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教师的建议选择填空题

给教师的建议选择填空题

一、填空题(18分)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其中占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3、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4、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我们的阅览室。

6、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8分)1、画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

(对)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这句话是对的。

(对)3、直观手段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好的方法。

(对)4、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

(对)5、学习愿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因。

(错)6、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方法是合作性学习法。

(错)三、单项选择题(18分)1、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A、学习的时间B、自由支配的时间C、思考的时间D、玩耍的时间2、第十七条教会学生观察即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

A、教会学生观察B、教会学生学习C、教会学生思考D、教会学生学会阅读3、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 C )。

A、罗曼B、费尔巴哈C、巴甫里克D、彼嘉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A、识字教学B、词语学习C、句子学习D、思考问题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首先得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

A、儿童的健康状况B、儿童的思维能力C、儿童的家庭状况D、儿童的动手能力6、(、使用草稿本)是“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的一个挽救的办法。

A、检查B、使用草稿本C、复习D、学会阅读1、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是由于他们( 充分的阅读 ),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2、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

3、“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4、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5、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二、选择题:(15分)1、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在( B )里学习的年代,是儿童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身体的、审美的发展中整整的一个发展时期,A、中学B、小学C、幼儿园D、高级学院2、在低年级( C )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植物之不可少一样。

A.思考 B、游戏 C、观察 D、练习3、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那么首先要了解的是学生的( A )。

A、健康B、受过怎样的教育C、家庭情况D、智力三、判断题:(20分)1、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

所以我们可以放任自流。

(错)2、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对)3阅读是正是达到让学生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对)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些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游戏(错)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

3、在《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文中,作者认为:“知识——这就意味着运用。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做到让“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4、“两套教学大纲”指:第一指学生必须熟记和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指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来源5、思维课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

(《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1、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生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9*3’=27分)1、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和我们新教育实验中共同提法的是让学生不停的(C)。

A思考B、劳动C、课外阅读D、观察2、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B )。

A、学生教室B、学生阅览室C、教师办公室D、学校图书室3、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A)。

A、巴甫里克B、费尔巴哈C、罗曼D、彼嘉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是( A )。

A、关心儿童的健康B、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C、教育学生热爱劳动D、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5、怎样才算了解儿童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首先得了解(A)。

A、儿童的健康状况B、儿童的思维能力C、儿童的家庭状况D、儿童的动手能力6、教育,首先是( C )。

A、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B、发展学生的智力C、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D、培养学生的记忆力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A )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

A、画图B、写字C、劳动D、读书8、小学的主要任务是( A )。

A、教会儿童学习B、教给学生知C、培养记忆力D、发展学生的智力9、( C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A、学习方法B、学习技巧学习愿望D、学习能力《班主任工作漫谈》阅读测试答案一、填空15分1、第一章第二节《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中认为,(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

2、第一章第十一节阐述了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分别是:(各类人才)(真挚的情感)(创造性的劳动成果)3、第二章第一节里,魏书生认为我们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4、第三章第五节告诉我们座右铭上要写清这样的三部分内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加上照片)(自己要追击的同学的名字)(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5、第七章第十三节告诉我们,在魏书生老师的班里,班规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

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6、在第四章《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种种》中,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可以(写心理病历)、(写说明书)、(做好事)(唱歌)。

二、单项选择题10分1、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乐观者则在每个困难中都看到( C )。

A 困难机会B失败机会C 困难成功D失败成功2、人如果学会了驾驭自己的( C ),驾驭自己的认识,驾驭自己的感情,他就从一个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了。

A 知识B智慧C智力D才能3、要为()寻找条件,不要为( B )拼凑理由。

A 成功、失败B前进,后退C前进、失败D成功、后退4、多干(),少说();多琢磨(),少琢磨( B )。

A事,话,事,人B实事,空话,事,人C好事,废话,人,事D好事,空话,好事,人5、教育改革的关键是( C )的改革。

A教育制度B教育理念C教育思想D教学方式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中认为,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

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2、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指的是:(各类人才)(真挚的情感)(创造性的劳动成果)3、第二章第四节《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里指出,(培养学生成为目光远大的人),是现代教育的任务之一。

4、第三章第七节《控制“三闲”》中“三闲”指的是:(闲话)、(闲事)、(闲思)。

5、第三章第八节《学生座位自愿组合》里提出组合的两个条件分别是(有利于学习)、(四厢情愿)。

二、选择题1、多干(),少说();多琢磨(),少琢磨()。

( B )A事,话,事,人 B实事,空话,事,人C好事,废话,人,事 D好事,空话,好事,人2、教育改革的关键是( C )的改革。

A教育制度 B教育理念C教育思想 D教学方式3、搞好班级管理的根本精神是(D)。

A : 激励B : 协调C : 指挥D : 民主4、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经验最强调的是(A )。

A :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B : 要讲原则C : 要讲计谋D : 有亲和力三、判断题1、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

(√)2、节省互斗的时间,应该是人们研究的生活艺术。

(√)3、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4、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

(√)5、如果你抢着当比较乱的班级的班主任,那么你便有了一个增长能力、锻炼自己的机会,但却失去了显示自己才干的舞台。

(×)6、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起互助关系。

(×)7、魏老师建议青年教师:一定要学会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

(√)8、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

(√)1.“魏老师的报告感动人,吸引人,教育人。

平时,我们无论哪级领导作报告,可以说没有超过两小时的,而魏老师的报告作为3天半,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孔繁森)在听完魏书生报告后所说的话。

2.魏书生认为自己当班主任主要靠两大点,一小点。

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引导学生强身健体)。

3.魏书生用这样一句话表述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4.对于班主任的服装与发型,两点要求即可:1.(整洁);2.(大致符合当时当地的大众服饰习惯)。

5.魏老师要求学生控制“三闲”,所谓“三闲”,即(闲话)、(闲事)、闲思。

二、选择题(10分)1.魏书生老师看的次数最多的书是( B )A《中小学班主任手册》 B《班主任》C《班级教育管理学》 D《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2.学生犯错时,魏老师常用的一种纠正方法是(D)A罚站 B面壁思过 C当作没有发生一样 D定说明书3.对于教师的职业有两句经典的座右铭(A)A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B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魏老师曾经为学生讲过苏霍姆林斯基的(C)A《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B《裙子》C《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D《前方是什么》5.魏老师在上公开课前,常用的消除学生紧张情绪的办法是(A)A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B唱歌 C读书 D面带笑容三、判断题(10分)1.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