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税法概论(笔记)讲解

第一章 税法概论(笔记)讲解

税法笔记(原创)PA:税法(重点:三个流转税和三个所得税,占分比例70%)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税法和税收密不可分,确定的具体内容税法税收:实质国家为了行使职能取得收入的方式。

法律表现形式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税收法律关系:利润分配关系。

经过法律明确权利和义务上升到特定的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客体和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有其特殊性。

1、权利主体: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权利主体:税务机关、财政机关、海关和纳税人。

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行政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则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与民法不同,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重要特征。

2、权利客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

3、内容: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是最实质的,是税法的灵魂。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判断题),税收法律事实决定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税收法律事实: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行为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保护税收法律关系,就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形式和方法很多如: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

偷税漏税的处罚,纳税人不服,行政复议。

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

(重点)(一)总则:立法依据、目的和适用原则。

(二)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三)征税对象:纳税客体,征纳双方共同指向的对象。

区分不同税种的标志。

(四)税目: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例:消费税具体规定了烟酒等11个项目。

(五)税率:对征收对象征收比率和征收额度。

计算税额的尺度,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六)纳税环节:应当纳税的环节。

流转税是流转环节,所得税是分配环节。

(七)纳税期限:税法规定纳税期限。

(八)纳税地点:有利于税款控制。

(九)减税免税:特殊规定。

(十)罚则:(十一)附则。

四、税法的分类:(一)按照基本内容和效力: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二)按职能作用不同: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三)按征收对象不同:流转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和自然资源税。

(四)行驶税收管辖权不同: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五)归属和征收管辖权限不同: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我国和八十多个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决定。

(新增)第二节:税收的法律地信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一、税收的法律地位。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一、从实际出发;二、公平原则;三、民主决策;四、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五、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

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和实施一、税法的制定,海南、民族自治州在遵循基础下可以制定有关税收的地方性法规。

立法程序:提议、审议、通过和公布。

二、税法的实施。

税收执法和守法。

多层次:层次高法优于层次低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国际法优于国内法;实体从旧,程序法从新。

第五节:我国现行税法体系(04年新增但没考过,作为考点复习)一、现行税法体系的内容:税法体系即税收制度(税制)分为简单型和复合型。

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不同要素构成不同税种,不同税种构成税收制度,规范征收程序的法律法规。

一个国家的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四个层次。

税制实体法分为七大类(共24种税)《税收征收管理法》、《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税制程序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构成了我国税法体系。

一、我国税制改革制度:三个历史时期,五次重大改革。

94年开征土地增值税,新设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未开征)。

第六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一、税收管理体制概念:国家机关划分税权的制度。

税收管理权限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什么机关有税收立法权,如何划分?1、按税收类型的不同划分;2、按税种基本要素划分,3、按税收执法的级次划分。

我国:1、中央税,共享税用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由中央立法;2、各地适当立法。

一、税收执法权的划分:1、税种,中央和地方;2、地区性税种,省级政府;二、税务机构设置和征管范围划分:中央设国家税务总局(正部级),省或下设国税局和地税局。

第二章:增值税法:(新增内容:废旧物资、新办商贸企业)第一节: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一、征税范围(重点)(一)销售或进口听货物,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等(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1、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营业税主体发生增值税行为):2、征税范围的特殊行为:(1)视同销售行为;(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

视同销售(8点):结合不得抵扣行为(7点)①将货物代销②销售代销③机构间货物物转移④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⑤自产委托加工购买货物投资⑥自产委托加工购买货物分配⑦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福利消费⑧自产委托加工购买无偿赠送。

不得抵扣行为(7点)①购进固定资产②用于非应税项目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③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④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⑤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⑥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⑦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规定取得或保管扣税凭证,或其他不符条件的,不得抵扣。

3、其他征免税的规定:(1)融资租赁:货物(动产)所有权转让,征增值税,所有权不转让,不征增值税;(2)即征即退:舍弃物油页岩、废旧再生混凝土、生活垃圾发电、生产原料中含30%以上废渣。

(已考过)(3)减半征收:煤矸煤泥油页岩风力发电、新型墙体材料。

(4)一般纳税人生的产实心砖瓦全额征收。

(5)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的应税货物的转让,不征增值税。

(6)黄金生产和经营单位销售黄金,进口黄金,免征增值税。

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通过黄金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未发生交割的,免征增值税,发生交割的,由税局按实际成交价代开专用发票,即征即退。

(7)对废旧物资回收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利用废旧物资加工生产的产品不享受此政策。

二、纳税义务人:单位、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承租人和承包人、扣缴义务人。

第二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和管理(几乎不考,新增内容为考点)一、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和管理:凡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商业企业、企业性单位,一律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不得认定:销售规模;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业务企业。

全部销售免税货物企业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

(重点):新开业的符合一般纳税人的企业(非商贸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认定,税务机关对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的企业暂认定,开业后未超过的,重新办理,符合会计核算健全、准确核算销项、进项税,可继续认定,反之,则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

对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无论其销售额是否超过180万元,一律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征税。

新增内容考点: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新办商贸企业必须自税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认定之前一律按小规模纳税人管理。

一年内达到180万元以后,税务机关对其审核评估,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制度,辅导期结束后,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可转为一般纳税人。

大中型新办商贸企业(有固定经营场所,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人员50人以上)在税务登记时提出认定申请,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实行辅导期管理,辅导期结束后,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转入正式一般纳税人。

对经营规模大、管理核算完善大中型商贸企业可不进行辅导期,直接按一般纳税人管理。

认定的审批管理:案头审核;约谈;实地查验(两人以上),生产厂房、设备、固定经营场所、货物;核实注册资本、银行存款证明、银行账户及企业人数。

辅导期不少于6个月。

小型商贸企业,限量限额发售专用发票。

限量每次不超过25份,限额不超过一万元。

商贸零售和中大型企业:限量限额,最高开票限额由税局审批,限量每次不超过25份。

按次领购数量不能满足当月经营需要的,可申请再次领购,增购前须预缴前次领购并开票销售额的4%的增值税,方可领购专用发票。

对每月首次领购月末尚未使用的,次月领购时相应核减上月未使用数量。

每月最后一次领购在月末尚未使用,次月领购时应减去核定与未使用差额部分。

辅导期内取得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征税凭证、废旧物资和运输费普通发票,经税局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可以抵扣。

正常申报纳税,预缴大于应缴的,经税局核实,下月抵减。

商贸企业辅导期结束转正后,原则上最高限额不超过一万元,辅导期内实际销售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并足额缴纳税款的,经审核批准,可开具十万元以下发票;对限额小型商贸企业,如有大宗货物交易,凭国家公证部门公证的货物交易合同,经主管税局机关同意,适量开具。

大中型商贸企业转正后,其最高限额由税局审核批准。

第三节:税率与征收率的确定。

基本税率再加一档低税率基本税率17%低税率:销售或进口下列13%:粮食、食用植物油、暖气、冷气、煤气、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热水、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膜、农机(不包括农机零部件)。

注: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税率为6%;征收率:商业4%;其他6%;第四节: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重点)一、销项税:销售额×税率;增值税是价外税。

(一)一般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销项税。

价外费用不包括:销项;代收代缴消费税;转交的非本单位的运输发票费用。

价外费用作为含税收入,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即÷(1+税率)(二)特殊销售:1、折扣:销售额和折扣在同一张发票的,按余额计算销售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不得扣减销售额。

销售折扣不同于销售折让,销售折让后的货款可以作为销售额。

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和折扣,如果用实物折扣,则视同销售“赠送他人”。

2、以旧换新: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计税,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按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税。

3、还本销售:其销售额即货物的销售价格,不得减除还本支出。

4、以物易物: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计算销项税,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接规定核算刚购货额计算进项税。

如没有合法的专用发票,则不能抵扣进项税。

5、包装费押金:单独记账,一年内不计销项税,一年以上,无论是否退回均计算销项税,÷(1+税率)。

包装物租金在销货时作为价外费用计算销项税。

销售除啤酒、黄酒外其他酒类收取包装物押金,计入当期销项税,啤酒、黄酒按一般押金计销项税。

相关主题