设计引用**前沁气象站资料。
2.2.1气温岛上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最高气温为35℃,最低气温为2℃,年平均气温19.8℃,一年中7~8月份气温最高,约平均气温在25℃以上,最冷月在1月,月平均气温11℃。
2.2.2降水年平均降雨量1130mm。
其中最大降雨量为1939mm(1983年)。
最小降雨量为762.6mm(1957年)。
每年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0%。
2.2.3风况常年风向主要以东北、东偏北为主,一般1~5月常出现东北风,风力7~9级,6~8月以偏南风,风力5~6级,9~12月多东北风,风力8~10级,台风出现在7~9月,风力10~12级,最大风速40m/s,风向偏东。
据前沁站1954~1974年资料统计,6级以上大风平均每年发生139天,月平均11天以上,多出现于10~12月,6级、8级大风主要出现在北东与东北方向,其中东北风占70%,其次为南风约占10%,偏西南向几乎不出现6级以上大风。
2.3水文2.3.1潮汐港无实测潮位资料,参照附近浮叶码头潮位资料,本港属正规半日潮,具体潮位特征值如下:最高潮位 4.06米(1985年国家高程系,下同)最低潮位 -3.43米平均高潮位 2.52米平均低潮位 -2.01米平均海平面 0.25米最大潮差 6.97米最小潮差 2.04米平均潮差 4.70米设计高水位 3.32米(高潮累计频率10%的水位)设计低水位 -2.7米(低潮累计频率90%的水位)极端高水位 4.06米(五十年一遇)极端低水位-3.43米(五十年一遇)2.3.2潮流拟建港区海域潮流属正规半日潮流。
2.3.3波浪本港无波浪观测资料,设计波浪采用厦门海洋勘察设计研究院对拟建工程海区波浪要素的计算结果。
2.3工程特点:施工前应先摸清原斜坡码头基床标高和范围,综合考滤具体施工方案,制定确实可行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时不对已有码头结构产生影响。
本工程有沉箱和方块预制,施工前宜综合各因素考滤选址、预制场生产线布置及预制场地基处理和出运码头的建设。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分清主次,先地下后地上,使宫下与文甲陆岛交通码头形成流水作业,同时施工与交叉施工交替进行,节约成本,克服施工中存在的不利因素,确保工程在质量以及进度上均圆满完成。
2.4外部施工条件2.4.1 现场施工特点本工程所在地具有良好的施工条件,本地区除台风天气干扰外,其余季节均可施工。
业主提供了施工、生活用水、用电设施等为本工程开工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4.2 材料供应材料本着就地、就近取材,施工方便的原则,用于本工程的砂、石料和土方比较丰富。
2.4.2.1石料本工程所需的石料主要为基床10~100Kg抛石,回填块石等,此石料可就地采购。
2.4.2.2 砂、碎石、水泥、钢筋本工程所用的砂、碎石、水泥、钢筋可以通过就近比价购买,通过水运或陆运的方式,运送至本工地。
2.4.3设备条件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由我司统一安排,所有参与施工的机械设备按时按期进场,停放于施工现场,听候调遣。
2.4.4 预制构件加工条件对于本工程的预制构件沉箱、实心方块等,我司将在原旧码头边空地建立临时出运码头和临时预制场地。
2.4.5 劳动力情况公司设有人力资源中心,所有分项工程所需人员通过该中心按劳动力使用计划投入工程施工中。
2.4.6 供电:由业主提供的临时用电引接电源320KVA可基本满足要求,为防止临时停电,保证施工和生产的顺利进行,配备1台100KW发电机和1台50KW发电机。
2.4.7供用水:施工区域水资源丰富,其水质和数量均能满足工程要求。
施工用水从业主提供的给水管网处引接供水管至生产生活设施处,并在生产、生活设施处各设一个50m3蓄水池,以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的正常供应。
2.4.8 通讯条件施工现场配两部有线电话,其中一部配传真机,电脑2台,移动电话多部,大功率对讲机一台和手提对讲机10部,作为现场施工通讯工具,形成工地立体通信网,保证工地通讯畅通。
2.4.9 动力及设备条件本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均为我司拥有,由我司统一安排,所有参与施工的机械设备都经过严格检查,维修保产,并由熟练的、持证的操作工人操作,动力及设备条件完好,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
2.4.10 外部交通本工程接陆上交通设施完善,水上陆上交通十分便利。
2.5水工结构(1)码头平台斜坡码头平台结构采用抛石基床一实心方块一块石混凝土胸墙一丁砌条石面层结构。
基础坐落在残积砂质粘性土层,采用10kg~100kg抛石基床,抛石基床厚2m,肩宽其顶标高为-5.7m,为确保基础的抗冲刷稳定,在基础上抛设混凝土护底块或大于600kg大块石护面。
实心方块一层安放出水,方块顶标高为-1.7m,方块间垂直砌缝的设计宽度为0.03m。
靠船平台采用两侧直立的结构型式,采用抛石基床一沉箱-块石混凝土胸墙一混凝土面层结构。
基础座落在残积砂质粘性土层,采用10kg~100kg抛石基床,抛石基床厚2m,肩宽其顶标高为3m,其顶标高为-5.7m,为确保基础的抗冲刷稳定,在基础砌缝的设计宽度为0.05m。
沉箱上部为混凝土胸墙结构,墙背坡度为2:1。
靠船平台上设有挡浪墙等附属设施。
斜坡道及西侧小平台面层均采用800mm厚丁砌条石面层,面层下铺设200mm碎石垫层,靠船平台面层为250mm厚混凝土结构,面层下铺设100mm碎石垫层、150mm摆石垫层。
(2)引堤引堤分为两段,都采用两侧直立的重力式结构。
端部由原斜坡道加高并向东侧加宽形成,从下往上为抛石基床一块石混凝土胸墙一砼面层结构,基础座落在残积砂质粘性土层,采用10kg~100kg抛石基床,肩宽为3m,,为确保基础的抗冲刷稳定,在基础上抛设大于600kg大块石护面。
块石混凝土胸墙顶宽1.2m、墙背坡度为5:1,墙顶为1mX1m 现浇混凝土压顶。
面层为250mm厚混凝土结构,面层下铺设100mm碎石垫层、150mm摆石垫层。
引堤根部142.5m直接将原斜坡道加高形成,在原斜坡道上企砌筑块石混凝土胸墙,胸墙顶宽1.2m、墙背坡度为2:1。
面层与引堤端部相同。
(3)驳岸驳岸采用抛石基床一干砌条石一浆砌条石胸墙一砼面层结构。
基础座落在残积砂质粘性土层,采用10kg~100kg抛石基床,抛石基床上部为0.5m厚的干砌条石结构,块石混凝土胸墙墙身顶宽为1.2m,顶标高为4.4m,墙背坡度为1mX0.8m 现浇混凝土压顶。
陆域回填开山石,其面层为0.2m厚混凝土结构,面层下铺设100mm碎石垫层、150mm摆石垫层。
2.6施工条件及施工说明2.6.1施工条件⑴、拟建码头施工时受波浪影响较大,应避开台风和大风期施工。
⑵、单个方块或沉箱重量控制在200吨以内,要求施工单位具备该重量起吊的施工机具及水工施工资质。
⑶、现场浇灌砼所需水电由施工单位与业主协商解决。
2.6.2施工说明⑴、在施工期间,当基槽开挖至设计深度时,应对土质进行核对,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要求不符,应及时会同有关部分研究解决。
⑵、抛石基床应采用10~100kg重的块石,并注意级配。
石料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在水中饱和状态的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②未风化,不成片状,无严重裂缝。
抛石基床厚度不小于0.5m。
⑶、基床应做细平处理。
当进行基床细平时,对于大块石间不平整部分,宜用二片石填充,对二片石不平整部分用10~30mm碎石填充。
⑷、基床整平后,应及时安装方块(或沉箱),以免基床破坏;安装沉箱后,应及时回填空腔内块石,以保证沉箱安全。
⑸、方块、沉箱安装时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安装,方块、沉箱入水应缓缓下放。
⑹、块石混凝土胸墙和条石(块石)胸墙所采用石料的水中饱和强度不应低于50MPa,浆砌块石砌筑所用水泥砂浆强度为M15。
⑺、后方陆域应留有0.5%的排水坡度。
⑻、方块、沉箱预制场预制场设在堆场位置,预制场顶面整平后,每平方米承载力应大于6吨。
三、施工准备工作3.1施工准备工作3.1.1、施工准备工作内容:(1)现场组织机构的建立,制订项目经理部岗位责任制,开工前由我司领导组织召开本工程项目策划会议;(2)技术准备: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等方面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认真熟悉图纸,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劳动力、工程材料等工作计划;(3)施工人员、施工船机进场;(4)施工临时便道,施工用电及用水线路布设;(5)临时生活、办公及临时工程等设施的建造;(6)办理施工许可证、进场手续;(7)施工基线布设和测量点校核。
3.1.2施工准备工作顺序3.1.3项目部主要技术力量配备和主要责任3.1.4项目部组织机构项目部组织机构网络如下:3.2测量工程:测量控制网由建设单位提供控制点和水准点后,在工程开工前应对水准点及控制点进行复核,并根据这些测量控制点在陆域引测,布置测量基线,设立测量控制网。
3.3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进度计划依据标书、业主要求的施工总工期不超过330历日要求。
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司强大的施工技术力量及优势,保证按期完成,其施工进度安排详见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四、施工协调管理4.1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1)如果我司中标,我们即与设计院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的施工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