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 新 与 创 业 的 关 系

创 新 与 创 业 的 关 系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 8 0 3班学号:0700010119(47)姓名:王海军目录开题报告 (3)摘要 (3)前言 (4)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6)(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6)(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6)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7)(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7)(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7)(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8)三、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8)(一)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8)(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兴趣 (8)(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9)(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

(9)四、案例分析 (9)五、结论 (10)参考文献 (10)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关系研究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制0803班姓名:王海军摘要21世纪是电子商务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型时代。

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的创新与创业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由于就业难,所以被迫选择自我创业,可到头来头破血流,血本无归,甚至家破人亡,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不要盲目创业,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更深层次地去选择创业。

本文试图把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第二部分,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

第五部分,总结。

【关键词】创业;创新;技能创新前言19世纪是农业时代,20世纪是工业时代,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创业型时代。

农业时代务农,工业时代打工,信息时代要学习。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很多人工作找不到,选择自我创业。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领导对任何工作事业都在鼓励和要求创新。

当然创业也不例外,21世纪创业者要想在社会立一席之地,必须得创新。

创新的思想总被前辈们不停的讲述着,儿时不曾明白其中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飞逝逐渐在脑海之中浮现答案。

可这个答案让人压力巨大,“创新”二个字,写出去、说出去十分容易,可能做到的并付出行动的人实在太少。

有很多原本发源于中国的那些技术,当流传到国外的时候,国外的创新人才不断的思考和研究,让那些原本发源于中国的技术,最终成为国外的国家的优势技术,那是因为他们重视创新的科技人才。

“创新”不单单是二个字的本意和表面含义,其中还蕴藏着深层的含义。

很多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前辈总是在临终前说一句话“中国要富强就要时刻培养创新人才。

”这句话是多少个英雄前辈的临终遗言。

中国的创新人才并非少的找不到,而是没有一个组织或者一个机构来长期挖掘创新人才的所在。

因为中国的人才太多,一个创新的点子并不一定马上就被人发现,因为一个创新的思想并不能马上实现其价值。

因为创新的思想需要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

很多创新人才完全被拒绝在求生的门外。

让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完成创新,只能暂时放弃或者永恒的放弃创新的思想。

这是我们的一大损失,是人才的浪费。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合理利用人才,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源行业的项目策划,我能深深的体会到企业需求创新人才渴望,犹如沙漠之中饥渴旅行者在四处找寻水资源焦急。

而那些创新人才寻求伯乐也是万分的焦急,同样伯乐也在苦苦寻求千里马。

需求者与供应者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是无法一一对应,永远都不会饱和。

无数的人才被培养,而无数的无耻行为也贯穿心灵深处,儿时的那份生活环境的平静已经不在现在的都市存在,邻里之间都是无视,因为彼此存在的太多的不信任。

因为素质的降低让人逐渐产生排斥心里。

未来的世界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假如有一天我们都老了,那么是不是人与人之间就冷酷无情,那么老人与老人之间只能以泪洗面。

提高人才素质是比培养更多的人才更加重要,合理利用人才是众多企业的责任。

当我发现国营企业很多事情并非与民营企业相同,效率明显下降很多,因为很多都是多劳动不多得、少劳也不少得,让人们产生懒惰的心理。

当我看到这一幕幕的景象的时候,我心中有很多的苦恼和无奈。

我年轻我可以不计较那些,我宁愿多劳少得也不会计较那些不劳动就获得的做法,人活着总需要付出,然后得以回报,如果一味的贪婪和懒惰,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放纵自己,把自己的才华都埋没到懒惰的惯性之中。

我们不是没有创新人才,只是更多的人才追求安稳和生活,只有少部分的人追求为生存和革新思想勇敢的进行拼搏和奋斗。

安逸的生活的人,我们不去进行评论,可那些为敢于奋斗和努力的人们,我们是否更应该给予支持,尤其是企业。

更应该扶持那些敢于打破传统思想捆饶的人才。

创新这时就进化出创业,自主创业是很多有激情和远大抱负的人才的梦想,而面对无数的贫穷的人群,没有充足的资源启动创业,而苦苦挣扎在创业路的边缘的人并不是不合格的人才,而是没有合适和适合的人来带动,我们社会不缺少的是富翁,我们缺少的是富裕之中的商人更多的带动企业的弱小的新的创业者。

记得大学与高中课本之中学到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然而能做到的企业家又能有几人。

创业之者必须需要勇敢的胆量和自信,更需要创新的思想和耐心。

还需要创业先锋的带领,创业者更多是创新人才的聚集群体。

国家需要创新人才,其中大部分人才可以在众多的创业者之中发掘,定会培养更多的建设国家和造福社会的人才。

人才创业以创新的思想进行奋斗,已经成为创业路上的前辈之人,更多的需要辅助刚刚进入创业路上的新人,我也是其中一人,大学毕业就不断尝试,可不曾有前辈指引方向,苦苦的挣扎在创业路的边缘,想必与我一样的人群那更多犹如沙砾一般之多,这些人群更需要指引方向,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创新人才,也是未来的企业的接班人,同样也是建设国家不可缺少的创业人才。

我们更应该更多的建设非盈利性的组织来相互交流思想与扶持创业新人的组织部门。

让更多的人群走上正规的路,不要走歪路,走上不归的道路,也就降低很多的犯罪案件。

经济是基础,奉献爱心,团结一心,相互帮助,创业路上创业者需要一齐齐心合理,一同创造奇迹。

创业路上创新随,创新思想需要创业路上来验证。

创业前辈们,请你们伸出你们的慈爱的爱心之手,来援助更多敢于拼搏的创业新人,我相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家园将更加美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 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

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

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

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2001年,我国有10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增至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8年、2009年分别为559万人和611万人。

从以上数字我们看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

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其中本科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为34万,2005年达到79万,2007年为增至144万,2008年、2009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市场,如果单从高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减员增效,难以接收更多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也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而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