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三)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 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税法概论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税率 形式
含义,规定相同 的征收比例。
形式及应用举例
①单一比例税 率(如增值 税)②差别比 例税率(如城 市维护建设 税)③幅度比 例税率(如营 业税娱乐业税 率)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的说 法中,正确的有( )。 A.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B.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是国 家征税的依据 C.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 计算税额的尺度 D.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征税项目
流转税税法
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 费税、关税等
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
所得税的税法
财产、行为税税 法
资源税税法
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收入, 发挥其公平税负、调整 分配关系的作用
对财产的价值或某种行为课 税
为保护和合理使用国家自然 资源而课征
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 得税等税法
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 定一个固定的税额。
如资源税、城镇土
地使用税、车 船税等 第一章税法概论
(四)纳税期限。
n 1.含义: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 定。
n 2.相关的三个概念: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 (2)纳税期限: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义务的 时间。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 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 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3)缴库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 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
第一章税法概论
概念
含义
税基
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 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 依据,解决对征税对 象课税的计算问题。
与课税 对象关 系
作用或形式
对课税 对象的 量的规 定
1.价值形态(从价计 征):即按征税对象的货 币价值计算,如消费税
2.物理形态(从量计 征):即直接按征税对象 的自然单位计算,如城镇 土地使用税
税率 形式
累进 税率
定额 税率
含义
形式及应用举例
征税对象按数额(或相对率)大小分 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 率,税率依次提高;每一纳税人的征 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 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 应纳税额
①超额累进税率 (如个人所得 税中的工资薪 金所得)
②超率累进税率 (如土地增值 税)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包括《税收征收管理 法》、《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现行税法的有 ( )。
A.税收基本法 B.企业所得税法 C.进出口关税条例 D.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条例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五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n 一、税收管理体制 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
第一章税法概论
六、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 (二)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 (三)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四)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 (五)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
的可靠保证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二节 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 合的原则
第一章 税法概论(1)
2020/11/27
第一章税法概论
本章内容:5节
n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第三节 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 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第五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与税收关系
概念
含义
特征
税收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 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 一种形式。
主要包括房产税、印花税等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 使用税等税种
国内税法
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
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 辖权的不同
国际税法
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
双边或多边的国际税收协定、 条约、国际惯例等
外国税法
外国各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 第一章税法概论
五、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 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 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2.性质上属于公法。 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税法概论
二、税法实施原则
n
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2.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n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由税收实体法和税收 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
第一章税法概论
一、税收实体法体系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须有
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 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 等的。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三、税法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
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 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 目。重点有: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一)纳税人: 1.含义: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 2.范围:自然人和法人;我国的法人主
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 和社团法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第一章税法概论
(2)税基: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 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 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 定。
第一章税法概论
概念
含义
与课税对象 关系
作用或形式
税目
税法中对征税对 象分类规定的具 体的征税项目, 反映具体的征税 范围。
对课税 对象质 的界定
1.明确具体的征税 范围,凡列入税目 的即为应税项目, 未列入税目的,则 不属于应税项目 2.贯彻国家税收调 节政策的需要
n (二)征税对象。即纳税客体 1.含义: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
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 2.重要作用: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
重要标志。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3.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 (1)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
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分类 立法机关
国务院——税收行政 法规
税收 法规
地方人大(目前只有 海南省、民族自治 区)——税收地方法 规
形式
举例
《税收征收管 理法实施细 则》、 条例、暂 《房产税暂行 行条例、 条例》等 实施细则
第一章税法概论
分类 立法机关
形式
举例
财政部、税务总
税务总局颁发的
税收规 章
局、海关总署—— 税收部门规章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三节 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
一、税收立法机关
分类
税收 法律
立法机关
形式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正式 3部
立法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 权立法
5个 暂行 条例
举例
《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
《增值税暂行条例》 《消费税暂行条例》 《营业税暂行条例》
等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一章税法概论
分类依据
具体种类
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 力的不同
税收基本法 税收普通法
分类说明 属税法体系中的母法
类别包含内容 目前没有统一制定
对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 别立法进行实施的法律
如个人所得税法、征管法等
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 同
税收实体法 税收程序法
确定税种立法 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
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 税收征收管理法
1.无偿性 2.强制性 3.固定性
第一章税法概论
概念
含义
特征
税法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 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 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
1.义务性法规 2.综合性法规
税法与税收关系:税收与法密不可分,有税必有法, 无法不成税。
第一章税法概论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三方面
内容
1.权利主体
流转税类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主体 税
所得税类 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类 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非主 特定目 体税 的税类
财产和 行为税类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征税)、 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 耕地占用税、烟叶税
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第一章税法概论
n 【例题·单选题】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 税种是( )。 A.资源税 B.土地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第一章税法概论
四、税法分类
n (一)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 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二)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 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三)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种: 流转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 资源税税法。 (四)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 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