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叉作业方案

交叉作业方案

燕郊港中旅海泉湾一期北区项目交叉作业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查人:批准人:编制单位:北京兴安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29日目录1 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工程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参建单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建筑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立体交叉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分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主要立体交叉作业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 安全生产责任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 定期检查与人跟踪相结合检查制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5 坚持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6 坚持使用安全“三宝”制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7 监理工商事故处理制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8 安全隐患与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 立体交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 实现安全目标的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 安全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 组织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 高空作业施工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1 高处作业的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2 施工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 施工用电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1 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2 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3 配电箱的安全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定期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 其他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传染性疾病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3、中毒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4、毒事故应急流程应遵循的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5、中毒事故的应急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6、中毒发生时人员疏散应避免的行为因素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编制依据1.1港中旅海泉湾项目一期北区1~10#楼顶钢结构结构施工图。

1.2建设用地的周围环境及现场情况。

1.3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

1.4河北省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

1.5本公司颁发的文件、工艺标准及公司拥有的技术力量。

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1.1参建单位2.2建筑概况港中旅•海泉湾一期北区项目工程,主要由1#、2#、3#、4#、5#、6#、7#、8#、9#、10#楼和地下车库组成,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6万m2。

地库为地下1层,塔楼为地下2层,地上24~34层,建筑高度约为100m。

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商业区为独立基础,地库为框架结构类型,塔楼为剪力墙结构类型。

主楼工程概况注:上表中仅体现本工程大面特征,局部有变化处未做说明,现场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3.立体交叉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分布立体交叉施工时一个技术复杂、隐患众多、事故多发的难题。

其特点是:(1)立体交叉的形式多样,其结构、外形多变,施工方法必将随之改变。

(2)位置固定,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造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工人、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多要随着施工的进程不停地流动。

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3)点多、面广、施工流动性大,这给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难。

(4)立体交叉处在高、大、深,露天高空作业多;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等诸多危险因素。

4.主要立体交叉作业点(1)塔吊、井架、施工升降机的垂直施工;(2)外墙装饰交叉作业与土建施工;(3)脚手架、防护架搭设和拆除与土建施工;(4)门窗安装施工高处作业与土建施工;(5)屋面钢结构安装与土建施工;(6)外幕墙施工与土建施工;5.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5.1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人员及施工队长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有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有针对性安全保证措施,建立健全各级、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5.2 定期检查与人跟踪相结合检查制度施工项目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跟踪检查,每天根本巡回检查,消除事故隐患,边检查边整改,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纪行为。

检查重点围绕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电气作业、机械作业等方面进行,防止发生高处坠落、高处坠物、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

确保安全施工,并完善书面签字。

5.3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工程项目及各项分部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全体参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分项工序或每个工种施工前由专职安全员对班组长及兼职安全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施工前由班组长及兼职安全员对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5.4(1)对入场的工人进行严格的“三级”教育,使每一位员工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了解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及相关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2)经常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工人不得违章作业和不得有违章作业和不得有违纪行为。

(3)监理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各班组每周开一次安全例会,班组每天开展班前(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班后下岗检查,每月开展安全讲评活动,并记录和考核。

5.5 坚持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监理特种作业人员(焊工、起重工、电工、架子工等)花名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5.6 坚持使用安全“三宝”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好安全帽,坚持使用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5.7 监理工商事故处理制度施工现场实行工伤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监理事故档案,并认真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5.8 安全隐患与安全事故处理制度与土建交叉施工作业阶段,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及时发现的安全隐患,项目部应立刻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员应对纠正和整改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记录。

如果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做好标识,保护现场。

项目部应对事故展开调查,按规定向上级安全部门递交安全事故报告。

6.立体交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立体交叉作业的情况下,应对危险作业规范予以明确,并作出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作业的规范、作业程序、人员配合的问题、危险点的情况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2)当立体交叉作业过程中出现模板拆除、脚手架拆除等作业时,还应对危险作业范围拉警戒带,限制作业人员进入现场。

(3)立体交叉作业过程中应有专职安全管理热暖现场监督,统一协调指挥,杜绝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情况发生。

(4)作业过程中,隔层间出现上下交叉作业时,不鞥在同一垂直方向上进行操作,下层的作业位置必须在上层高度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

(5)当下层作业位置在上层高度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内时,则应在上下作业层之间设置双层防护层,防护层应采用坚固材料搭设,必须保证上层作业面坠落的物体不能击穿此隔离层,防护层的搭设、支护应牢靠,在外力突然作用时不至于垮塌,且其噶偶不影响下层作业的高度范围。

(6)各交叉作业层的作业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扣紧帽绳,存在高处坠落危险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7)各层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各层的指挥号令不能互相影响,造成混淆,作业人员应随时保持警惕,对意外情况应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8)上层作业时,不能随意向下方丢弃杂物、构件,应在集中的地方堆放杂物,并及时清运处理,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物料带,以便零散物件随身带走。

(9)上层有起重作业时,起吊物件必须绑扎固定,必要时以绳索予以固定牵引,防止随风摇摆,碰撞其他固定构件,严格遵守起重作业操作规程,其中无间严禁越过下层作业人员头顶。

(10)遇到6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气、浓雾、能见度不良等情况时,严禁进行立体交叉作业。

7.实现安全目标的保证措施7.1 安全目标杜绝因施工作业、施工用电和施工机械设备等引起的事故;杜绝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火灾、高坠等重大事故。

7.2 组织保证措施(1)监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详见立体交叉施工应急预案。

(2)深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培训的管理人员不许指挥生产,工人不准上岗作业。

电工、架子工、质检员、安全员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监理和完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

建立以各类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奖罚细则,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整改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使全体施工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工地建设,搞好文明施工。

施工中严肃施工作业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监理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护设施上,做到文明施工,有条不紊。

(5)确定施工现场的重点防护部位,明确防火负责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施,明确防火负责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施,确定灭火预案和重点防火部位的警示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