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与智力摘要:智力优劣跟大脑的发育有很明显的关系。
为了维持大脑良好功能和神经信息的迅速传递,除了保证足够营养供给外,还应对大脑进行许多相应的“锻炼”。
关键词:大脑;智力;发育;开发正文:大脑:大脑又称端脑,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人类为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脊椎动物的端脑在胚胎时是神经管头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后发展成大脑两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层和基底核两部。
大脑皮层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
皮层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
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广义的大脑指小脑幕以上的全部脑结构,即端脑、间脑和部分中脑(见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由约140忆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
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
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
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左右脑分工的观念确立:真正确立左右脑分工的新观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院的教授、著名生物学家斯佩里。
他和他的学生开始在动物身上进行裂脑实验研究,并发现当切断猫(随后是猴子)的左右脑之间的全部联系时,这些动物仍然生活得很正常。
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们可以训练两个脑半球以相反的方式去完成同一项任务。
后来他们又对裂脑人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对严重癫痫病人切断两半球之间的神经联系,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半脑半球。
结果发现,各自独立的半球有其自己的意识流,在同一个头脑中两种独立意识平行存在,它们有各自的感觉、知觉、认知、学习以及记忆等。
也就是说,左脑同样具有右脑的功能,右脑也同样具有左脑的功能,只是各有分工和侧重点而已。
如果进行形象一点的描绘,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
右脑就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
不擅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
左右脑两部分由3亿个活性神经细胞组成的胼胝体联结成一个整体,不断平稳着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信息连接起来。
奇迹般的事实说明脑功能是一个整体,而且一个半球可以代替另一个半球的功能,半个大脑也能挑起一个大脑的重担。
斯佩里的研究,在科学史上是相当有特色的。
他是在设计大量精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形象的”推理,从而得出两半球功能性差异的科学结论。
由于这一杰出的贡献,1987年,他荣获了诺贝尔奖。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同的科学论断得到了医学界、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正是由于斯佩里的这项研究,促使我们产生了右脑革命的新观念,使我们开始认识右脑的工作,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去探索心灵中那些空闲的空间。
关于左右脑的另一种说法完全可以看成是对斯佩里脑科学成果的补充,即认为左脑储存的信息一般是我们出生后所获得的,在左脑反复得到强化的信息最终转存在了我们的右脑,而右脑继承了我们祖先的遗传因子,是祖先智慧的代言人。
三、人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今天,我们在斯佩里的结论基础上经研究总结出:我们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
左脑具有语言功能,擅长逻辑推理,主要储存人出生以后所获取的信息。
我们日常生活用的最多的就是左脑,因此又将其称为“现代脑”。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能力,但不具有语言功能。
右脑的信息来源渠道:一是人出生后凭直观感受直接摄取的;二是经过左脑反复强化的信息转存的;三是祖先所经历的人和事经过浓缩后遗传下来的。
因此我们又将右脑称为“祖先脑”。
人的大脑是个神奇的东西,世界已知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它那般精密。
1.大脑约拥有10000亿个细胞,其中只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其余的是为大脑细胞供给营养的星状胶质细胞。
而人类的大脑皮层拥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这140亿个神经细胞是人类最活跃的思考细胞,还有一部分是用来思考人的身体状态的,比如说你的心跳消化呼吸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都是由这部分控制的。
2.人类的大脑在2岁前进行急速发育,在儿童时期高速构造,到成人20岁时,大脑的可塑性变得很低,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成人都那么的固执与自以为是。
大脑细胞每天都在死亡与再生中更新,只是再生的速度不同,进行大量脑力劳动的人大脑细胞生成的快,而懒人和超负荷使用大脑的人细胞死亡快,年龄并不是绝对性因素。
3.大脑的体积并不能代表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你也可以自己判断。
举个例子,是不是越大的手机越智能呢?是不是越大的物体就越重呢?当然不是。
智力或许与大脑的密度有关系,但是证据不足4.大脑的利用率是百分百,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的智力已是上限,因为人的神经细胞之间存在着神经连接突触,怎么连接有无数种可能,因此也决定人的性格,知识,智力和记忆。
就像汉字,只有几千个,你可以用汉字谱写优美的篇章,也可以平凡无奇。
5.人的大脑与肾脏有关。
在人的身体里有一种很珍贵的营养素,暂时把它称作生机素。
生机素分配给人的造血细胞,大脑,和生殖细胞。
生机素越多人的智力就越高。
所以大失血以及纵欲都会降低智商。
6.胼胝体核心。
人有左右脑之分,胼胝体即时左右脑的连桥,当左右脑达到一个整体工作状态时,智力提升5-10倍。
7.自信。
自信会产生积极的脑电流,如果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不行,那么就会有抑制电流阻碍自己的智力,所以自信是重要的前提。
智力: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构成智力的五种因素:1、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学习训练中增加一些训练内容如观察和想像项目,通过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2、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
如我们好的学员能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这就是注意力强的体现。
3、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
如我们到老时也还记得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少年时家庭的环境等一些场景,那就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
4、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
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
智力的影响因素:1.遗传与营养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
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
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
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2.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
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美国布鲁姆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把5岁前视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17岁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其余30%是4-7岁获得的,另外20%是8--17岁获得的。
3.教育与教学智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和教学不但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运用分析和概括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时,不仅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掌握了把这种方法作为思维的手段,如果把这种外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渐转化为内部概括的思维操作,这方面的能力便形成了。
4.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爱迪生的启蒙教师是自己的母亲,但实验是他创造发明的基础,是他才智形成的重要条件。
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
如果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无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多么不同,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点,即醉心于自己的事业,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顽强与困难作斗争。
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也只能是平庸的人,既不可能取得成就,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谈起。
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和宝宝一起做游戏,是这时期开发宝宝智力的好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3种游戏来增长宝宝的智力:1、找玩具方法:大人同宝宝玩耍,在兴趣正浓时当着他的面将他的玩具放在大人的口袋里或枕头下、床单下。
当玩具被找到时,大人应马上抱起宝宝,称赞他“真棒!真聪明!”。
由此鼓励宝宝发展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并为其树立物体恒在的观念。
2、发展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游戏:选择色彩鲜艳的脸谱、各种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镜子、图片、小动物等,先做示范,把同种颜色的玩具摆在一块,然后让孩子跟着做;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的听力玩具,如小摇铃、拨浪鼓、八音盒、风铃等,陪同孩子玩耍的时候,可以随着玩具发出的声音教他们念不同的发音;3、培养认知和触感能力的游戏:首先,教孩子照镜子,让他逐步“认识”自己。
比如,把宝宝抱在镜前,拿着他的小手指他的鼻子说“鼻子”,然后再拿着他的小手,指大人的鼻子,如此反复直到他会指着鼻子说鼻子。
接着,可以教宝宝认识其他事物:取用不同手感不同质地的玩具,如绒毛娃娃、丝织品做的小玩具、积木、海滩玩的球等,教他认事物、培养感觉、辨大小、辨颜色,还有“撕纸”、“捡豆豆”、“扔东西”之类的动作。
传统的智力以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家长主要关注孩子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的培养和发展。
加德纳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家长应该及时将开发孩子“智力”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注重孩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