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叉作业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交叉作业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格尔木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
工程名称: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土建及金属结构制安工

合同编号:NLGL3-2012-1
交叉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那棱格勒河项目部
2014年4月10日
批准:审查:校核:编制: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是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厂房及尾水、职工生活区土建及金属结构、启闭设备安装工程。

溢流坝采用堆石混凝土坝型,溢流坝坝顶高程为3154.00m,坝底高程为3130.30m,最大坝高23.80m,坝长为32m,体型为重力坝型式,后坡尾部设鼻坎挑流,。

三孔泄洪冲砂闸布置于河床右侧,闸体为C20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底板表层设0.3m的C40硅粉混凝土,闸后设C20钢筋混凝土消力池,底流式消能,池后设深5m的抛石防冲槽防冲。

进水闸布置于隧洞进口,泄洪冲砂闸右侧,进水闸按竖井式布置,内设工作平面钢闸门一道,井顶设有宽5.2m的C20钢筋混凝土工作桥和卷扬式启闭机一台。

闸孔尺寸为5.4m×5.4m,闸后设长6m的渐变段与隧洞相接。

竖井上游的入口处,布置两个拦污栅,以防漂浮物进入隧洞。

因此我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发现进水闸竖井开挖过程中与泄洪冲砂闸混凝土浇筑存在交叉作业,机电安装、金属结构安装与土建混凝施工存在交叉作业。

为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特编制交叉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目的、范围、依据
2.1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切实落实,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的交叉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2.2适用范围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进水闸开挖与泄洪冲砂闸闸墩胸腔浇筑的交叉作业工点,金属结构制安与土建混凝土施工交叉作业工点,厂房机电安装与土建混凝土施工交叉作业工点。

2.3编制依据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那棱格勒河三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三、交叉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
交叉作业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隐患众多、事故多发的地段。

其特点是:
⑴交叉作业的形式多样,其结构、外形多变,施工方法必将随之改变。

⑵位置固定,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造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多要随着施工的进行不停地流动。

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⑶点多、面广、施工流动性大,这给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难。

⑷交叉作业处在高、大、深,露天高空作业多,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四、交叉作业具体施工方法
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交叉作业。

必需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
隔离设施。

(1)、泄洪冲砂闸右岸与竖井接壤处,在进水闸竖井开挖的同时要进行泄洪冲砂闸闸墩、胸腔浇筑,由于竖井开挖位于3166平台上为垂直洞挖方式开挖,所以在爆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泄洪冲砂闸处施工人员的安全。

为保证泄洪冲砂闸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竖井开挖时要求首先进行进水闸竖井边坡危石处理,并定期对边坡危石进行清除。

(2)、要求竖井进行爆破作业,必须与泄洪冲砂闸错开作业。

为避免竖井爆破作业影响泄洪冲砂闸闸墩施工,可将爆破时段安排在早晨上班之前或下午下班之后。

爆破作业后需派专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防止右岸边坡岩石因爆破而引起的震动导致掉落伤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并对边坡松动岩石及时进行清除。

(3)、发电厂房机电安装、金结安装与土建混凝土施工存在交叉作业。

为避免在同一工作面多工种作业相互影响,故在施工工序上进行优化。

即土建施工先完成厂房四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将中间机墩及风罩等机电安装较多的环节空出,根据机电安装的进度作为调节仓号进行浇筑。

施工过程中按以上措施循环进行施工,以保证各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五、实现安全目标的保证措施
5.1安全目标
我项目部承诺的安全目标为:
⑴各类重、特大事故为零;
⑵工伤死亡事故为零;
⑶负伤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
⑷一般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率进一步下降;
⑸无重大坠落、火灾、爆炸、倒塌等恶性事故或事件发生。

5.2组织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安全生产副经理主抓安全工作。

同时安全生产办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石世亮
副组长:王志成、李会彬
组员:马伟、陈晓东、张维学、刘彦国。

⑴深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上岗证》方准上岗,未经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人员,干部不许指挥生产,工人不准上岗作业。

电工、架子工、质检员、安全员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调换工种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培训。

⑵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

建立以各类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奖罚细则,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整改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使全体施工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⑶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工地建设,搞好文明施工。

施工中严肃施工作业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护设施上,做到文明施工,有条不紊。

5.3高空作业的安全保证措施
(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必脏病、贫血、癫痫病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

常用的工具应系在身上。

所需材料或其他工具必须用牢固结实的绳索传递,禁止用手抛掷,以免掉落伤人。

(3)凡2m以上悬空和无平台处作业要佩带安全带,挂妥安全带钩。

有平台的要安装好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防止跌落。

(4)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都要戴好安全帽和扣好帽带。

登高作业人员要穿胶鞋和软底鞋,不准穿拖鞋、硬底鞋以防滑倒和摔下。

(5)六级以上大风,禁止进行高空作业。

(6)搭设和使用脚手架,严格遵守有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

吊、挂式脚手架使用的钢丝绳和其它绳索,不得有缺陷并满足规定安全系数。

5.4施工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⑴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⑵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⑶每天上班前,安全员必须进行交代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之外。

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必须停止施工。

⑷高处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体,应一律先行撤除或予以固定。

所用物件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清理时应采用传递或系绳提溜方式,禁止抛掷。

⑸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

任何人都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

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时,必须经有关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的可靠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复。

⑹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

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⑺冲砂闸支模、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与竖井,在交叉作业中,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时操作。

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

不符合此条件,中间应设安全防护层、停止作业或者相互商量错开作业,并派专人进行监管。

⑻工地的安全防护设施要齐全有效,要有明显的警示警告标志。

⑼不同的基础施工要严格遵守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⑽进水闸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破作业单位必须提前24小时书面通知邻近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

被干扰方应积极配合做好人员撤离、设备防护等工作,在被干扰方未做好防护措施前,不准进行爆破作业。

并在爆破前30分进行口头通知,确认人员和设备撤离完成;确定爆破指挥人员、爆破警戒范围和人员、爆破时间。

爆破时应尽量采用松动爆破,特殊部位应采用覆盖或拉网,防范飞石伤人毁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